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跟着骨质疏松走

刘秀芬

关键词:疼痛, 骨质疏松症, 隐形杀手, 老年人, 性疾病, 老龄化社会, 骨密度检查, 人类健康, 年龄增长, 风险增加, 游走性, 绝经后, 症状, 危害, 退化, 特质, 寿命, 男性, 家人, 患者
摘要:老年人发生疼痛,特别是出现全身游走性疼痛似乎很常见,其家人甚至是老年人自己,如果不是疼痛无法忍受,根本不会认为是疾病造成的。其实,这很可能是隐形杀手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7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这种悄悄来临的特质,使得骨质疏松被冠以隐形杀手之名。
祝您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十大百岁夫妻的长寿之道

    2014年10月,中国老年学学会评出中国十大百岁夫妻,来自河南、海南、安徽、甘肃和四川等地的十大长寿夫妻平凡却又值得细细品味的长寿经验是什么呢?

    作者:杨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钱难买老来瘦”是误导

    许多老年人信奉“有钱难买老来瘦”,以为老来瘦是绝对的好事,能够预防“三高”的危害。其实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讲,老年人过于消瘦并不表明健康,有些“老来瘦”的人不仅可能出现“三高”,而且潜伏着其他健康隐患。

    作者:姜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管好嘴防“胆石”

    胆石症很常见,我国成年人中患各种类型胆结石者约7%,保守估计患者总人数在6000万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胆石症患病率升高,50岁以后飙升。不论何年龄组,女性恒比男性高。胆石症祸害不少,轻者消化不良,腹部不适,重者疼痛难忍,更快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败血症,胆石症更是急性胰腺炎第一位原因,胆石对胆囊、胆管的长期刺激,还可引发胆囊(胆管)癌症。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房事养生保健法

    房事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养生家都竭力反对纵欲贪欢,提倡节欲保精、养精蓄锐,并提出了防止发生房劳的各种具体措施。

    作者:士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取穴:百会穴定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百会穴。

    作者:沈新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入蜀必吃回锅肉

    或许是生性贪吃,站在成都的街头,眼前不时叠现出回锅肉的影子,耳畔萦绕着巴蜀那句民谣:“入蜀必吃回锅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川菜堪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拥有数十个味系、上千道名菜,川菜馆更是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但若是问起上千道川菜中,哪道菜位居一把交椅,四川人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回锅肉!回锅肉堪称川菜之首、川菜的化身!正如巴蜀著名美食家石光华所说:“四川的厨师们在猪肉身上下足了功夫,炖、烧、炒、拌、煎、爆、炸、腌、酱,猪肉的吃法超过百种。回锅肉,就是其中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经典。”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学做老人的必修课

    正月初一的早晨照常去散步,忽然就想到:再有人问起多大啦,得说60啦。时光真是太快了。于是就想,那就准备当老人吧。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春季养生“四姿态”

    春天是养生的好季节,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时节,树木发芽返绿,人体的气血从内向外运动,腠理开始疏松,冬季的寒冷在外没有消失,此时气候乍寒乍热,应特别注重保护人体的阳气,避免受外来寒邪的侵袭,所以,古人云:“春夏养阳”。

    作者:冯小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按四穴防感冒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下穴位,可以预防或减轻感冒发生的几率。1.点揉风池穴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疼痛跟着骨质疏松走

    老年人发生疼痛,特别是出现全身游走性疼痛似乎很常见,其家人甚至是老年人自己,如果不是疼痛无法忍受,根本不会认为是疾病造成的。其实,这很可能是隐形杀手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7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这种悄悄来临的特质,使得骨质疏松被冠以隐形杀手之名。

    作者:刘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为有效的药物。目前为止,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要让胰岛素发挥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剂量等的方法。为了规范注射技术,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了“规范注射、安全达标”的口号。把规范的注射技术和正确选用注射装置的方法推荐给患者。

    作者:蒋肖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眨眼的奥秘

    眨眼是指眼睑短暂的一闭一开。除了入睡以外,人的眼睛总是经常、重复地眨着。有人做过研究,正常人一分钟眨眼10~20次,每次仅有0.3~0.4秒。成年人若3~5秒钟眨一次眼,一小时就眨近千次,一生当中竟高达3亿次之多。婴儿每隔2分钟才眨一次眼,随着年龄的增长,眨眼的频率也相应增多,直至成年人后方保持稳定。

    作者:陈伟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信箱

    我左胸部刺痛,是心绞痛吗?我今年58岁,近一段时间常感到左侧胸骨旁疼痛,有时像针刺一样,有时如火烤一般。每次疼痛仅有1~2秒的时间。请问这是心绞痛吗?甘肃杨永新杨永新读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男性等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心绞痛则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病专家的养肺经

    春季,雾霾经常袭来,医院的肺病科成了忙碌的科室之一。作为肺病科的医生在这里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养肺护肺经验,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乐与人和畅志怡情

    音乐用于养生防疾,不仅是传统医家甚为重视的一种手段,而且在历史上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对此也十分推崇。晋代的阮籍在《乐论》中说:“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他认为音乐是使人精神平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作者:薛明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睡觉流口水不应一“抹”了之

    60多岁的贾阿姨就因为睡觉流口水,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不大对劲儿,到医院检查一番后发现竟是中风先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流口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小孩子尤其如此。然而,睡着觉之后常流口水的成年人,不应起床之后将口水一“抹”了之,而是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所警惕,或许正是某些疾病发病的信号。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父亲的鞋

    时光流逝,一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就能勾起我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买了大房子,精心地装修过,那个大大的鞋柜,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鞋,令每一双鞋子都有了安身之处。看着那一双双的鞋,也让我想起父亲生前的一幕幕。

    作者:无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百岁老人顾庭华的养生秘笈

    顾庭华老人1915年1月生于上海,如今百岁高寿,身体健朗。看着老人乐天开心的样子,了解他的人都说,实际上老人一生坎坷,辛苦劳作一辈子。顾庭华老人1936年担任民国党中将何竞武的专职司机兼保镖。一直到1948年,眼看国民党已成败局,何将军带了家属,在几个贴身保镖的护驾下,去了台湾。顾庭华也在何将军随行人员之中。到台北后,何将军安好了家,力邀部下留在台北。而顾庭华却婉言拒绝了将军的美意。因为舍不得离开故土上海,舍不得离开老婆和八个孩子。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碗馄饨

    工作40余年,我走南闯北,品尝过不少的美味佳肴。什么川味火锅、港式大菜,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也都略尝一二。然而,每当我酒足饭餍之后,这些美酒佳肴犹如过眼云烟,很快忘得一干二净,再也回忆不起来是何味道了。唯独孩提时吃过的一碗馄饨,现在想来,仍觉得余香袅袅,滋味无穷。

    作者:余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要迷信药物支架

    药物支架,作为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一座里程碑,受到了无数医生与患者的青睐。然而随着使用数量的日渐增多,关于它的负面报道也屡见报端。专家呼吁,要谨慎使用药物支架,因为使用者有可能出现晚期血栓。这让不少患者对药物支架的安全性产生了疑惑。其实,对于药物支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好,或者就是不好,而应该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病情及其他相关因素综合决定。

    作者: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主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