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荣瑞;杨春林
目的 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消化科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照组服用吗丁啉,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单项疗效以及主要症状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单项疗效总有效率为68%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2%高于对照组的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针灸大成》所记载医案集中体现了杨继洲辨证论治、精穴少针的学术思想,对中医高校学生选择该著作代表性医案进行讨论式课堂授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辨证论治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医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整合学生知识结构,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在培养中医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化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作者:韩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应用金黄散和鱼腥草外敷治疗痛风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口服别嘌呤醇片及鱼腥草联合金黄散的外敷治疗方式,而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临床护理满意度极高,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口服别嘌呤醇片及金黄散和鱼腥草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同时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予以配合则能够加快患者痊愈速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主要是对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进行临床观察,阐述了其优势.方法 主要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以及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则是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实施生脉注射治疗后,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治疗中,实施生脉注射液治疗具有很大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沛华;赖小航;杨若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袁磊;杨进平;闻瑛;江雯涵;周海燕;徐丹;杨磊;陈后勤;祁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变化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中医学的心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系统和组成部分.中医学强调心理特征的两极差异性,把心理特征分为阴、阳、水火、刚柔、勇怯两种对立的类型.中医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发病特点也不相同.情志致病多是功能性疾病,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内因.
作者:王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分层次教学法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同一学校同一批次分配到我院ICU的护理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其中对照组20名予以传统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20名则严格按照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的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专业操作、反应能力、护理病历、人文素养分数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式的对照组实习生,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在ICU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值得在ICU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清;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清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化疗治疗的同时联合清肺抗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痰涂片转阴率及肺部病灶吸收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痰涂片阴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92.00%高于对照组肺部病灶吸收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清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疗效确切.
作者:贺柯庆;任慧芳;宗亚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提高与副作用的降低.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住院6个月内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西药结合治疗患者25例(治疗组)与同期常规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25例(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住院6个月中、疗效提高、副作用降低、减少并发症出现.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减轻西药毒副作用,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前列通瘀胶囊).疗程为28天,观察患者美国国立卫生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EPS)、中医症状评分的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81.25%;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有效率78.12%.两组对中医症状评分、NIH-CPSI及EPS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盆底肌触痛的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加减方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具有明显改善盆底肌触痛的作用.
作者:尤耀东;任飞强;李广森;张培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风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中风外因和内因传统理论溯源,阐述现代研究对中风外风致中、痰瘀互阻、痰热腑实、瘀血阻滞、气机失调、火热内盛、气虚血瘀、毒损脑络、肝肾阴虚等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古今医家对中风病的不同观点认识.中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众多的病理因素.学习诸医家对中风病的观点认识,关注其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转化,能为更加深入的认识中风病因病机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包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水林佳与脂肝消汤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患者11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水林佳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脂肝消汤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G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林佳与脂肝消汤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金水宝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服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中西结合的手法,服用金水宝胶囊(中药制作)联合氯沙坦(西药加工)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的变化来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之后,两组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同时研究组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氯沙坦进行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降低血肌酐、血清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降低肾脏的损伤程度,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孙俊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品管圈来提高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增强患者安全意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临床护士手卫生意识得到增强,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正确运用品管圈,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洗手正确性和手卫生依从性,增强了临床护士对患者安全的意识,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能互相团结协作,为提高护理质量出谋划策,积极参与科室管理.
作者:石慧;张明珠;杜剑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卵巢早衰(DOF)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4例POF患者,经阴道B超检查,血清性激素六项测定及临床症状确诊后,给予激素补充(HRT)治疗和中药调理,有生育要求者,自然月经恢复2~3月后给予HRT及促排卵治疗.结果 HRT治疗配合中药调理54例患者均有月经来潮,其中治愈15例,占27.8%;有效16例,占29.6%;无效23例,占42.6%.且均在用药1个疗程后,患者雌激素缺乏症状明显好转.27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恢复自然月经后,经HRT和促排卵治疗及中药调理后,19例有排卵,6例妊娠(妊娠率为11.11%).结论 POF患者若尽早诊断、用HRT尽早治疗,不但可以改善低雌激素症状及预防并发症,同时配合中药调理,部分POF患者卵巢可以恢复排卵并获得妊娠机会.
作者:高艳珠;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中、西医的终目的都是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将成为一种趋势和佳的高血压治疗方案.该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展开简要论述.
作者:赵姣姣;杜晨光;丁培杰;王志文;董玉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对肝脏射频消融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改善作用.方法 将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于射频消融术后予以小柴胡汤口服,加以西医一般对症治疗,7d后结束;时照组32例术后仅予以西医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第3 d及7d分别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3d时,观察组症状积分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7d时,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胸痛及发热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柴胡汤能有效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杨芳明;杨亚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将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4年11月,三年期间在中药炮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因使用及存放不当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结果 经研究发现,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具有直接影响.结论 临床用药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意义重大,要得到理想的用药效果,应从药品的选材开始,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根据药品的炮制流程严格分类进行,并在各个流程中加强监管力度,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达到佳药用效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中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的保留灌肠治疗并结合相关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以完善、精心的护理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预后极差,其死亡率高,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刘中勇教授认为,心衰病为本虚标实,气阳亏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病位在心,与脾、肾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时重视补肾健脾,温阳利水,运用补肾启枢强心饮,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其治疗经验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欧阳效强;林辉辉;陈洪涛;刘中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