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临床研究

张华静

关键词:复方鱼腥草颗粒,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风热证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VSD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VSD 即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其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本文回顾我院骨科在2011年12月-2012年7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39例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同期患者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品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诊断明确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麻下单侧肺灌洗术,以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全肺灌洗术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术前显著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肺灌洗术,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是肺泡蛋白沉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倪晓辉;焦洋;朱萍;刘云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联合式镇痛在绝经后取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后取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1ml宫腔3ml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术.对照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行取环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取环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宫颈松弛扩张效果和取环难易程度有显著地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宫腔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手术,可明显减轻绝经后患者疼痛,扩张宫口,提高取环的成功率.

    作者:车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药流后14d以上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71例患者中50例宫腔残留物探及血流信号,病检均含有胎物成分;21例宫腔残留物未探及血流信号,病检为凝血块或炎性物.结论:彩超有助于判断宫腔残留物,指导临床处理药流后宫内残留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96例呼吸道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致病菌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次为流感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伴有细菌感染[1].其特点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上比较狭窄,病毒感染后,因黏液潴留、黏膜肿胀、支气管痉挛,造成呼吸道梗阻,所以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护理中的关键.

    作者:曹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间苯三酚在宫颈物理治疗后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宫颈物理治疗后的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我院行人工流产术中曾行宫颈物理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间苯三酚组(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在术前,间苯三酚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80mg;对照组不用药,然后术中均用利多卡因宫颈旁4、10点各注射2.5ml.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对曾宫颈物理治疗过的人工流产手术宫颈松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不会增加术后阴道流血量,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间苯三酚与利多卡因配伍用于宫颈物理治疗后的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王志红;董美茹;闫秀珍;黄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x亚型伴不规则抗B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孙某,男,48岁,2009年4月14日因颅底骨折入院,无既往病史及输血史,术前常规申请备血,血型鉴定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正反定型不符,经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该患者为Bx亚型,同时血清中伴有抗B.

    作者:鞠祝玲;王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颈部鳞癌淋巴结的微转移研究新进展

    微转移、过渡转移、转移灶形成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三个阶段.肿瘤微转移又称隐性转移,是指直径不大于1mm的微小转移灶.具体是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播散且存活于淋巴系统、骨髓或血循环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 一般未出现任何临床表现[1], 一般很难用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等技术发现.目前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一个重要热点就是如何早期预防与发现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本文就鳞癌(头颈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胡金梅;丁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事件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的病例特点,探讨其感染原因和应对处置措施.方法:对我院检出丙肝的透析患者共64例,从首例发现到集体暴发,从临床表现、体征、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可能原因,并从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医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杨榆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lerofloxacin)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1],是目前基层医院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尿路感染、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作者:李祖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个体化放尿法)31例,对照组(持续开放式放尿法)30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1次自行排尿情况.结果:两种放尿法对患者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个体化放尿法较常规的持续开放式放尿对患者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尚晓英;高俊霞;徐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指标、通气条件及腹内压监测指标,探讨并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实施CRRT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例,回顾并分析其在CRRT 12h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腹内压及Peep的变化,由此探讨并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加强CRRT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呼吸机参数(P<0.05),12h CRRT对患者的腹内压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重视CRRT对患者的治疗反应性应成为对重症胰腺炎CRRT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海红;倪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CTION垫预防老年ICU患者骶尾部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ACTION垫对老年ICU患者骶尾部皮肤的影响.方法: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83例患者中随机抽取干预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Braden评分、体重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患者骶尾部使用ACTION垫,对照组患者不使用ACTION垫,其他预防压疮护理方法相同,观察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5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3例,两组患者骶尾部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ION垫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骶尾部压疮发生率,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曹娟;田雅丽;赵玲莉;方曙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急性喉炎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8例)仅给予甲泼尼龙静滴.然后对两组主要症状(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消失时间及治疗3d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单纯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玉婷;邢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生育的初产妇860例,根据产妇同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抚触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抚触护理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之外,再实施抚触干预.结果:两组产妇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SAS和SD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和出血量有明显差异.抚触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产妇的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抚摸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抚触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结合抚触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降低其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健康[1].

    作者:周雪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对创伤大鼠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闭合性创伤模型,观察创伤后7d应用补中益气汤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 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创伤对照组(B)、创伤后补中益气汤治疗组(C).B组和C组制成双侧股骨闭合骨折创伤模型,伤后1h开始给A组、B组经胃灌注生理盐水,给C组经胃灌注补中益气汤,于创伤后6h、1d、3d、5d、7d,取股静脉血1ml测定免疫指标 T细胞表型CD4、CD8及CD3含量.结果:创伤后大鼠B组所有时间段和C组在6h、1d时的CD3+T、CD4+T细胞数量比创伤前显著下降,CD8+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CD4+T/CD8+T明显降低(P<0.01),创伤后3d、5d、7d时C组血中T淋巴细胞比B组CD3+T、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数量下降,CD4+T/CD8+T上升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7d时比6h、1d、3d、5d时的CD3+T、CD4+T细胞数量有增加,CD8+T细胞数量有下降,CD4+T/CD8+T有上升,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创伤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下降,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现象,但随着伤后时间的迁移,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迹象,应用补中益气汤能够明显提高CD4+T细胞数量,CD4+T/CD8+T比值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细胞表面CD8+T的表达.

    作者:荀世宁;张玉勤;郭颖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1 月-2012年6月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原因.结果:生化免疫标本不合格率0.93%,血细胞分析标本不合格率0.51%,红细胞沉降率不合格率1.43%,粪便标本不合格率1.23%,尿液标本不合格率0.71%;胸腹水标本不合格率0.1%,脑脊液标本不合格率0.37%.结论: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测结果的前提,必须加强临床沟通、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査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