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华;王燕;王琢青;黄恩;黄豪敏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排卵异常、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证患者各有不同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基于学者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采用温肾方、补肾方、周期治疗方等方法加用西药治疗,体现了中药多靶点、低副作用、适应范围广、减轻西药副作用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唐家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临证论治亦从虚、痰、瘀考虑.气虚为其始动和根本因素,痰饮血瘀是重要病理产物,而气道重塑为慢阻肺重要的病理学表现,本文拟从活血通络角度对慢阻肺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临床难治性疾病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啸;陈志祥;童佳兵;杨程;李泽庚;王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口服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属于痰湿体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降压效果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西药降压基础上应用针刺干预可显著减少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邱展业;张学曦;张丽瑛;阙庆辉;魏松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建立适用于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体系是目前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的必经之路.通过运用OSCE多站式考核,增强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从而扭转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提高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马丽亚;常征辉;许国防;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微距图像鉴别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方法 通过微距摄像采集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特征部位图像.结果 采集到车前子及其伪品与茜草及其伪品的特征微距图片.结论 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的微距图像可作为其鉴别依据.
作者:龚又明;邓广海;周海玲;郑显辉;陈艳红;罗明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产后缺乳的用药规律.方法 运用《中华医典》检索古代医籍中有关产后缺乳的相关方药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发现治疗产后缺乳的常用药物为甘草、酒、穿山甲、天花粉等;常用药对为当归、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常用药组为漏芦、甘草、天花粉,白术、茯苓、当归等.结论 由组方规律可以看出,治疗产后缺乳主要以行气活血通络、健脾益气养血两类药物为主,其常用的药味配伍,可为现今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孙碧晨;代春燕;刘超;骆璐瑶;周子正;赵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保定市南市区结肠黑变病(M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我院,针对就诊的确诊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调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MC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作者:白晓莉;管红玲;田冀虹;牛建海;马凤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脐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6.0±2.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9.3±3.8);2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医药脐疗法治疗老年双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方便,依从性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王晓燕教授治疗此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气滞不通,不通则痛,痛久生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通为用”为大法,自拟加味平胃散根据患几病情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另外,根据此病痛机,王教授临证善用活血化瘀止痛药,疗效显著.现将王晓燕教授运用加味平胃散的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小儿腹痛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罗真;王新月;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寰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造成,伴随症状较多,如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本症属“骨错缝筋出槽”范畴.对中医正骨手法、小针刀、针灸、中药及综合治疗进行了综述.目前,正骨手法仍然是治疗本病的核心,而中医综合治疗应用为广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贾博浩;毛书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临床带教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中西医儿科学临床带教要注重临床知识与培养能力,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临床带教工作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科及临床发展不断探索和改进带教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本学科特色、适应学科发展的带教模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作者:李向峰;吕伟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慢性肾衰属于一种难治性疾病,预后较差,终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名老中医赵振昌教授擅长治疗本病,认为本病以虚损为本,浊毒为标,虚损体现在先天之本肾精虚损及后天之本中焦脾胃的亏虚,后期可波及五脏六腑,浊毒是由外感、湿热、瘀血、痰浊蕴育而成.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祛邪先扶正,标本兼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使阴阳到达机体平衡,从而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延长血液透析进程,造福人类.
作者:王银萍;陈静;王宏安;刘冰冰;孟丹丹;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应用“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进行干预,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既往存在疾病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虚祛浊通络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AS-Cog量表延迟词语回忆(ADAS-COG-DV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APN)、瘦素(LP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3.3%,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及2组认知量表(MMSE、ADAS-COG-DVR)积分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升高,血清LPN水平降低,ISI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补虚祛浊通络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方可能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丽华;赵振;刘艳秋;孙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予以深入研究.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中,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腰痛宁胶囊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81.7%,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不明显,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在此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军;郭承军;桂珣;黄军;龚国星;刘卫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火针钯点蟀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速刺散刺畸形关节的伸面,同时结合全身整体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钯点焯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马小平;高广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铍针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配合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病例进行评估,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改善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铍针配合手法治疗能够较好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连晓文;陈秀明;方月龙;刘金勇;林坚;蔡树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通过对本校1419份《大学生专业思想现状问卷调查表》分析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固,存在专业信息了解不全面,对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低,职业规划专一等特点.文章针对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
作者:张婷婷;许二平;朱光;龚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对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园主干道行道树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主干道GPS迹,拍摄植物各期照片,鉴定行道树物种22科38属45种,其中药用植物18科25属29种,中药来源物种6科7属7种.所有物种标记地理信息,形成电子地图,合成物种二维码.
作者:刘小芬;丁志山;徐惠龙;宋兆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方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灵芝药材项下收载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白鸿主编)中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和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含量.结果 10批灵芝孢子中,药典蒽酮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05%;苯酚-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72%;葡聚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1.09%.结论 3种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灵芝孢子的多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罗爱勤;陈亮;李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说课是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章心悸的说课设计为例.以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英语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内科学说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简要阐述对说课的重要性和现存弊端,强调应重视说课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研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瑾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