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敏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张慧敏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试验选取100例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6月1日之间收诊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100例非感染的健康儿童为对照对象,对比分析不同观察对象的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可知,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可作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

    运动神经元病起病隐匿缓慢,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在基层医院易被疏忽误诊。本文介绍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运动系统损害,而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脑梗死,后出现呼吸衰竭,以引起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周美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引导患者正确应对方式、提高护理人员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以后随访3~6个月,平均(4.78±1.78)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59.28±7.89)、心理功能评分(58.56±8.43)、社会功能评分(59.78±9.5)、物质生活评分(58.56±8.56)均高于对照组的(50.38±7.78)、(51.34±9.45)、(51.98±8.45)、(51.45±8.67)分(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登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用平衡记分卡建立护士岗位绩效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借鉴平衡记分卡的理念,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专家咨询和专家访谈,从顾客维度、业务流程、学习成长及成本效率4个方面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赋予考核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平衡计分卡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细化、量化的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使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更加深入。结论: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作者:朱新青;梁雁芳;梁业梅;梁春萍;谢艳;李小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略述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的范畴。近几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复发率高,易致残、致死,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也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总结其治疗规律亦非常必要。本文就近年来多篇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相关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以了解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姚宇涵;陈卫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158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治疗的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1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除17例因异位急性阑尾炎、回肠憩室、Crohn病、阑尾肿瘤等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4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治疗,未发生阑尾动脉出血、肠瘘、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可适用疑难复杂阑尾炎的治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钟云;沈方敏;柳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提高本科生神经内科实习质量

    目的:为了提高本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短时间实习的质量。方法:将新入本科室轮转的五年制实习生5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试验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人格分型,为不同的人格类型采用互补方式匹配相应的带教老师,以期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实习效率。对照组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入科后随机分配给带教老师,出科时由教学助理统一进行考核,包括病历书写、床边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分析、用药处理、人文素养等,各项分别给出分数。结果:试验组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在查体、诊断分析和人文素养方面明显好于随机分配组,但在病历书写、辅助检查、用药处理上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带教和医学生之间的融洽互动配合能提高短期实习质量,尤其是临床实践方面,合适运用心理学量表有助于临床教学。

    作者:黎佳思;韩宁;邓本强;丁素菊;毕晓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盆腔炎患者和进行人工流产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的剧烈腹痛例数少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探析

    生育是通过多环节精细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妊娠失败。近年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加了干扰人生育潜能的因素,女性不孕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且不孕成为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生育涉及婚姻家庭,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如何诊治女性不孕,已成为紧迫且受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诊治女性不孕,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女性不孕的四种常见病因,探讨了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以提高不孕症阳性诊断率,为女性不孕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深圳市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对我市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症状好转。患者无明确的活禽及市场暴露史,咽拭子检测 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2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名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其他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 I )1188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 A RI )20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患者的感染来源不明,应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作者:陈兵;马智超;饶东平;刘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评估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风险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避免或降低风险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透析的56例患者的1580次血透,评估分析血透风险的原因,并实施护理对策。结果:各种风险的发生率降低或未发生。结论:血透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效控制血透中的风险。

    作者:刘丽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二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便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裕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50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Rosenberg评分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效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自尊水平。

    作者:阚浩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药川芎嗪在缺血性眼底病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缺血性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从本院就诊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中选取1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200mg川芎嗪加入500ml的5%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静脉滴注。两组都是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1.4%,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川芎嗪对于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雷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孕期保健方式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期妇女保健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孕期适宜保健模式,以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50例产妇的孕期保健经过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产前检查次数将产前保健划分为全程保健、部分保健和基本无保健3组,并对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0例产妇,全程保健为200例(44.4%),部分保健为180例(40.0%)和基本无保健70例(15.6%);(2)围产儿结局: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均<0.05);(3)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在3组之间亦有明显的差异(P均<0.05)。结论:产前保健的次数及质量与妊娠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大孕期保健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新进展

    脑卒中后继发抑郁为当前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精神性疾病,近年来,中医针灸疗法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愈发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故本文从几个具体的方面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刘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联合组,各52例。曲马多组于腹腔镜术后给予曲马多100mg ,静注;联合组给予曲马多100mg ,纳洛酮0.4mg ,静注。结果:联合组在 T0、T1h 、T6h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T0、T1h 、T6h时MAP、HR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联合组术后2h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可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果,降低其消耗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恢复非常有利。因此,曲马多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是腹腔镜术后镇痛较好的方法。

    作者:谢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35例,采取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疗效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龙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100例子宫切除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子宫切除术病患不良情绪临床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将10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妇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病患的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神志改善以及术后康复的具体情况等。结果:相对干预之前,治疗组病患术后汉密顿抑郁量表以及焦虑量表的评分均有所改善,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病患术前焦虑、抑郁程度较重,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减轻了病患的心理压力,使其恢复身心健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永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20例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按单盲随机化原则,随机编号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奥硝唑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乳膏,疗程结束后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