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朱洲

关键词:肱骨锁定钢板, 肱骨外科骨折,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Neer评分根据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位置来评估其功能,优13例,良15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CO中毒患者分布情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CO中毒在季节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为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近4年的232例CO中毒患者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是否存在规律性。结果:232例CO中毒病例有一定的季节和时间分布特点,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急诊护理工作应就CO中毒事件有专门应急预案,以便应付急诊急救的需要。

    作者:姜翠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 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的8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并对患者术前后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同时选取8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后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实验组进行总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绪角色功能和躯体角色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分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3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其余皆顺利完成LC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严格正确掌握LC 的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操作要点,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引流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学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ESWL 、URL 及 MCNL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60例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治疗1130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 )6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570例,分别占总数的47.9%,28.0%和24.2%。结果ESWL组、URL组、MPCNL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3%(1054/1130)、87.9%(580/660)、94.4%(538/570);清石率M PCNL高。结论:ESW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有损伤轻、出现并发症几率小的特点,同时总结石清除率也相对较高。

    作者:黄色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膀胱肿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应用新的腔镜设备治疗膀胱肿瘤。方法:从2011年10月我科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电切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21例。结果:手术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发射导致膀胱损伤,术后血钠、血钾无明显变化,手术、冲洗、留置尿管时间和护理时间均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下降。结论:等离子电切膀胱肿瘤是一种疗效好、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有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常规肿瘤标志物在罗氏 E411和 E601两个检测系统之间的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罗氏Cobas E411与Cobas E601两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9-A2文件,以E411为比对方法(X),E601为实验方法(Y ),检测患者样本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好,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可接受。结论:使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以保证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唐妮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关于二类疫苗在石楼镇儿童中普及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石楼镇儿童新增疫苗接种普及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村委会领导、居委卫生干部、乡镇卫生院及学校领导,了解石楼镇未掌握的儿童人数及石楼镇儿童二类疫苗(收费疫苗)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结果:番禺区石楼镇4岁以下儿童共975人,其中流动儿童371人,本镇儿童604人,两组5种疫苗接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我镇流动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镇儿童。拒绝接种原因主要是认为其安全性差、认知不足、经济条件的制约。结论:积极的进行二类疫苗普及的调查,调动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析其拒绝接种原因,对于提高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林雄司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灰阶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讨论灰阶超声波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用超声波诊断肠套叠的6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灰阶超声诊断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及手术证实63例,其中2例因二次空灌未复位采取手术复位。超声诊断总符合率100%。结论:应用普通灰阶超声波检查小儿肠套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段广银;张勇;张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对于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宫外孕手术患者9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等心理护理,涵盖术前和术后。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心理护理试验后焦虑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状态。

    作者:黄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加强产前监护、产后监测,重视基础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健康宣教。经对SLE合并妊娠患者采取系统综合护理措施,减轻了孕妇焦虑、恐惧的心理,顺利度过分娩期、产褥期。不但使SLE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也保证了胎儿的安全分娩。

    作者:梁蒙蒙;王晓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补液、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外观、呕吐、腹痛及大便常规等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χ2=5.31,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蒙脱石散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病程。

    作者:阮嘉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00例使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与未使用奥扎格雷的患者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67%,有效26%,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41%,有效47%,总有效率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治疗方案。

    作者:安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颅咽管瘤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 T与M RI影像学表现,其中13例C T检查,8例M RI检查,17例同时做C T和M RI检查。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 T和M 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累及鞍上9例、鞍内15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4例;C T、M RI表现多样,C 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 RI有助于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C T与M 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1]。

    作者:贾敏;陈世孝;靳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在术前通过药物控制等方法使术前血糖控制在7.50~8.0mmol/L以下,尿糖维持在(±)~(++),行胃癌根治术32例(64%)、姑息性切除手术18例(36%),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血糖控制良好,无尿酮阳性病例发生,都安全渡过围术期。结论:做好患者围术期处理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海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镇中心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暴发疫情,探讨流腮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描述流腮病人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发病起始于2008年4月5日,2008年4月7日和20日出现2个发病高峰,4月28日以后未发生新病例;575名学生中共发生54例,罹患率为9.4%;发病数多的班级罹患率为22.6%,占发病总数的22.2%;发病学生中男30例,占55.6%;女24例,占44.4%;年龄分布均为6~12岁;采取以晨检、隔离治疗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结论:根据流腮的流行规律,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腮腺炎在学校的暴发流行。

    作者: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中两种鼻内镜物镜防雾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手术中两种鼻内镜物镜防雾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物镜防雾方法。实验组100例,采用碘伏擦拭法;对照组100例,用传统的预热法。比较两组防雾效果及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防雾方法中物镜起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意外发生水撒污染、摄像头连带光学视管翻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擦拭法用于鼻内镜物镜防雾效果可靠,发生意外情况率低,安全又方便。

    作者:陈少英;郭翠莹;黄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镇江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镇江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本地区近5年出生72h的111238例新生儿,采足跟血滴在专用滤纸上,用塑料袋封存送至筛查中心(镇江妇幼保健院),采用时间分辨免疫法进行TSH的筛查。可疑标本复核后仍异常,召患儿回筛查中心进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测定。确诊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规范性治疗,定期监测其甲状腺功能,进行体格评估和智能测试。结果:筛查111238例新生儿,确诊C H患儿31例。其中2例筛查阴性,甲状腺功能检查后确诊。镇江地区C H发病率为1/33588。28例C H患儿智力水平及体格发育均达到同龄儿生长发育水平,骨龄正常,发育商(DQ)测试平均108(85~132)分,2例失访,1例智能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CH的保障,应该推广普及。筛查阳性或筛查阴性而进一步确诊的CH患儿早期规范性治疗,定期随访,其体格和智力发育可与同龄儿相当。

    作者:毛旭琴;周桂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固定治疗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0例进行臂丛麻醉,采用改良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骨折,直视下将骨折处复位及固定,有骨缺损取自体骨植骨,术后3d行指间和掌指关节屈伸锻炼,5周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X线检查患者掌倾(7.11±2.43)°、尺偏角(19.35±2.34)°;功能恢复时平均(6.22±1.87)个月,疗效评价标准优40例(80.00%),良9例(18.00%),可1例(2.00%)。结论: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宽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多塞平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多塞平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多塞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29/35,82.9%)明显高于对照组(20/34,5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塞平参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且疗效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徐立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