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辉;翟建国;解放军第
胸腔积液(胸水)系呼吸内科常见病,有相当部分病因诊断不明.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胸水病因的护理配合.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40例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采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初;蓝艳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无禁忌证、拒绝手术并自愿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62例数据进行分析.并于治疗前、后比较阴道B超内膜厚度和刮宫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90±0.88)mm及(1.29±0.54)mm,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期间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停药后25~59d(平均45d)月经恢复,2年治愈率87.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琪;李娟;陈意丽;李杏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虹桥镇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因非意愿妊娠而导致人工流产的情况.方法:对虹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有过人工流产史的未婚的外来务工育龄女性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调查并统计.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21例女性青年中,只有过1次人工流产史者207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25.21%,有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者614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74.79%.婚前有人工流产史者全部为非意愿妊娠,其中未避孕358例,占43.61%,避孕失败463例,占56.40%.结论: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的非意愿妊娠与女性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或不全面、不正确有关,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务工者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是提高女性青年健康水平、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加禾;颜育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昌吉地区老年病科住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分析与此患病相关的因素,为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6月在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患者,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筛查:由经过培训的两名护士完成调查问卷,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量表(MOCA)测定,对有主诉或家属诉其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MMSE分值低于正常值的患者进一步进行临床体格检查、总体衰退量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和日常生活量表(ADL)测定,并由2名老年科医师作出后诊断.结果:共调查21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07例,女性111例,MCI者59例,占27.06%,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MCI的患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MCI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昌吉地区老年病科住院老年人MCI的患病率为27.06%,高龄、低教育水平、体力劳动者和女性为老年MCI的高发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MCI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冬梅;李健;沙依热;柴文慧;沈永杰;顾安吉;李涛;贾钦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后取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1ml宫腔3ml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术.对照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行取环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取环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宫颈松弛扩张效果和取环难易程度有显著地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宫腔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手术,可明显减轻绝经后患者疼痛,扩张宫口,提高取环的成功率.
作者:车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情况,掌握科学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和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拆线天数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拆线时间为(7.0±1.3)d,住院时间(8.5±1.4)d,甲级愈合例数27例,乙级愈合3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3例;对照组拆线时间(8.5±1.8)d,住院天数(10.0±1.5)d,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0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10例,两组无1例酮症酸中毒并发症,两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时期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手术正常地进行以及术后的恢复,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眼外伤伴随着眼内异物常见于临床,但眶内植物性异物的发生率很低.我院2006年7月收治眶内植物性异物患者1例,行手术取出异物,新鲜伤口感染从原伤口探查进眶取除异物,术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视力有所提高,伤口痊愈出院,手术后随访3个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英;吴巧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急性喉炎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8例)仅给予甲泼尼龙静滴.然后对两组主要症状(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消失时间及治疗3d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单纯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玉婷;邢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诊断明确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麻下单侧肺灌洗术,以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全肺灌洗术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术前显著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肺灌洗术,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是肺泡蛋白沉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倪晓辉;焦洋;朱萍;刘云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慢阻肺伴呼衰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aO2)的动态变化,找出既能保证有效的治疗,又不至于使SaO2下降得太低的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将慢阻肺伴呼衰患者作为实验组,非呼衰患者为对照组,均在血氧饱和度(SaO2)仪监测下行雾化吸入治疗.动态记录吸入前、吸入后的SaO2变化.将吸入前与吸入后5min、10~15min的数值取差值d.实验组吸入前后SaO2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照组吸入前、后SaO2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Wilcoxon配对符秩检验.结果:实验组在吸入前、后的SaO2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吸入前、后的S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可使慢阻肺伴呼衰患者的SaO2明显降低.
作者:鞠法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二甲苯防腐剂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24h尿液总蛋白的影响,总结其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108例尿液样本,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4例,均使用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观察组添加二甲苯防腐剂,对照组不添加二甲苯防腐剂,分别对两组放置24h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尿液总蛋白的值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置24h的尿液总蛋白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尿液总蛋白的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取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24h尿液总蛋白的样本添加二甲苯防腐剂能够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更接近于即刻检测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仕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在休息和按照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下,患者对视力恢复满意,视网膜平伏,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各种手术体位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健康教育对康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能有效的坚持体位休息,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翠;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技术对子宫及附件和腹腔扫查.结果: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9例,超声误诊6例.结论:超声技术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莲;曾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的病例特点,探讨其感染原因和应对处置措施.方法:对我院检出丙肝的透析患者共64例,从首例发现到集体暴发,从临床表现、体征、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可能原因,并从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医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杨榆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出院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由责任组长按本科研究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出院指导.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分别应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出院指导,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ADL.
作者:郑小薇;郑翠红;潘鸿莺;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微转移、过渡转移、转移灶形成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三个阶段.肿瘤微转移又称隐性转移,是指直径不大于1mm的微小转移灶.具体是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播散且存活于淋巴系统、骨髓或血循环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 一般未出现任何临床表现[1], 一般很难用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等技术发现.目前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一个重要热点就是如何早期预防与发现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本文就鳞癌(头颈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胡金梅;丁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其来势凶猛,易出血、感染及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死率相对较高.APL患者合并DIC时,临床出现多项出凝血指标异常,患者出血较重,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危及患者生命.2010年1月-2012年5月,笔者对本院血液科APL合并DIC 15例患者进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数字遥控X线透视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东芝数字遥控X线透视胃肠机对68例肾盂静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操作方法及X线表现.结果:本组68例肾盂造影检查中,泌尿系结石36例,先天性发育异常3例,肾结核2例,左肾显影,右肾未显影(已手术摘除)1例,双肾结石合并囊肿1例,阴性及其他25例.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均佳,造影的满意度为96%,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使用数字遥控X线透视机进行造影简单、方便、准确,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它应是肾盂造影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廖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不同对孕产妇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100例二次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依据:腹壁横切口疤痕50例,腹壁纵切口疤痕50例.结果:不同手术切口开腹时间、术中粘连、术中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术野暴露、切口愈合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剖宫产指征的应该依据孕产妇具体情况选择佳手术方式,以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再次手术操作的难度.
作者:郝晓园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