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华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对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疏导、病情观察、营养支持、管道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出血1例,胆漏及胰瘘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间1例高龄患者术后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无一例发生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13.67±3.58)d.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反馈表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率为93.33%(28/30).结论 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妙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出血的原因为:剖宫产切口感染、裂开12例(42.86%),子宫复旧不全7例(25.00%),胎盘、蜕膜残留5例(17.86%),子宫内膜炎和精神因素4例(4.28%).出血多发生在4周以后(78.57%).根据出血原因及时实施控制感染、促进子宫收缩、纠正贫血、清宫术和子宫切除术等治疗后,28例患者出血逐渐停止,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术中规范操作,积极预防感染,促进子宫收缩,早期诊断及合理干预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杨令魁;陈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3-2017-03间许昌市中心医院行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a,45例患者皮瓣外观与邻近皮肤相同,手功能恢复较满意,均可从事正常工作.结论 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皮瓣的血运、感觉、功能、外观良好,修复效果满意.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3-06-2017-06间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分为2组,各29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B超导引下清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联合清宫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 β-HCG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可有效降低 β-HCG水平,提高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曹鹏云;张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体会.方法 将5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PPH组行PPH,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PH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0例(4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眼压改善和术后3个月视力矫正情况,术后3个月滤过泡情况,同时记录术中及术后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1周、3个月的眼压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的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其间出现角膜轻度水肿11眼(27.5%),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6例(15.0%)、浅前房3眼(7.5%),后发性白内障4眼(10%),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虹膜脱出、瞳孔上移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功能性滤泡37眼,非功能性滤泡3眼.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眼压及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张玉娟;陶崇飞;禹永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病友互助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选择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
作者:刘晶;赵琼兰;王洁;赵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术中均采取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实施麻醉,其中观察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30 min于阴道后穹窿置入0.2 mg米索前列醇.比较2组术中宫颈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孕孕妇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手术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环境、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观察2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2组患者发放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表,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术后产妇疼痛程度,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及性生活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03-2016-03间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结合和自愿原则分为2组,各60例.出院1周后,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盆底肌锻炼.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级别及SUI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级别、SUI分度及性生活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有效预防及降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胎儿娩出之后2组均给予子宫壁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实施宫腔填纱,观察组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止血效果和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单纯宫腔填纱.
作者:潘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53例.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术后观察组月经量、经期、月经周期、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作者:李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15-03-2017-10间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疗的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果 存活50例,2例死亡.1例死于继发性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5~11 d,平均5.82 d.50例获6个月随访,出现1例脑积水,1例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末次随访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良好13例,轻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 对脑室出血患者实施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成功率高,血肿清除时间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王东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5-01间的66例(82眼)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41眼).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联合视觉训练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联合术后视觉训练.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早期应用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视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环境、疼痛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产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3.33%)尿潴留,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尿潴留(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调查反馈表.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悉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常见病因并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术后顺利恢复,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及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 将84例BPH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PKRP,观察组实施PKEP.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组织切除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末次随访2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及PKEP治疗BPH,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但PKEP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慧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01-2012-09间行标准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1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10-2015-01间应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213例患儿为观察组.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Ⅰ期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道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形成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是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星;李梁斌;杨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病情监测、胃肠减压、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 56例患者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均经更换敷料后愈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50±2.46)d.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复查胃镜,溃疡均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围术期间应做好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辅助下针刀治疗跖管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1-02-2015-11间收治的43例跖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辅助下针刀松解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时间14~46个月,平均26.9个月,5例失访.治疗后足踝部的麻木、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无并发症发生.依据Pferiffer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1例疗效差的患者后改行开放手术,疗效改善仍不明显.结论 高频超声辅助针刀治疗跖管综合征,简单、安全、微创,疗效满意.
作者:林松;吴强;苗吉显;乔雅馨;席占国;孙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