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华
目的:探讨羊水过多的诱发因素,分析病因与羊水指数的关系,总结在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2011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确诊羊水过多的孕妇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妊娠中晚期的孕妇容易出现羊水过多,胎儿畸形与妊娠足月相比,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 对于羊水过多的治疗实施,关键是胎儿怀孕时间长短,是否出现畸形和孕妇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对症处理.结论:羊水过多发生时间越早程度越重,围生儿在临床的判断是预后差,必须排除胎儿畸形的诱因,必要时妊娠终止.
作者:王贵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比较影像检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核医学教学方式.本文从核医学教学现状及比较影像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核医学的发展、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侯先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4例踝关节骨折常规进行术前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据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结果:X线片漏诊2例,可疑诊断3例,均经CT扫描三维重建及术中证实.患者骨折均经手术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均正常愈合,按Barid-Jackson评定标准,优20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85.29%.结论: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的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在踝关节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明治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介绍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6例.AO分型:A型23例(A2型9例,A3型14例),B型9例,C型4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第2天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2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36例,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7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4.4%.结论: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功效;马学山;王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是由于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及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并造成机能退化所致.盆底脏器脱垂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是将薄弱的组织加固,并不能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1].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已经实施盆底重建术,补片已经成为重要的盆底组织替代物,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从而恢复盆底的整体性.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对2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余红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对降低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方法:对10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内瘘穿刺针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有效地降低了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了环境污染,明显优于常规处置方法.结论: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鉴别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通过2000-2011年我院310例甲状腺肿物切除后的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在鉴别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10例患者切除结节,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0%.结论: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重复检查,随诊观察是甲状腺检查的首选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社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 468例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者再作梅毒胶体金法(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结果:共检出ELISA阳性621例,其中经TPPA确认阳性有566例,SYP阳性有575例,与ELISA法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1%、92.6%.TRUST阳性有158例.根据ELISA检测的原始吸光度值,将621例标本分为低、中、高吸光度组,与TP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经TPPA确认后,阳性比例分别为83/132、182/188和300/301.结论:使用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使结果更准确、可靠,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作者:周守容;邓安彦;陈华平;吴春磊;穆万洋;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吸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得雾化吸入;每天均给予吸入2次,连用5~7d.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6.0%,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有效率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两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维持天数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8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3例累及腹膜.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对病灶直径≥3cm或浸润深度达腹直肌的41例患者给予3周期的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术后随访,5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将我院儿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对症及雾化吸入、吸痰治疗;治疗组再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d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对控制喘憋症状、呼吸困难及哮鸣音和湿啰音的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临床上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前皮试是防止其肌肉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一项必要措施,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常见为皮试局部皮丘、红肿及瘙痒,罕见有严重过敏反应并导致休克者,我科2010年12月末救治1例破伤风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德胜;周孟云;李晨;冯胜骄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降低非隧道式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方法: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隧道式静脉置管UEX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RPN值;风险优先排列;计划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的行为干预.结果:改善前后RPN值及UEX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分析能有效地减少因自主拔管、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导管破裂等导致的非隧道式静脉置管UEX的发生.
作者:唐瑶;江海云;魏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3月-2012年3月共33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心电图异常、FEV1/FVC<70%、手术时间和吻合口部位、术后24h CVP增高等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综合以上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术前心肺功能,术中轻柔操作,术后有效镇痛、排痰,适当的静脉补液量控制,可以预防或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乔庆;李晓斌;李强;陆献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类型与大小对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按照子宫肌瘤类型和肌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下肌瘤组、肌壁间肌瘤组与浆膜下肌瘤组相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5cm的孕妇与子宫肌瘤直径5cm以上孕妇相比,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2cm的孕妇与直径为2~5cm的相比,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肿瘤类型、大小、部位、临床症状、患者的年龄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定.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6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82例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可改善镇痛效果,使术后镇痛作用的维持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陈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外阴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3%~5%,占女性全恶性肿瘤的1%,常见于60岁以上的妇女,以外阴鳞状细胞癌常见,占外阴恶性肿瘤的80%~90%[1].外阴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为辅.由于手术范围广, 且与尿道和肛门相邻,易继发感染,故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成功极为关键.
作者:谢芹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黄(Rhubarb)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大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改善脏腑功能等多种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的大黄素(Emodin,EM)是一种蒽醌类化合物,对于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作者:孟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予Ponseti 方法治疗,跟腱挛缩严重者加行跟腱切开延长吻合术.结果:52例疗效均满意.43例采用Ponseti 方法治疗,9例加行跟腱切开延长吻合术.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疗满意,是一种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保守疗法.
作者:张立新;李华庆;高云;刘海鹏;肖晓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微生物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知识量大、内容繁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示教为主,针对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院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宗建;唐峰波;何丽珍;苗立群;薛漫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