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峡库区兴山县部分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王大军;徐留森;王芹;李易;陈世赟

关键词:三峡库区, 慢性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超声在下肢深静脉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急诊超声下肢深静脉检查效率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超声检查室与门诊超声检查中心所完成下肢深静脉检查病例的一般性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的组间异同点。结果:急诊超声下肢深静脉检查病例年龄大、平均检查用时短,血栓阳性率及急性期比例明显高于门诊超声组,且发病部位以中央型为主。结论:急诊超声下肢深静脉检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急诊超声医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检查手法,检查过程统筹有序、重点突出,才能大限度地提高诊查效率,更好的辅助于临床诊治。

    作者:胥战英;柴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芬太尼维持麻醉,实验组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儿手术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拔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恢复呼吸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观察结果可知,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具有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黎立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封管液浓度的研究

    目的:寻找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肝素钠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佳封管浓度。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104例有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实验组)53例和1.25%低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发生率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管道堵塞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是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堵管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锦玉;赵建玲;施翠芬;程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年资急诊儿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探讨

    目的:提高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急诊儿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结果:培训12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研究与进展

    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麻木、无力,站立时浅静脉迂曲,严重时会出现足靴区破溃出血、溃疡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硬化剂注射、透光直视旋切 TriVex (Transilluminated poweredphlebectomy ,TIPP)、血管腔内射频(Ra-diofrequency ,RF)、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经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Subfascial endoscopicperforator surgery , SEPS )等改良和微创术式,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模式正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过渡。微创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治疗彻底,复发率低;(2)并发症少;(3)切口数少且切口小、美观;(4)手术时间短;(5)恢复快[2,3]。本文就微创术式与疗效的关系,结合近年的文献,作综述如下。

    作者:吴章;林二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对照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肯定,治疗过程中偶有恶心、呕吐(改善服药方法后消失)外,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吴绪红;刘红;刘小林;李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及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药房含中药注射处方509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滴速控制不当、溶媒的选择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方面。结论:应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病程得以缩短,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较好,并未出现术后感染;术后随访0.5~1.5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全部恢复,而且假体并未出现松动。结论:为了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达到佳,就应注重临床相关护理,做到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董华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握持约束手套的制作及应用

    目前,IC 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治疗,需要置入各种的治疗管道。临床上为了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会对神志不清、烦躁、不配合的患者采用约束带对手腕部进行约束。但在约束的同时,为了不造成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和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还是给予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会约束的很紧。另外,由于约束带的使用仅仅是对手臂的活动进行了限制,患者的手指还是可以随意活动的,当在其中一个手指进行指脉氧监测时,患者的其他手指可以采取推、抵、蹭等活动将指脉氧弄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有的甚至可以解开约束带,给临床护理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防握持约束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霞;蔡章桥;高学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进展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围绝经期(Peirmenopausal period)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前者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后者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导致的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女性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加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人数有所上升,治疗上主要有心理治疗、激素药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但在制订治疗方案上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作者:韩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新生儿提供舒服的护理,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8月住院的需要输液的新生儿180例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静脉输液中所致疼痛及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干预组在穿刺前1min至穿刺后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方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联合临床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间,本院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停药1周后复查,以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 P>0.05),但治疗组治愈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非淋菌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 PCIA 在混合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PCIA术后镇痛组(A组)和罗哌卡因+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PCIA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30例。手术的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一点法麻醉,平面控制在 T10。A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B 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吗啡2mg 共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镇痛泵泵注速度为2ml/h ,自控剂量为0.5ml ,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记录两组术后6、12、24、48h 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 VAS评分较B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为皮肤瘙痒0例,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1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B组为皮肤瘙痒2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2例,眩晕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杨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 U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营养支持、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糖皮质激素、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及循环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在IC U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68例,经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出院后对照组由医院的随访中心随访,实验组则在原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分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泗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与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就开腹治疗(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痛苦小、美观度高的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焕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项目化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评价其实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分为传统组和教改组,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使用Weinstein等人编制的温斯坦(LASSI)量表,在该课程开课之前和结束之后分别进行调查。根据国际常模将被测学生学习策略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数,采用SPSS17.0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学生干预前后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比例普遍偏低,百分比等级在75%以上低的为干预前的12.41%、高为干预后的14.27%。传统组对学习策略干预无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化教学对提高ATT、MOT、TMT、CON、INP、SMI、STA7个分量表的得分和学习策略等级的总体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化教学对提高学生良好学习策略和减少不良学习策略的运用有帮助,LASSI量表可用于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作者:李君;贺褔香;刘斌;吴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胆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左氧氟沙星输注完毕立即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血管给予牛黄解毒丸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湿敷可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在胆囊炎患者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的预防中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代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同期收治的诊断狼疮且有进行肾活检的18例男性及57例女性狼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狼疮患者临床表现相对隐匿,病理类型Ⅳ型较女性多见,治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明显低于女性狼疮患者。结论:男性SLE患者临床较易误诊,且病情较女性重、预后差。

    作者:柳岚岚;吴彼得;连学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LyP-1肽的131碘标记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Na131 I标记LyP-1肽的可能性以及Na131 I标记的LyP-1肽在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包含LyP-1序列的十环肽(YCGNKRTRGC)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在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以维持肽的环形结构。LyP-1肽通过氯胺-T 法进行Na131 I标记。通过尾静脉途径将Na131 I标记LyP-1肽以及对照肽注射于荷MDA-MB-435乳腺癌裸鼠体内并测量其生物分布情况。结果:LyP-1肽的Na131 I标记率可达80%±5%(n=5),放射化学纯度约96%。在37℃新鲜人血清中Na131 I标记 LyP-1肽24h其放射化学纯度仍然达92%。在生物分布研究中,Na131 I标记 LyP-1肽在肿瘤中的聚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论:通过氯胺-T 法可以成功的将131 I标记于LyP-1肽。131 I标记的LyP-1肽在37℃新鲜人血清中24h仍然保持稳定,并可被肿瘤组织高度摄取。

    作者:陈月华;于明明;郑瑞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