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风英
目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应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输液病人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环境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提出应对护理风险的对策:实行输液病人集中静脉穿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各环节管理,保证输液安全;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减少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发生,保证输液安全.结论: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输液质量.
作者:罗三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250mg/次,1次/d,口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均下降值以及住院天数两项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较常规治疗能够明显加快血清胆红素的下降速度,缩短住院天数,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我院骨科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作用的基础上,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加以应对.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恢复,无1例出现重度并发症.结论:在骨科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做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面预防与针对性治疗,以便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赵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本科室2011年1-12月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患者按护理程序实施全面、规范的护理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取得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桡动脉行CAG、PCI术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心理护理,手术后做好穿刺处和术侧肢体的护理,预防潜在的危险因素不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徐爱娟;孔竹梅;赵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与临床相关学科的关系日趋密切,临床各科室离不开检验,检验科室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工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医疗整体服务质量以及整个医院的全面质量.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
作者:徐艳;候毅;黄成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出血.出血后血块常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形成脑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目前多主张发病后尽早手术.术后可减轻血肿占位效应,降低病死率.我科于2012年1-10月对2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LC组59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OC组47例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口长度等治疗情况和术后感染率、疼痛率、术后出血率、胆漏率等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经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LC组疗效均优于OC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及卫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资源,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了解政府为缓解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作者:龙苏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显著增高趋势,其发病的早期即可出现肝脏和周围脏器的浸润与转移,确诊后仅有15%~47%的切除率,且放化疗对其效果不确切,5年生存率总体仅为5%[1],根治性切除术后也只有16.5%左右.近年各国学者对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异常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中寻找胆囊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季益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对照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式,两组均应用原瘢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胎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胎盘良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剖宫产中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特别是对于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徐鲁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接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患者7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祖国医学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并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肠鸣音排气时间中实验组在18h内恢复的有76.3%,对照组有39.5%;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中实验组18h内排气的有50.0%,对照组有28.8%.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噩梦,1例出现戒断反应,2例手足麻木,1例男性患者服用吗丁啉后出现乳房发育、泌乳现象.实验组患者无上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紊乱较之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王翊;刘治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法、疗效.方法:经腹行脾脏切除术、胃底贲门食道周围血管断流、幽门成形及肝脏活检术、胃体离断血管残端作浆肌层包埋缝合.结果:经该术式治疗16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达到止血、治愈.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大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持续恶化,及时手术治疗是十分明智之举.
作者: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尖锐湿疣是Hpv感染引起,其与多种疾病和肿瘤如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等密切相关,为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1 尖锐湿疣是不是STD?是不是所有的尖锐湿疣都是STD?.众所周知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因此它具有传染性.其传染方式有两种:(1)绝大多数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在我国60年代,性病基本消灭后,CA很少见到,而到80年代随着其他STD(如淋病、梅毒)的流行,CA也迅速流行,绝大多数有性乱史,并且不少CA患者往往合并其他STD,因此性乱加速了Hpv的传播.(2)CA也可以通过非性行为传播的.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不能提到CA,就认为肯定是性乱引起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作者:李景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遗传史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1)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SE总得分低于男性.(2)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总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年龄越高,MMS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3)同一学历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改变上无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低,MMS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4)在各个年龄段上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记忆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患者记忆力比男性好.在40~60岁这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定向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定向力比女性强.(5)遗传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多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非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低蛋白、低磷饮食,补充必要氨基酸,给予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并积极抗感染,降糖降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1次/d,缓慢滴注,14d为1个疗程,药用炭片1.5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0.44g/次,3次/d,餐后30min口服.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血肌酐、尿素氮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药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茹彦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90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教育前,血糖控制满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遵医行为[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者术后宫缩痛、术中扩宫痛、吸宫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将无痛人流手术6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3.0~4.0mg/kg)对照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mg/kg)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 5mg/kg)组200例.观察静脉给药后对患者术后、术中有关疼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结果:两个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治疗组与单纯用丙泊芬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包括扩宫痛、吸宫痛、宫缩痛)优良率明显增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是确定的.
作者:江殿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的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105例检查者的颅脑资料进行分析,观察颅骨的解剖结构、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颅缝整体形态以及闭合情况等.结果:共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19例,占18.10%,血管压迹42例,占40.00%;可将颅缝的整体形态分为三型,普通型、囟门骨型和骨内颅缝型,其中普通型为常见,占80.95%(85/105),其次囟门骨型占10.48%(11/105),骨内颅缝型占8.57%(9/105);颅缝闭合形态可分为五型,即完全闭合型、嵌合型、缝间骨型、未完全闭合型和混合型,其中比例高的为嵌合型,其余四型所占比例均较低.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颅骨的解剖结构,对颅缝的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等均显示良好,了解正常的颅骨形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苏江水;沈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影响因素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方法:采取1∶1病例对照研究方式分别对190例女性患者和非乳腺癌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的发生主要由健康保健、运动情况、负性事件、健康状况、基本生理状态和生活饮食习惯这六个因子决定,且因子间有相互作用.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在对乳腺癌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何鹏;卞静;王可;刘小华;曾平;王婷;黄水平;赵华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频率特性及其反应阈、主观听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听力青年28名(56耳)分别采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纯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测听记录三者0.5kHz、1kHz、2kHz、4kHz反应阈及主观听阈,记录数据通过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除0.5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1、2、4kHz 3个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18~27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和主观听阈除0.5、1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2、4kHz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为15~24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差值为14~20dBnHL.结论: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均具有频率特异性,两者与纯音听阈间均有较好相关性,特别是在2、4kHz部分.
作者:王涛;梁建平;陆秋天;彭璐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