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陶秀娟;李国莉;赵燚;赵伟明;任彬彬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建册的孕妇110例作为干预组,同样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另一辖区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当地妇产科建册的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孕期给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孕产妇常规管理.两组均在产前14d,产后7d、14d、30d、42d、3个月、6个月、1年共8个时间点分别进行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产前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无明显降低效果,但对产后抑郁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产后的个体化持续综合干预对抑郁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效果,应作为干预的重点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19例乳腺癌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不超过35岁,共42例,对照组年龄在35岁以上,共477例,对两组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期占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激素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TNM分期较晚,早期的诊治能够显著的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患者确诊前明显的心理问题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质中的护理管理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后患者心理问题得到缓和的效果.方法:在双模式光散射乳腺检查分级中0~3级不需处理,定时观察;将4级A-5级需行乳腺穿刺病理或肿块切除病理以明确诊断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按年龄、文化程度、认知、理解能力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诊护士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观察组由床位主管护士接诊,并以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后评估效果.结果:患者明显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而总有效率达到96%,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质中的护理管理模式更能有效缓和乳腺肿块患者心理问题并得到认可,改变了护士的护理模式,也体现了护理服务方式的发展.
作者:梁丽;张岸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乳汁分泌效果.方法:将接受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房治疗产妇100例,与未接受乳房治疗产妇100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使泌乳量增加,疏通乳腺管,预防乳胀.
作者:邓海英;周成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总结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的原则、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37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均获缓解,肠蠕动恢复良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25例,Ⅰ期切除近端造瘘Ⅱ期吻合术8例,单纯造瘘3例,捷径吻合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2例,均经换药引流1周后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童登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对73例HIE患儿进行CT头部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28例诊断为轻度HIE,32例诊断为中度HIE,13例诊断为重度HIE.结论:CT能及时准确诊断HIE.
作者:田耀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1年1-6月的432名产妇采取针对新生儿及产妇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发放调查表.结果:产妇及家属要求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需求大于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需求.结论: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是所有产妇及家属的薄弱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耐心指导,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万小琴;张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有黏膜覆盖,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被挤出宫颈突入阴道,临床上主要引起感染与坏死.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采用扭转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焦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地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矫治面部轮廓的方法.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对于17例患者,通过局麻药少量精确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行双侧眶睑沟、鼻唇沟或上唇自体脂肪少量、多点、多层次精确注射填充矫治局部形态不佳.结果:17例患者注射过程无明显疼痛感觉,脂肪填充位置精确,注射量合适.经4~12个月随访,局部脂肪有一定的吸收,但局部形态均匀一致,患者满意率高.结论:精确眶下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少中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注射中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并且使术者有条件精确控制脂肪填充量和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跃星;贾文红;叶瑞红;李龙;徐岩;武战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本法不需要消解样品,样品经分离稀释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锌、铜、铁、钙和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8.52%)回收率在95%~100%之间.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景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TT检测DHA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DM)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生长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浓度,以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泵功能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0、20、40μmol/L DHA实验组的细胞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46、2.16和3.52倍.DHA使用前、后K562/ADM细胞膜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Rh123蓄积试验中DHA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内 Rh123浓度由用前的 22.16%升至 89.18%,Rh123外排试验中DHA应用后使 K562/ADM细胞内Rh123浓度由用前的27.15%升至60.51%.结论:DHA:能有效逆转白血病细胞的MDR机制为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逆转耐药性,而不是抑制和P-gp表达.
作者:黄望香;曾雪花;李翠霞;罗玲;李蕊;黄竞;叶春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同时予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较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欧玲;黄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笔者以膀胱癌病因学为例,针对目前对于膀胱癌发病原因例如吸烟、饮用咖啡、酒精及接触化工原料的文献报道结果不一,在教学查房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要求学生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并提出终的解决方案.并以笔者对于此类肿瘤循证医学研究为例,指导学生学习文献采集、纳入、剔除及终结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循证医学思想及指导学生在以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潘建刚;周兴;苏宇;郑煜;刘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悲伤、失眠、厌世等情况,严重可能导致自杀.脑卒中人群临床发病率高,美国高达69%,我国为60%,若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严重的身心危害,增加脑卒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对PSD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较为广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对患者的抑郁康复治疗及原发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综合了近几年的PSD护理干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田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术后40d彩色B超检查提示脾栓塞区域内无血流通过,手术均告成功.术后14d、30d、60d患者的RBC、WBC及P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患者出现肺部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介入脾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因此,PSE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袁效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4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按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数.结果:高压氧组治疗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均改善,ET-1水平及CEC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较对照明显上升(P<0.05).结论:高压氧能够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对患者的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环庆;彭志允;范志勇;刘军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28例胃癌合并T2DM的患者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患者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所有病例术前1d与术后1周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较术前1d出现持续而稳定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具有一定控制血糖作用,其机制及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邓建武;李建业;李国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通过21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进行介入诊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大型C臂X光机和输卵管再通导管对21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进行介入性诊断及复通,结果:216例患者通过超选择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70%患者复通成功.结论:输卵管阻塞介入诊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雄;林云;陈芳;谭泰康;黄荣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不同剂量与方式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方法: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住院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采用2h内2万U/kg的尿激酶一次性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两组出血风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用2万U/kg尿激酶2h内静滴后继而加用1万U/kg尿激酶微泵泵入,持续12h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安全性及出血风险比较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柯荣;刘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的治疗.
作者:唐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