冯静
血管母细胞瘤比较少见,我院到现在为止仅发现1例,诊断存在误诊的几率相当大,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加重伴头昏痛、站立不稳1个月入院。主要表现为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头昏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呈喷射性呕吐,伴站立不稳。查体:BP 166/107mmHg (1mmHg=0.133kPa),慢性病容,精神欠佳,双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直径约3mm ,右眼对光反射迟钝,右眼内收受限,视物模糊。我院CT :双侧小脑见两类圆形低密度影显示,边界清晰,周围可见低密度影,四脑室受压变窄,其上三脑室、双侧脑室显示增宽、圆钝,脑中线结构居中,颅骨骨质未见异常,诊断意见:双侧小脑占位性病变,伴四脑室受压及梗阻性脑积水。M RI:双侧小脑半球多发结节性、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小结节位于右侧小脑半球,呈T1低信号为主,T2高信号为主,FLAIR呈环状稍高信号,周围见大片水肿带环绕,类圆形病灶呈 T1低 T2高信号,FLAIR呈等低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病灶边界清晰,大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大小约2.5cm ×2.3cm ,邻近四脑室受压变形,梗阻以上脑室系统扩大积水,中线结构居中,诊断意见:双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四脑室受压变形,梗阻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水,考虑为脑寄生虫病?感染性病变?后患者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M RI示:双侧小脑占位性病变,脑积水,后病理结果,双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作者:张华权;吴修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比较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尿路感染(U T I)的效果。方法:对382份2型糖尿病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行细菌培养和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随着 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值的增加,尿培养阳性率也相应增加。当细菌计数值>4000/μl时,其诊断率高(88.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和90.3%,阴性预期值达94.2%。结论: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UTI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
作者:宋创业;李润奇;陈加琳;孟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综合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心理治疗后,智商评分、记忆评分、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保障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给予临床评估病情,同时由全科护士和辅导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确定品管圈主题、圈名和圈徽,然后按照制定实施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以及后总结与检讨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急性白血病多以贫血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但有个别病例临床表现变得非常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就我院所遇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游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出血量显著较B组少(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B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都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方式,单纯修补术恢复较快,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较少复发,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朱跃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对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诊断为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病例为观察组,选取110例正常胎儿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合并症发生率、红细胞叶酸值进行分析,再将观察组随机分成A、B两组,B组采取加强营养饮食干预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取宫内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新生儿体重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妊高征、贫血、叶酸缺乏、妊娠期甲减症是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因素,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监测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黄时敏;冯少涓;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同抗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问题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依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治疗A组(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治疗B组(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治疗C组(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成本-效果(C/E)分析,C组的C/E值、抗菌药物平均费用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在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情况下,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的方案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郑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150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预后判断;将GCS预后评分4~5分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预后良好),评分1~3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预后不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MAP)、体温(T)、血钠(Na+)、血糖(Glu)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入院T、Na+、Glu水平高于对照组,MAP低于对照组(P均<0.05),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玉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妇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常规B超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B超组检出48例,检出率为77.4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61例,检出率为98.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中期做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较高检出率,可有效判断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利于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的患者150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再手术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再出血率与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行脑出血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降低再手术率,有助于提高术后护理效果。
作者:郭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药透、足疗配合康复训练在社区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中心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比较4组不同时点VAS评分、Lequesne肿胀评分、WOM AC评分。结果:4组患者M2、M3 VAS评分、Lequesne肿胀评分、WOMAC评分均较M1有明显改善,综合组改善为明显(P<0.01)。结论:药透、足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缨;孙晓旖;赵一磊;王蓉;许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在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各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校专业英语(医学)教学、生理学双语教学实践,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医学英语教学明显提高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是双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徐慧颖;王珺楠;王微;刘智;王冰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囊性病灶,探讨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资料,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误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9例病变中外形欠规则5例,4例纵横比(L/S )≥1,囊壁粗糙或部分增厚7例,囊内见厚薄不均分隔5例,囊内见细小光点沉积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且皮质局部增厚、淋巴门偏移或不清晰。结论:乳腺囊性病灶病理类型繁多,但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综合评判,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君芳;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136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35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组45例,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45例,同时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45例,观察三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硝苯地平组血压在用药后5min即开始下降,1h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总有效率为77.8%;卡托普利组用药后4min开始下降,1~2h达到高峰,总有效率为84.4%;合用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组用药后5min开始下降,30min~2h达到高峰,总有效率为93.3%;三组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合用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组降压疗效明显好于硝苯地平组或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片对高血压急症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应急用药。
作者:王载芳;谢跃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几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的疗效,分析手术体会。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症率、VAS、SSD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丁国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分院内科诊治的4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痰培养结果、肺部感染的治疗及预后。结果:表现为典型呼吸系统感染者29例(60.42%),表现为胸闷、气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烦躁者19例(39.58%)。肺部感染患者的年龄、脱水剂应用时间、实施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预防应用抗生素、意识障碍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痰培养阳性32例,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19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0例、真菌3例;本组48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0.42%。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因素多,病原菌构成复杂,不但会对原发病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实施相应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剖析。方法:对于2012-2015年江西省上饶地区流行腮腺炎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40%和34.60%,16岁及以下年龄的患者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其所占比例高达70.28%。结论:依据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结果,应用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染源、阻断其传播途径,终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作者:聂荣荣;聂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98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正常组30例,糖耐量异常组32例,GDM组36例,三组孕妇均空腹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比较三组FPG、OGTT及HbA1c水平。结果:GDM 组FPG、OGTT 及 HbA1c水平均比正常组与异常组高,且GDM组阳性检出率比正常组与异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较高,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作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高双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