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OSCE的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评价研究

马丽亚;常征辉;许国防;张大伟

关键词:OSCE, 中医学类专业, 临床实践能力
摘要:建立适用于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体系是目前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的必经之路.通过运用OSCE多站式考核,增强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从而扭转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提高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HPA轴及5-HT系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目前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发病的机制主要是神经内分泌改变.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下降与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中枢神经递质的机能紊乱起主要作用.但这些功能改变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争议,需要更深入对研究.而中医及现代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需要进一步总结.

    作者:王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2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28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140)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n=140)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且Ⅳ、Ⅴ级、Ⅵ级患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确切,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备推广意义.

    作者:李淑玲;唐霞珠;熊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ISI、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应用“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进行干预,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既往存在疾病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虚祛浊通络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AS-Cog量表延迟词语回忆(ADAS-COG-DV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APN)、瘦素(LP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3.3%,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及2组认知量表(MMSE、ADAS-COG-DVR)积分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升高,血清LPN水平降低,ISI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补虚祛浊通络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方可能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丽华;赵振;刘艳秋;孙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对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亦不容小觑.因此近年以中医药为主的长期中医药治疗对SLE发挥出明显优势.本文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病,查阅近二十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两方面就中医各家论治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近一步指导临床运用.

    作者:戴清漪;顾军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

    目的 观察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来自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胆胰合症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肝功能(ALT、AST)复常率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ALT、AS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提高HBV-DNA转阴率,明显改善肝功能,且能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群.

    作者:严治梅;吴玉强;薛文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两种不同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针刺对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筛选60例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便秘组30例、腹泻组30例),左右交替针刺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采用20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第1~2周每周治疗5次,第3~4周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共做16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心理状态评估(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便秘组和腹泻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得到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同组治疗4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论对便秘还是腹泻,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对功能性肠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作者:钟峰;罗容;曹越;石文英;李里;余兆安;潘江;章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通过对本校1419份《大学生专业思想现状问卷调查表》分析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固,存在专业信息了解不全面,对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低,职业规划专一等特点.文章针对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

    作者:张婷婷;许二平;朱光;龚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虚拟仿真病例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病例在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学生反馈.方法 应用自编的虚拟仿真病例课堂调查表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共1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试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学生反馈、效果、优点、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92名(68.7%)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是临床技能培训的必然趋势;94名(70.1%)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是有价值的;74名(55.2%)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模拟方面是有真实感的;89名(66.4%)学生认为自己有效掌握了该堂课的内容.结论 虚拟仿真病例教学对临床技能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虽然它在真实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但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课堂教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唐漫漫;袁乐;唐晓鸿;聂华林;何艳芳;黄飞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从肝主疏泄论治不寐

    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其病因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几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寐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肝主疏泄理论内涵丰富,因而近几年研究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从肝论治,现就其病因病机及现代临床研究等作一浅述,以期为不寐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海娟;刘小菊;高杰;刘婉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扶正减毒抗癌方防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四川省名医刁本恕创制的扶正减毒抗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纳入合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30例及治疗组(常规放疗联合扶正减毒抗癌方)30例,均治疗20日.结果 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完成实验.治疗后1月2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月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2.1%(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口干咽燥四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胸闷气短、口干咽燥五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体力状态方面治疗后1月2组Karnofsky积分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3月治疗组Karnofsky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33.3%,高于对照组10.7%(P<0.05),2年生存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扶正解毒抗癌方能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力,提高1年生存率.

    作者:谢利;刁本恕;刁灿阳;韩林;刘定义;刘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保定南市区7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索保定市南市区结肠黑变病(M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我院,针对就诊的确诊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调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MC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作者:白晓莉;管红玲;田冀虹;牛建海;马凤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带教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中西医儿科学临床带教要注重临床知识与培养能力,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临床带教工作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科及临床发展不断探索和改进带教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本学科特色、适应学科发展的带教模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作者:李向峰;吕伟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OSCE的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评价研究

    建立适用于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体系是目前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的必经之路.通过运用OSCE多站式考核,增强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从而扭转中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提高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马丽亚;常征辉;许国防;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火针钯点焠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

    目的 观察火针钯点蟀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速刺散刺畸形关节的伸面,同时结合全身整体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钯点焯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马小平;高广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脐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6.0±2.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9.3±3.8);2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医药脐疗法治疗老年双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方便,依从性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治疗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口服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属于痰湿体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降压效果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西药降压基础上应用针刺干预可显著减少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邱展业;张学曦;张丽瑛;阙庆辉;魏松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近10年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探索中医证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用药频率的分析,为中医临床用药做指导.方法 通过文献的整理研究,将符合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肝硬化证治文献中的药物进项分类,对所用药物的分类、功效、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符合纳入条件的中医证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文献中,共涉及106首方剂,17类药物122味药,按归类使用频次高的为补虚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黄芪.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证治有着自己用药规律,本文可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刘鸣昊;赵文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八段锦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八段锦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静点α-硫辛酸.随访3个月,观察2种不同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立强;苗桂珍;崔赵丽;缪娟;杨杰;杜启明;金健;朱学敏;李春桂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议帕金森病便秘

    便秘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困扰着PD患者.西医认为其与结肠运输延迟、肛门直肠功能障碍、抗PD药物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为主,短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却不理想.中医学认为PD便秘主要由于气血阴血亏虚,或兼气滞、热结导致大肠传导失职,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结合笔者经验论述帕金森病便秘的症候分型及治疗,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理论方法,为帕金森病便秘的临床论治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作者:常学辉;黎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篇说课稿的构思与设计

    说课是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章心悸的说课设计为例.以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英语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内科学说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简要阐述对说课的重要性和现存弊端,强调应重视说课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研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