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邹国英;黄菊文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情况。结果:患者临床治疗后WBC、尿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文结果证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小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对囊腔边缘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保留活髓处理,对照组对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根管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率、手术前后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成功率为80.0%,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后1~3个月,术前检测无活力牙髓无改善,活力降低患者的部分牙髓活力获得恢复。结论:存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受累活髓牙可保留活髓,对颌骨囊肿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施予6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效能的改变。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韦彩娥;黄黎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食管锐利异物取出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在食管锐利异物取出术中护理配合的具体做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该手术患者53例,分为常规组26例与护理组27例;常规组采取直接胃镜下手术及基本护理方式,护理组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方式实施手术,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异物取出时间及取出率。结果:护理组异物取出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内镜头端置透明帽辅助手术方式能够帮助尽快取出食道异物,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取物成功率。

    作者:黄燕霞;霍桂莲;梁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多数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特征,其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或肝癌。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一直是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刘俊平;秦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面部扁平疣祛疣针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面部扁平疣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86例面部扁平疣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聚肌胞局部外擦,观察组患者采用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部扁平疣患者采用祛疣针行局部皮内注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徐小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分诊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和分诊培训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急诊科急腹症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分诊失误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诊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评估,可有效降低分诊失误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接受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其中,临床控制1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其中,临床控制1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1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良好,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积极意义,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一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导致早产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8例早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58例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年龄、产前是否定期检查、胎膜早破、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经济收入、流产次数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产前未定期检查、胎膜早破、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低经济收入者、流产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通过避免高龄妊娠、定期产前检查、积极防治胎膜早破、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对低收入孕妇给予孕期补助、减少流产次数以降低早产的发生。

    作者:唐建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C T、病理活检等检查,观察其病理特点。结果:经巨检可见患者肿物大小9cm ×8cm ×7cm ,前列腺组织已被大部分占据,肿物表现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呈灰白、灰黄色,质中。镜检明显可见肿物边缘挤压前列腺腺体,实质由富于细胞与细胞稀疏区组成。肿物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细胞核呈圆或类圆形,核染色质表现疏松,无核分裂。间质血管呈不规则,有的呈鹿角状分支,血管外皮有瘤样结构,1例小灶区还可见花环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核分裂象平均<2个/10HPF。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4与vimentin(+++),CD99与Bc1‐2(++),desmin、S‐100、CD117、CK、P53、SM A与ER(-)。结论:PSFT 作为一个中间性肿瘤,在诊断时应注意仔细阅读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注意与其他肿瘤相区别,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魏恩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自愿接受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29例为观察组,同期未用分娩镇痛的产妇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行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产程,镇痛前、镇痛后、缝合会阴时 VAS评分及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为(50.1±32.6)min较对照组(38.9±18.3)min有所延长(P<0.05),而两组第一、三产程无明显差异;两组VAS评分镇痛前无明显差异,镇痛后、缝合会阴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使产妇第二产程延长,但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邱丽琳;张明军;朱学海;牟成爽;陈帝;刘其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黄斑水肿治疗研究进展

    黄斑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经常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引起失明,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黄斑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多种眼的疾病和内眼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原因很多,故其治疗应先治疗原发病,近些年来全视网膜光凝(PRP )、激光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吻合(LCRVA)、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玻璃体切除术(PPV)及放射性视神经切开术(RON)等各种方法为黄斑水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但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包括它们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黄斑部的水肿进而提高视力,因为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治疗黄斑水肿的几种方法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的综述。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病率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接诊的20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资料完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00例孕妇行营养干预,设为观察组;另1000例未采取营养干预的孕妇设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尿蛋白、胎儿生长情况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期特发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观察组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6,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胎儿的生产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景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41例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防范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院内发生的41例跌倒/坠床事件,从不同层面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1例跌倒患者中,内科片区跌倒患者高于外科片区;男性跌倒患者高于女性;Ⅱ级护理跌倒患者明显高于Ⅰ级护理;年龄越大发生跌倒几率越高。跌倒相关因素有患者因素(原发疾病、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因素、环节因素、环境因素等。结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首先要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加强住院患者防范跌倒相关知识健康指导;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协助患者如厕、下床活动等生活护理。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减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

    作者:母美菊;陈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辅助生殖中心病案质控系统的建立

    病案是患者医疗活动的真实客观记录。病案管理体现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而辅助生殖中心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有自己独有的病案室,对如何做好辅助生殖中心病案管理工作也同样重要。本文就本生殖中心病案管理的特点,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病案质量,保障生殖中心的医疗安全。

    作者:廖光华;陈晶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ɑ‐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脏病(CKD )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合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加复方ɑ‐酮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及血清全段PT 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磷水平、尿素氮及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PTH及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ɑ‐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可以明显减少CKD患者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降低血磷,降低PT H水平,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使用复方18甲基炔诺酮月服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卵巢异位囊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能有效清理卵巢异位囊肿等病灶,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疗效较为满意,可推广。

    作者:田群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青光眼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切除术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更佳,并发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视力,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切除术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祖青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九江地区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各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结果的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九江地区1326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血清sIg E试验检测结果。比较各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在四个季度的分布特点。结果:1326例患者sIg E的阳性率为95.02%;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粉尘螨82.43%、真菌61.24%、棉花15.99%、花粉11.84%、兽毛3.09%、杂草1.13%。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鸡蛋38.31%、花生大豆18.63%、海鲜15.08%、玉米小麦7.62%、牛奶4.63%、肉类1.58%。对单一变应原过敏的患者为12.75%,对单一粉尘螨和真菌过敏的患者分别为5.96%和3.54%;两种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31.30%;三种及三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50.98%。粉尘螨、真菌和鸡蛋是四个季度中主要的致敏原。结论:九江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以粉尘螨和真菌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以鸡蛋、海鲜和花生大豆为主。大部分患者对至少2种过敏原过敏。粉尘螨阳性率在第二季度低,真菌阳性率在第三季度的阳性率高。

    作者:刘小华;聂香妮;陈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分娩并造成产后出血产妇168例,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产妇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22例(72.6%)、胎盘因素21例(12.5%)、多种因素9例(5.4%)、凝血功能障碍6例(3.6%)、软产道因素10例(5.9%)。影响其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孕周、分娩方式、产妇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会引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在临床妇产科中需要引起注意,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王存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04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选取2014年6-11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2例作为实验组,对其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分别为9.62%、5.77%、3.85%;对照组分别为25.00%、19.23%、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