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赵鑫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患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的8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并对患者术前后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同时选取8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后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实验组进行总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绪角色功能和躯体角色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分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结合3例地震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第1例患者救护经验对随后2例患者可快速明晰抢救及护理思路,找出抢救及护理关键。结论:本文经验对于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抢救及护理具有明显指导作用,对提高团队的救治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丽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百草枯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CT GF 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百草枯致中毒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通过ELISA法检测经过百草枯处理后的细胞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MRC-5细胞分泌少量CTGF ,经过不同浓度百草枯处理后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48~72h细胞CTGF浓度随时间变化而明显增加(P<0.05),在72h CTGF浓度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百草枯中毒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明显上调,明显高于正常细胞,提示在百草枯中毒后肺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增加,进而导致肺纤维化。

    作者:骆继业;张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对于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宫外孕手术患者9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等心理护理,涵盖术前和术后。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心理护理试验后焦虑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状态。

    作者:黄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改良PBL教学法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教学法在老年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开展临床案例讨论、即时教学、回顾性教学相结合的改良PBL教学方法。结果:PBL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论:PBL教学有助于提高老年医学科临床教学效果,应予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莉;胡立群;李红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调查分析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

    目的:调查分析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探讨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县2009年4月-2012年6月间3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探究,调查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知识来源。结果: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程度较低,其中高中生了解程度>中学生>小学生。从高到低,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来源分别是肺结核防治宣传材料、电视宣传、广播宣传、学校宣传栏、在学校与人交流或听说。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学生类别、家庭收入、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结论:健康教育要从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因素入手,多种渠道并重,提升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识。

    作者:郑国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4”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中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结果:“2×4”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反均成功。结论:“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爱军;孔锐;芮菊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应用陶对陶人工全髋置换术27例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陶对陶全髋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应用该技术。方法:对27例(30髋)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应用Harris评分以评估髋关节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7~36)个月,30髋的 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从术前47(33~52)分到术后3年的86(57~97)分,后一次随访时为95(62~100)分,2例患者术后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的发生。结论:陶对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余涛;渠继武;史方悌;王炜;杜威;徐贤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脑性瘫痪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显效109例,复发9例,总有效率92.37%;随访期间,患者痉挛状态缓解率为88.98%。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显著,但术后应配合长期、正规的康复治疗,防止复发。

    作者:梁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 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血管病患者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不同痰液黏稠度吸痰适宜的负压。方法:选取重症脑血管病不能自主排痰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的吸引负压,测量每例患者负压下吸痰前1min血氧饱和度、吸痰后3min血氧饱和度、吸痰后5min血氧饱和度、痰液吸净时间、黏膜损伤情况。结果:Ⅰ度痰液在13.3~16.0 kPa、Ⅱ度痰液在24.0~26.7 kPa、Ⅲ度痰液在33.3~37.2 kPa负压吸引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痰液吸净时间在15~30s ,且黏膜损伤小。结论:临床护理根据痰液黏稠度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负压吸引,保证吸痰效果的同时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目的:讨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Neer评分根据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位置来评估其功能,优13例,良15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百多邦联合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

    目的:观察百多邦(莫罗匹星)联合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2次/d以碘伏清洗脐部;治疗组以碘伏清洗后1h加用百多邦涂抹,2次/d ,疗程不超过5d。观察治疗3d的疗效及治愈所需的治疗时间。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3d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5),总有效病例中治疗组疗程(3±1.7)d明显短于对照组(5±1.1)d。结论:百多邦联合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临床探究

    目的:研究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况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患在青光眼滤过术实施后5~8个月内陆续发生眼内炎,进行房水和结膜囊分泌物培养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病患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但仍不理想。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与薄壁滤过泡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其分泌物中可以提取出致病菌,抗感染治疗后病患视力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

    作者:陈世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关于二类疫苗在石楼镇儿童中普及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石楼镇儿童新增疫苗接种普及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村委会领导、居委卫生干部、乡镇卫生院及学校领导,了解石楼镇未掌握的儿童人数及石楼镇儿童二类疫苗(收费疫苗)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结果:番禺区石楼镇4岁以下儿童共975人,其中流动儿童371人,本镇儿童604人,两组5种疫苗接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我镇流动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镇儿童。拒绝接种原因主要是认为其安全性差、认知不足、经济条件的制约。结论:积极的进行二类疫苗普及的调查,调动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析其拒绝接种原因,对于提高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林雄司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β-连环蛋白、环氧化酶-2和凋亡抑制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舌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环氧化酶-2(Cox-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60例舌癌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均正常表达,Cox-2和Survivin在正常口腔黏膜均不表达(P<0.01);β-catenin在舌癌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2%,Cox-2阳性表达率为80%,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8%。低分化舌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舌癌(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癌中β-catenin、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P<0.01)。β-catenin、Cox-2及 Survivin在舌癌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Cox-2及Survivin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舌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王鹏;王敬;李乐;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使用抗生素控制盆腔炎产妇剖宫手术时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生素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3年3月,于我科治疗的4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预防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8例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照组236例应用抗菌药物长程治疗,观察两组孕程以及体质量的指数,观察术前的住院时间与白细胞数,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不具有差异性(P>0.05);并且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其子宫内膜炎与产褥病率以及血象升高情况,不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费用与DD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的评分以及发生感染情况等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与长程治疗相当,但费用以及用量均显著下降,应在临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管理探讨

    随着医院管理的日益规范,医院为了确保无菌用品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均设立消毒供应室,全面负责医院医疗器材的回收清洗、灭菌及无菌物品的管理。灭菌时各项指标的控制对灭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同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灭菌质量监测管理制度,是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陆凤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院前急救与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院前急救和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cute serious organphosphorous inseciticides poisoning ,AsOI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 AsOIP诊断标准的患者124例,分为两组,设经由120救护车接诊的AsOIP患者,且在中毒现场和返院救护车被施救的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另以自行院内就诊的52例作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死亡率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为(6.1±2.13)d,死亡1例(1.39%),治愈69例(95.83%),转院2例(2.78%);对照组住院天数为(9.2±2.58)d ,死亡5例(9.62%),治愈47例(90.38%)。两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对AsOIP患者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对AsOIP患者预后具有良好影响。

    作者:艾芸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中的临床探索

    目的:对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展开临床分析,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17例前腹壁缺陷胎儿为研究对象,均由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为脐膨出以及腹裂,结合声像图对其诊断与鉴别方法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将临床与超声检测结果符合率加以比较。结果:在本组病例中,17例胎儿均被疑为腹壁缺陷,经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后11例确诊为腹裂,6例确诊为脐膨出,且经引产后随访证实,诊断吻合率为100%。结论:在胎儿腹壁缺陷的检测中,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安全无创且方便可行,能够对腹壁病变范围大小以及膨出物特征展开全面、动态和持续的观察,临床价值很高,对优生优育、出生缺陷的降低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极为有利。

    作者:梁凤伟;邓辉荣;温海群;李金莉;黄宝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颅咽管瘤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 T与M RI影像学表现,其中13例C T检查,8例M RI检查,17例同时做C T和M RI检查。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 T和M 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累及鞍上9例、鞍内15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4例;C T、M RI表现多样,C 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 RI有助于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C T与M 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1]。

    作者:贾敏;陈世孝;靳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