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峡库区兴山县部分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王大军;徐留森;王芹;李易;陈世赟

关键词:三峡库区, 慢性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新生儿提供舒服的护理,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8月住院的需要输液的新生儿180例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所致疼痛及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干预组在穿刺前1min至穿刺后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方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分析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结果:核磁共振显示121条韧带损伤,97个半月板损伤,30例骨质改变,52例关节腔积液,与关节镜和手术及临床勘查结果相符。结论: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较高,核磁共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够准确地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锦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与血浆样本进行免疫学检测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标本用于免疫项目检验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比测定我院门诊病人随机采样的肝素钠抗凝血浆和不抗凝的血清标本的16项免疫项目,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清与血浆中16项免疫学指标得出的结果高度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代替血清既可提高检测速度,又可减少溶血的干扰;既适合免疫学指标的常规检测,也适合免疫学指标的急诊分析。

    作者:张木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同期收治的诊断狼疮且有进行肾活检的18例男性及57例女性狼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狼疮患者临床表现相对隐匿,病理类型Ⅳ型较女性多见,治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明显低于女性狼疮患者。结论:男性SLE患者临床较易误诊,且病情较女性重、预后差。

    作者:柳岚岚;吴彼得;连学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tial cystitis ,IC )是指不明原因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症病变。主要表现为膀胱区或下腹部、耻骨上疼痛和/或尿频、尿急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尚无明确诊断标准,治疗也无有效的方法,许多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被延误,诊断明确后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各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IC一直是泌尿外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对IC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田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膀胱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膀胱镜检查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进行膀胱镜检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为观察组(A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主动脉平均压力(MAP)、呼吸、SpO2的变化,术中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MAP和HR明显低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短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膀胱镜检查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是此种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徐志杰;杜洪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脑梗死的原因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及早进行血糖的控制,采取降压、降脂的综合治疗措施,降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

    作者:刘卫山;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0例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患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住院8~10d ,无切口感染,随访3~12个月无疝复发,残余尿量0~50ml ,平均25ml ,其中1例患者出院后10d ,因过早性生活导致前列腺窝大出血,再次住院行血膀胱清除术,1周后痊愈出院。结论: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文兴;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罩在基层医院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喉罩在基层医院气道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使用喉罩患者,其中有25例心肺复苏患者和43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分析患者喉罩的使用方法及观察期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及时建立气道管理后,25例心肺复苏患者均全部复苏成功,且并发症较少。43例手术全麻患者各个期间RR、SpO2、PET CO2、HR和常规气管插管比较无差异。结论:建立气道管理后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麻醉和临床急救中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孔保宗;张庆昌;谢红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峡库区兴山县部分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王芹;李易;陈世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LIF组和TLIF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T L IF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 PL IF 组( P<0.05)。结论:由本文结果可知,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与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就开腹治疗(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痛苦小、美观度高的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焕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津市西青区29019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普查中的作用,TBS分级系统分类法报告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以及通过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2年具有天津市西青区户籍的已婚育龄妇女(30~65岁)采取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传统巴氏涂片和 T BS分类法报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理结果分析。结果:全区共有29019例已婚育龄妇女参加普查,其中经临床检查为慢性子宫颈炎的有5274例,发病率为17.41%。经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有165例,筛出率为5.69/万。结论:传统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作为固定人群一年一次进行普查的首选,采用TBS分类法报告对临床医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可忽视无症状宫颈光滑的人群,并积极做好随访管理工作。

    作者:王淑萍;杨振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对老年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为此病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用药后的1周、3周、5周、7周的PT值。结果:服用华法林的一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服用阿司匹林组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有延长,但是延长的效果不如华法林组明显。在随后1年的随访观察中,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组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为4.1%。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小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卡巴他赛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对卡巴他赛注射液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得到质量可靠的卡巴他赛注射液。方法:以性状、pH值、含量、有关物质为考察指标,通过加速试验,比较各处方优劣,确定佳处方、配制温度、活性炭用量、灭菌温度及时间和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了卡巴他赛注射液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结论:本品处方及工艺稳定、简便、易行。

    作者:黄秀端;王芳;林冠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对肝癌患者采用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4.30%,试验组发生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肝癌患者采用介入合并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伟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均没有持续性宫外孕现象发生。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提高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功率,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的同时有效防止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莫锐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进展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围绝经期(Peirmenopausal period)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前者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后者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导致的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女性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加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人数有所上升,治疗上主要有心理治疗、激素药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但在制订治疗方案上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作者:韩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特殊部位不典型异位妊娠4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特殊部位不典型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总结异位妊娠误诊教训,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4例症状不典型、子宫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经临床症状、超声、定期监测血HCG等检查确诊为宫内外复合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宫颈妊娠1例,子宫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其中1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病灶逐渐有缩小,血尿 HCG定量逐渐下降,顺利出院;其他3例手术患者均保留了子宫,术后7~8d痊愈出院。结论: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医师对病史及体征采集不全、不重视妇科检查、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对不典型异位妊娠认识不足以及患者自身对轻微症状缺乏重视等均是异位妊娠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配合医技检查,密切观察疾病的发展变化,客观综合地分析病情,是降低误诊率、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晶;吴世龙;陈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联合临床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间,本院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停药1周后复查,以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 P>0.05),但治疗组治愈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非淋菌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