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联合应用达克宁栓、唯阴康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春雪

关键词:妊娠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 达克宁栓, 唯阴康
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联合应用达克宁栓、唯阴康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达克宁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达克宁栓、唯阴康联合治疗。经过1个疗程(1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无效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而对照组无效患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白带增多、疼痛、黏膜充血及镜检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唯阴康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临床可以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接收的9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分为中药组46例和西药组44例,中药组采用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柳氮磺吡啶口服、地塞米松+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而主要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不良反应例数均短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UC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临床症状控制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轻中度UC的理想方法。

    作者:花明;尹志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钼靶、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乳腺钼靶、超声、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有完整影像资料的39例乳腺疾病患者共41个小病灶(病灶直径≤2cm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钼靶、超声及磁共振多技术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三者联合与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75.1%,A U C为0.853;钼靶、超声和磁共振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和75.6%,A U C为0.859。钼靶、超声及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0.7%、73.2%和92.7%。钼靶、超声和磁共振多技术三者联合与钼靶和超声二者联合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多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检出能力高于钼靶和超声。

    作者:肖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改良逐瘀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脑外伤后精神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脑外伤后精神抑郁症患者时使用改良逐瘀汤结合西医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外伤后精神抑郁症患者共76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改良逐瘀汤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6%( 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后精神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且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初步评定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1例重症脑外伤病人,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40例)和气管切开组(41例)。比较两组指标:(1)肺炎发生率、死亡率;(2)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日。结果:(1)气管切开组肺炎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平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日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肺炎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春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福州市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540例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加强乙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经全程接种计划乙肝疫苗,并且2013-2014年在我院接受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540例8个月~12岁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7.41%。其中8个月~3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占89.61%,7~9岁次之,4~6岁低。HBsAb浓度>100mIU/ml占总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43.7%。结论:监测乙肝表面抗体,对没有抗体的儿童或者抗体浓度比较低的儿童加强免疫乙肝疫苗,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儿童,也有效预防我国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朱爱兰;魏建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双盲随机实验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未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经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胡美英;姜凌;杨德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12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甲组患儿治疗总体有效率及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梅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龙岩地区产前筛查高危孕妇1095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防止异常染色体患儿出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龙岩地区27335例妊娠15~20周的孕妇血清标志物AFP、Free‐βhCG、uE3进行检测,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1095例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335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1706例,总阳性率6.24%。1095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86例,检出率为7.8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8例,占异常核型的32.56%;常染色体结构异常7例,占异常核型的8.14%;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占异常核型的4.65%;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1.16%;染色体多态性异常46例,占异常核型的53.49%。结论: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可以安全、有效地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对优生优育、避免缺陷胎儿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小婷;张金珍;蒋素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株特点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菌株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act/Alert 3D和BD血培养系统,MicroScan WalkAway‐96 plus鉴定与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WHO NET5.6软件对我院2012-2015年血培养检出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114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67株(58.4%),ESBLs阳性率52.8%(352/667),肺炎克雷伯菌232株(20.3%),ESBLs阳性率33.2%(77/232),其他细菌243株(21.3%)。ESBLs阳性菌对除碳青霉烯和阿米卡星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但4年中未出现明显变化;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39.1%)。结论:针对菌株特点合理用药,是控制和预防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泽才;杨葵;向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胸腔镜下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行肋骨接骨板固定术(VATS组)与保守治疗(保守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VATS组58例,保守组55例。比较两组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住IC U时间、带呼吸机时间、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死亡率等情况,随访2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VA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住IC U时间、带呼吸机时间、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死亡率和随访2个月肺功能情况均优于保守组。结论:VATS下肋骨接骨板固定术具有早期明确诊断,提早发现严重创伤,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张超;郎保平;余向东;张典;张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运用 PDCA 方法提高手术室9点开台率

    目的:评价运用PDCA方法提高手术室9点开台率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3月择期首台手术9点开台率作为对照组,4月后实施PDCA管理,4-6月择期首台9点开台率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9点开台率为93.0%,对照组9点开台率为8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PDC A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室9点开台率。

    作者:杨国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降低中青年 IDH 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及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联合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与二者单独用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初发或首次治疗的46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随机分为三组:A组15例患者单独给予络活喜治疗;B组15例患者则单独予倍他乐克治疗;C组16例患者予以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并于治疗4周后观察三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舒张压下降皆>10mmHg ,C组为显著达18mmHg ,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下降差异不明显。结论:络活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期高血压较单独使用络活喜或倍他乐克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伶俐;王占成;武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运用移动信息服务提高单纯性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移动信息服务(Mobile Message Service ,MMS)提高单纯性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MMS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中遵医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MMS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能较好地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并自觉采取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雪梅;孙任苓;蒲继红;毛华;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痛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痛风的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石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痛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故痛风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借助动物模型可以更方便有效地认识痛风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近10年来常用的痛风动物模型进行系统回顾,对各模型复制的现状、常用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作者:李娜;华龙;袁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MSCT 灌注联合 MVD 测定对孤立性NSCLC 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icrovessel‐slice spiral CT ,MS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测定对孤立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灶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46例肺部孤立性NSCLC患者治疗前的病灶MSCT灌注结果,统计其灌注测定参数,与术后MVD测定值比较,分析肿瘤组织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差异。结果:全部患者中,血容量(BV)在NSCLC的高、中、低分化程度鉴别中及毛细血管通透性(PS)在高、低分化鉴别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BV值差异大;不同分化程度的NSCLC患者M V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血流量(BF)、BV、PS与 MVD 呈正相关,平均通过时间(MT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定量反映活体肺部病变血管生成状况,对术前判断NSCLC病灶分化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宗盛;袁刚;周胜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从压力-容积曲线呼气支找佳呼气末正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过程中动态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呼气支形态观察,找出佳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接受机械通气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分别采用P‐V曲线呼气支拐点和测量肺闭合压的方法设定PEEP ,同时在设定的PEEP情况下测量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种方法结果有无相关性。结果:采用P‐V曲线呼气支拐点设定PEEP和测量肺闭合压法设定 PEEP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P‐V曲线呼气支形态找出拐点设定佳PEEP是可行的,可为机械通气过程中选择维持塌陷肺泡持续复张的佳PEEP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森;王献民;陈婷婷;郭永宏;黄楠;吴新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Kambin’s 入路经腰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比较Kambin’s入路与Subpedicular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了经Kambin’s入路或Subpedicular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造影剂分布,治疗前、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穿刺过程中神经刺痛、血管损伤、椎间盘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Kambin’s入路与Subpedicular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造影剂基本分布在硬膜囊的前方,病变椎间盘与神经根周围。两组并发症发生中神经刺痛分别为1例和11例( P=0.00),血管损伤分别为0例和3例(P=0.09),椎间盘损伤分别为4例和0例(P=0.11)。结论:通过3个月短期随访,Kambin’s入路硬膜外注射可以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取得跟Subpedicular入路相似的疗效,并显著减少穿刺过程中对神经根的刺激。

    作者:康然;孙道喜;戴志刚;张仕兵;谢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稽留流产致子宫切除1例教训分析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及时自然排出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是解决妇女意外妊娠的主要的方法,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但在处理稽留流产时,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分步骤处理,不能图省事凭运气,直接做负压吸宫术,否则稽留流产合并羊水栓塞DIC时,不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还随时危及妇女生命安全。下面将在我院发生的1例稽留流产致子宫切除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辅助治疗 Fournier 综合征

    目的:探讨Fourni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6例Fourni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行单纯清创引流,7例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结果:9例单纯清创引流,2例入院2d内死亡,7例痊愈,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4.8±6.5)d;7例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例入院第2天死亡,6例痊愈,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8±5.3)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urnier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早期清创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有条件者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能显著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日。

    作者:刘杰;王伟;李刚;覃庆平;周毅;杨剑文;卢启海;姚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的依从性、胃镜检查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胃镜检查的平均时间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子胃镜检查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胃镜检查依从性,缩短检查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