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革兰氏染色教学中培养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能力

雷世鑫;杨亮

关键词:革兰氏染色, 医学微生物学, 学习能力
摘要:革兰氏染色是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学中经典、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的各个步骤对染色结果都有影响,染色涉及微生物学的多个知识点,染色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革兰氏染色的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切除手术麻醉方案的选择探讨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外膜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选择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硬外膜麻醉进行手术麻醉,实验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麻醉,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肌松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肌松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切除手术中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率较小等临床特点,是推动阑尾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熊森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探讨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51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骨折类型:依据Sanders CT分类法:属Ⅱ型、Ⅲ型,其中24例(28足)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撬拨复位组),22例(23足)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组),根据术前、术后X片检查测量Bohler角,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者足部功能,并比较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X线示两组患者跟骨骨折端均骨性愈合,撬拨复位组Bohler角由术前的(18.42±3.40)°恢复至术后的(30.20±2.88)°,切开复位组Bohler角由术前的(17.68±2.80)°恢复至术后的(32.46±2.08)°,术后功能评价撬拨复位组优良率72.6%,切开复位组优良率78.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撬拨复位组无1例切口感染、裂开;术后切开复位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皮缘坏死,1例钢板外露。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都是比较实用可行的术式,术后疗效相近,两者有各自的优缺点,前者可以大限度降低术后的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风险,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赵基民;张凯;肖大庆;郭安安;汪言富;聂勇志;谭卫亮;吴兆中;潘腾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者且在患者自愿情况下,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心血管事件进行随访。结果:试验组治疗冠心病和抑郁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访半年后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兰寒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吸入性肺炎采用头孢美唑治疗的效果和药理剖析

    目的:分析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美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46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美唑钠,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整体疗效满意度。

    作者:衷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总结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确诊并收治的55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生长抑素微量持续静脉泵注治疗。同时为其实施与之匹配的系统化护理,包括基础护理、观察护理、泵注护理、止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统计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变化及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合计43例有效,12例无效,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78.18%。患者治疗前平均心率为(75.26±5.59)次/min ,治疗12h后平均心率为(56.19±4.27)次/min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t=20.105,P=0.0000)。全部患者合计52例满意、3例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4.5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行之有效,而辅以完善的临床护理更是能间接地促进疗效的提升。

    作者:龙井;杨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规范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之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病历的电子化管理模式。电子病历具有占用空间小、保存方便、易于检索、不能擅自修改病历等优势,可以弥补纸质病历无法保存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体资料的缺陷,提高病历档案信息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共享性。规范电子病历的档案化管理,为医院病历信息化管理提供快捷、简便、准确、灵活的信息服务,便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督促医务人员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我国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我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诊疗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诊断不确切、治疗不规范、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等,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病率、复发率居高不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改进现有诊治规范、推广相关知识、注重人才培育可提高其诊疗质量。同时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进行继续研究,明晰病理,对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63例肠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63例肠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3例肠造口术患者,对每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除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转IC U或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有效解决。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孙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C T、病理活检等检查,观察其病理特点。结果:经巨检可见患者肿物大小9cm ×8cm ×7cm ,前列腺组织已被大部分占据,肿物表现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呈灰白、灰黄色,质中。镜检明显可见肿物边缘挤压前列腺腺体,实质由富于细胞与细胞稀疏区组成。肿物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细胞核呈圆或类圆形,核染色质表现疏松,无核分裂。间质血管呈不规则,有的呈鹿角状分支,血管外皮有瘤样结构,1例小灶区还可见花环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核分裂象平均<2个/10HPF。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4与vimentin(+++),CD99与Bc1‐2(++),desmin、S‐100、CD117、CK、P53、SM A与ER(-)。结论:PSFT 作为一个中间性肿瘤,在诊断时应注意仔细阅读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注意与其他肿瘤相区别,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魏恩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KISS-1和 COX-2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KISS‐1和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患者癌组织旁正常组织中KISS‐1和COX‐2的表达情况,总结分析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KISS‐1表达阳性41例,阳性率为68.3%,高于正常组织中KISS‐1表达阳性率6.7%。COX‐2表达阳性49例,阳性率为81.7%,高于正常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10.0%;KISS‐1和COX‐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KISS‐1和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SS‐1和COX‐2的阳性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均有增高,KISS‐1和COX‐2联合检测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确诊有较好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少英;李连蛟;张铭;李玮;沈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超敏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合血常规检测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健康新生儿各60例,回顾分析 hs‐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 hs‐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 P<0.01);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高于 hs‐CRP、血常规单独检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非特异性血常规检测联合可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的敏感性,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尚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九江地区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各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结果的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九江地区1326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血清sIg E试验检测结果。比较各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在四个季度的分布特点。结果:1326例患者sIg E的阳性率为95.02%;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粉尘螨82.43%、真菌61.24%、棉花15.99%、花粉11.84%、兽毛3.09%、杂草1.13%。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鸡蛋38.31%、花生大豆18.63%、海鲜15.08%、玉米小麦7.62%、牛奶4.63%、肉类1.58%。对单一变应原过敏的患者为12.75%,对单一粉尘螨和真菌过敏的患者分别为5.96%和3.54%;两种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31.30%;三种及三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50.98%。粉尘螨、真菌和鸡蛋是四个季度中主要的致敏原。结论:九江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以粉尘螨和真菌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以鸡蛋、海鲜和花生大豆为主。大部分患者对至少2种过敏原过敏。粉尘螨阳性率在第二季度低,真菌阳性率在第三季度的阳性率高。

    作者:刘小华;聂香妮;陈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和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韩学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Fibulin-5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主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Fibulin‐5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主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因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病因为盆腔器官脱垂,对照组病因为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妇科疾病,收集所选患者的主韧带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Fibulin‐5的表达,比较两组患者Fibulin‐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主韧带组织中Fibulin‐5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Fibulin‐5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主韧带组织中Fibulin‐5表达的降低,可导致弹性蛋白合成障碍,无法形成稳定的弹性纤维或弹性纤维合成减少,盆底支持组织中细胞外基质弹性能力下降,与盆腔脏器脱垂发病有关。

    作者:程晓燕;吴红莲;吕伟超;朱卫中;郑红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分诊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和分诊培训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急诊科急腹症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分诊失误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诊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评估,可有效降低分诊失误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小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对囊腔边缘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保留活髓处理,对照组对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根管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率、手术前后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成功率为80.0%,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后1~3个月,术前检测无活力牙髓无改善,活力降低患者的部分牙髓活力获得恢复。结论:存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受累活髓牙可保留活髓,对颌骨囊肿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菊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分娩并造成产后出血产妇168例,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产妇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22例(72.6%)、胎盘因素21例(12.5%)、多种因素9例(5.4%)、凝血功能障碍6例(3.6%)、软产道因素10例(5.9%)。影响其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孕周、分娩方式、产妇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会引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在临床妇产科中需要引起注意,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王存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青光眼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切除术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更佳,并发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视力,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切除术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祖青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