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年资急诊儿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探讨

苏敏

关键词:急诊儿科, 低年资护士, 应急能力, 培训
摘要:目的:提高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急诊儿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结果:培训12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药物流产后确诊宫内残留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药流后宫内残留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结果:宫内残留物可表现为异常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或不均质回声。8例(10%)患者宫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而均可见类滋养层血流信号;16例(21%)可见异常回声而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共62例(79%)可显示类滋养层血流信号。血流参数:PS V (24.3±4.1)cm/s ;EDV(14.7±2.2)cm/s;RI0.41±0.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类滋养层血流信号的显示可提高宫内残留的诊断,尤其对宫内等回声、低回声及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团块等易漏诊者。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86例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 )+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前、后血清LH、LH/FSH、T、FINS均有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 H/FS H 、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邹会玲;戚亚兰;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实施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25~60min ,平均时间40min;术中出血20~50ml ,平均40ml;切口长度3~6cm ,平均3.5cm。手术完成率100%。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胆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左氧氟沙星输注完毕立即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血管给予牛黄解毒丸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湿敷可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在胆囊炎患者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的预防中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代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康复医学临床带教方法体会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同时也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康复医学工作者需要知识面广,实践操作能力强。培养合格的康复医学人才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临床带教时需要制订合理的计划,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治疗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毛万姮;肖宛平;姚先彪;熊伟;杨全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峡库区兴山县部分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王芹;李易;陈世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均没有持续性宫外孕现象发生。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提高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功率,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的同时有效防止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莫锐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锌硒宝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锌硒宝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60例中有治疗效果的57例,总有效率95%。结论:使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见效快,且容易使患儿接受,无毒副作用,值得使用。

    作者:曾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 U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营养支持、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糖皮质激素、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及循环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在IC U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膀胱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膀胱镜检查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进行膀胱镜检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为观察组(A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主动脉平均压力(MAP)、呼吸、SpO2的变化,术中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MAP和HR明显低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短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膀胱镜检查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是此种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徐志杰;杜洪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兴趣小组”参与临床科研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作者:蒋红樱;黄旭;白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实验组7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血压及焦虑度。结果:护理后,2组血压均有所降低,但舒适护理组的血压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焦虑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至重度焦虑及极重度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值,缓解焦虑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4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40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为3种类型:妊娠囊型、流产型、破裂型。妊娠囊型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22/26),流产型8例(有4例系误诊为宫外妊娠),破裂型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外妊娠)。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具体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流产型及破裂型发生误诊的几率仍然较高。

    作者:吴惠双;严志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LIF组和TLIF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T L IF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 PL IF 组( P<0.05)。结论:由本文结果可知,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对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对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治疗组应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术后换药,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布术后换药,比较两组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加快创面愈合方面较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肛门病术后应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术后换药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郭海燕;孔祥运;王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新生儿提供舒服的护理,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8月住院的需要输液的新生儿180例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所致疼痛及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干预组在穿刺前1min至穿刺后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方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对肝癌患者采用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4.30%,试验组发生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肝癌患者采用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伟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联合临床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间,本院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停药1周后复查,以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 P>0.05),但治疗组治愈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非淋菌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RP、超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早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常规联合快速定量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检测800例门诊患儿抗凝静脉血血常规,CRP和hs-CRP。结果:390例细菌感染疾病的患儿 CRP 异常300例,阳性率76.9%;hs-CRP 异常302例,阳性率77.4%;WBC异常120例,阳性率30.8%。CRP+ hs-CRP+WBC三者联合检测异常为341例,敏感性为87.4%。结论:在早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CRP、hs-CRP和血常规检测可作为初步诊断,尤其是发热患儿,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抗生素治疗,利于机体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及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药房含中药注射处方509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滴速控制不当、溶媒的选择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方面。结论:应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