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钟焕晖;蒋忠军;包铮;王永东;罗平;曾娟;卢先州
目的:观察比较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尿路感染(U T I)的效果。方法:对382份2型糖尿病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行细菌培养和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随着 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值的增加,尿培养阳性率也相应增加。当细菌计数值>4000/μl时,其诊断率高(88.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和90.3%,阴性预期值达94.2%。结论:U 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UTI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
作者:宋创业;李润奇;陈加琳;孟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中风量表评分分别是12.29±5.57、11.85±5.23,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分别是17.68±2.34、29.30±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Rankin量表评分分别是4.12±0.50、4.08±0.43,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分别是1.66±0.20、2.50±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微创穿刺术具有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能显著改善中风症状,提升生活能力,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洪清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31例(35足)的严重跟骨骨折。结果: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8.6%;术后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采用M aryland足部评分,优11足、良18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82.9%。结论:跟骨外侧“L”型切口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是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在复位跟骨后关节面的同时,注意跟骨整个解剖形态的恢复。
作者:赵快平;王朝晖;李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产生的脾脏肿大占位效应以及血细胞的过度消耗、骨髓抑制等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为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覃祖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综合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心理治疗后,智商评分、记忆评分、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保障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与手术术式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甲状腺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其中1例术中发现误切甲状旁腺,予以种植;1例出现喉返神经挫伤,经治疗,3个月后好转;1例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者,术后2年发现甲状腺新发腺瘤。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评估、选择合理的术式、精心的手术操作、术后的护理和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俊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袖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外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配合中药熏洗,观察患者肩袖损伤后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以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肩袖损伤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欠佳2例,对照组4例(P<0.05);两组患者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经过康复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有很大的提高,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患者疗效明显,同时可提高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利军;林灵飞;陈世宏;朱贤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栓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3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53例非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对照组更为严重,肺部感染、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与高血糖密切相关,加强糖尿病并发脑血栓的预防和研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古今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接收并诊治行剖宫产产妇77例,按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20 U+生理盐水500ml行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250μg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产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欣母沛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率,降低术后出血量,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中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将入选产妇根据促子宫收缩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单用缩宫素和联合使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2h、24h及总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实验组产妇的子宫收缩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同时在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宫缩素和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辉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给予临床评估病情,同时由全科护士和辅导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确定品管圈主题、圈名和圈徽,然后按照制定实施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以及后总结与检讨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 P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RM 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阴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泼尼龙辅助治疗是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种常用药物,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熊学艳;王艳;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几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的疗效,分析手术体会。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症率、VAS、SSD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丁国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n=8),持续性高血糖组(MS组,n=8)和血糖波动组(MF组,n=8),MF组通过饮食干预造成血糖波动大鼠模型。血糖波动1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N组相比,MS组及MF组逃避潜伏期及潜伏期距离均升高(P<0.05),空间探索实验显示120s内穿越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均下降(P<0.05)。MF组和MS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及潜伏期距离明显延长(P<0.05),120s规定时间内穿越平台所在位置次数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糖波动可加重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韩慧慧;刘国荣;梁芙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同抗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问题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依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治疗A组(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治疗B组(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治疗C组(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成本-效果(C/E)分析,C组的C/E值、抗菌药物平均费用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在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情况下,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的方案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郑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宝坻地区股癣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种类。方法:对该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346例直接镜检阳性的股癣患者进行分析,男201例,女145例。病程1周~1年,均未使用过抗真菌药物。结果:临床分型:环状型201例,鳞屑型77例,丘疹型68例。所有患者经外用或口服药物加氦氖激光疗法联合治疗后,311例临床和真菌学痊愈,35例复发患者经相同方法治疗1个月后痊愈。分离出致病真菌317株,其中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比例分别为88.96%、9.78%、1.26%。结论:天津市宝坻地区股癣以环状型为主,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另外酵母菌感染率较高,经规范治疗一般可以痊愈。
作者:赵卫红;郑宝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瘫痪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虞金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9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酸枣仁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姚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