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效果研究

周振军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萎缩, 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
摘要:目的: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随访并评估患者睾丸体积和生育的潜力。方法:选取40例均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伴有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离断术治疗,对其中34例患者进行现状分析,评估睾丸大小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结果:双侧比较,临床2级患者13例(81.25%)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1),临床3级患者15例(83.33%)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2)。27例单侧精索静脉曲张中,23例(85.19%)左睾丸体积增加。7例双侧患者,5例(71.43%)左睾丸体积增加。术后随访2~10年,34例患者29例(85.29%)精子检查正常。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使82.35%的睾丸萎缩患者的睾丸体积明显增大。手术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有很大的益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护理,在并发症的控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观察组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2%),对照组有3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邱春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效果研究

    目的: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随访并评估患者睾丸体积和生育的潜力。方法:选取40例均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伴有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离断术治疗,对其中34例患者进行现状分析,评估睾丸大小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结果:双侧比较,临床2级患者13例(81.25%)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1),临床3级患者15例(83.33%)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2)。27例单侧精索静脉曲张中,23例(85.19%)左睾丸体积增加。7例双侧患者,5例(71.43%)左睾丸体积增加。术后随访2~10年,34例患者29例(85.29%)精子检查正常。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使82.35%的睾丸萎缩患者的睾丸体积明显增大。手术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双胎绒毛膜性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胎绒毛膜性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双胎临床资料,包括年龄、BM I、受孕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母儿并发症等指标。按双胎绒毛膜性质分为两组:DCDA组(包括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198例)及 MCDA组(包括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97例)。结果:DCDA组流产风险、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风险、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并发症与MCD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母体并发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胎绒毛膜性质对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有显著影响,但对母体并发症无影响。双胎妊娠在11~13+6周确定绒毛膜性质极其重要。

    作者:王马列;祝彩霞;梁润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的120例患者对175个乳腺肿块进行BI‐RADS分级、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检查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结果:术后经诊断乳腺占位患者175个肿块中有78个恶性、97个良性。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83.43%、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83.51%。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85.14%、特异性为84.62%、敏感性为85.57%。二者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96.00%、特异性为96.15%、敏感性为95.8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级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苏林丘;郭鹊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 )对于提高超声科规培医师临床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超声科进行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名,分别采用CBL教学和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 , LBL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CBL组学员对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学习能力、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均优于L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BL教学法可提高超声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作者:刘丽云;徐琴;穆玉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BI-RADSⅣ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BI‐RADS Ⅳ级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实时线阵变频探头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30例BI‐RADS Ⅳ级乳腺肿块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者74例,恶性者56例,74例良性者中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者为62例,恶性12例,诊断符合率为83.78%;56例恶性病灶中恶性为51例,良性5例,诊断符合率为91.07%。术后病理结果67个良性病例中纤维腺瘤29例,乳头状瘤样增生16例,浆细胞乳腺炎10例,乳汁淤积性囊肿6例,纤维脂肪瘤6例。63例恶性病变者中浸润性癌16例,乳头状导管癌17例,髓样癌10例,黏液腺癌12例,叶状囊肉瘤8例。恶性组Vsmax 、Vdmin 、RI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宪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

    目的:结肠癌治疗中应用传统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方法:对结肠癌患者68例进行观察,以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38例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30例应用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低,Ⅲ期淋巴结清扫数量、3d内引流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效果较好,且不会造成风险增大,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顾春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介入治疗,只选用药物治疗,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复发1例(3.33%),未出现死亡事件,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复发4例(13.33%),死亡1例(3.33%),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徐文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孕期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 )高危孕妇GDM 发生率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诊治的GDM高危产妇158例为试验组,同时回顾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未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孕产妇14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孕期检查,试验组进行孕期规范化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指导运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依据GDM病情轻重程度进行有效的分层管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孕期及分娩后3个月GDM发生率有无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巨大儿、羊水过多、宫内死胎、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GDM发生率分别为17.4%和4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妊高征发生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化管理可显著降低GMD发生率,同时降低围产期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尹志芳;李玉茹;杨宗梅;刘红;郝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降脂复肝汤治疗气滞血淤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降脂复肝汤在气滞血淤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气滞血淤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壳脂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降脂复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治疗后 ALT、AST、γ‐GT及 T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壳脂胶囊治疗相比,气滞血淤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降脂复肝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提高应用。

    作者:毛立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与机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7%,组间比较有差异( 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

    作者:万艳;李怀刚;万嵘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将其分成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均给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医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莲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90例行侧卧位手术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术中改良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改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及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术中护理借鉴意义。

    作者:毛文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腰椎棘突间固定装置的研究进展

    随着脊柱内固定系统及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腰椎融合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带来的远期并发症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日益增加。为降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来代替腰椎融合术,并进行了大量关于腰椎非融合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对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源性腰痛、节段性不稳及防治邻近节段退变等领域具有较为乐观的前景。目前虽然完全不能取代融合术,但至少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与融合术的代替方法。由于是新生事物,缺乏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有关术后并发症的报道极少,本文就腰椎非融合技术在目前阶段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内窥镜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对于小儿鼾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鼾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干预组中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鼾症治疗中,应用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年龄和病程对面神经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年龄及就诊时间与单侧面神经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57例单侧面神经炎患者 H‐B分级、面神经电图面瘫严重程度与年龄、就诊时间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45岁以下患者轻、中度构成比较高(59.3%,16/27),60岁以上重度以及完全失神经率较高(69.2%,9/13),患者年龄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有弱的相关性(r=0.279,P<0.05)。患者入院时 HBGS分级Ⅲ~Ⅵ级53例(93.0%,53/57),发病3d内入院患者组治疗3个月后41例达到HBGS分级Ⅰ~Ⅱ级,其中39例(88.6%,39/44)达到Ⅰ级,和超过3d入院患者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间和治疗3个月后 HBGS分级呈中度相关( r=0.328,P<0.05)。结论:单侧面神经炎病情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发病后3d内就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冉宁晶;方妤;陈超;杨东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黄柏生品与各种炮制品滋阴及抗痛风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黄柏生品、盐制黄柏及清炒黄柏滋阴及抗痛风作用差异。方法:取黄柏生品、盐制黄柏及清炒黄柏适量制成不同炮制品的水煎煮液,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阴虚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观察不同炮制品的滋阴及抗痛风作用。结果:(1)模型组大鼠的血尿酸值及肌酐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血尿酸值及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致炎后8h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干预后cAMP、cAMP/cGMP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cGMP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黄柏炮制品均具有滋阴及抗痛风作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柏的药效作用影响不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林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2例AMI患者,均在我科行PCI术。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B组直接常规行PCI术,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冠脉血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冠脉血流改善优于B组( P<0.05);术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B组为4.3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 P>0.05)。随访中,A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4%,B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更利于预后。

    作者:王平;刘志辉;李剑敏;谭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恶性肿瘤现患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及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户籍恶性肿瘤现患情况。方法:根据肿瘤登记传报系统,对延吉街道的现患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整理录入现患册,分析2013年延吉街道现患情况。结果:2013年上海市延吉街道常住人口中恶性肿瘤现患数2453例,现患率为3.29%,其中男992例,现患率为2.66%,女1461例,现患率为3.93%。年龄组40~59岁现患肿瘤构成比达43.82%,男性和女性现患恶性肿瘤谱有很大区别,男性以胃癌为常见,女性中常见的瘤别为乳腺癌。结论:40~59岁年龄组是进行肿瘤一、二级预防和康复工作的重点,街道进行卫生宣传、咨询需考虑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作者:吴冬梅;周晔;孙凌;梁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壮骨活血汤结合手法复位运用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壮骨活血汤结合手法复位运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壮骨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背部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骨活血汤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身体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昭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