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郭生旭

关键词: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支持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并对并发症采取及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75例患者留置营养管,其中有1例脱管,3例堵管.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密切观察肠内营养支持的症状,做好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对和谐护理、减少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美玉;赖气治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含毒中药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

    目的:旨在探讨含毒中药在临床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的关系,增强人们对含毒中药的正确认识,引起人们对含毒中药毒性对人体危害的重视.方法:对含毒中药及其制剂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造成含毒中药不良反应毒害危及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规范,对药物的性能、配伍、用量和个体差异等掌握不准确.结论:必须准确掌握每味药物有无毒性及毒性大小,用法用量、配伍及体内代谢等,开展对含毒中药的药理毒理研究,是减少和预防含毒中药在临床防病治病中不良反应的相关对策,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周廷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腰椎峡部不连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多平面(MPR)重建对诊断腰椎峡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200例腰腿痛患者的CT检查资料,研究L2/3~L5/S1椎间盘扫描和L2~S1螺旋扫描的结果.结果:CT明确显示峡部不连的有165例,共206处峡部不连;35例需对椎弓进一步检查.结论:L2~S1螺旋CT扫描价值高于L2/3~L5/S1椎间盘扫描.

    作者:高海玲;陈浩;史振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VSD治疗的5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VSD负压治疗后所有患者创面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血运情况良好,无创面感染发生.结论: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创面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钟华琴;王海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及体会

    目的:通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以期总结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者作为试验组且于同期选取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者作为对比研究视为对照组,同时予以两组患儿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海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黎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1.25ml加生理盐水2ml,压缩雾化吸入,3~5min/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部分患儿表现为面部潮红,未影响疗效.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保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效果与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聚焦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新技术,对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手术期前后护理对缓解患者精神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利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且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32例)、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10例)、三支病变组(1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ST-T改变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 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1例(61.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0例,多支病变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2例(38.55%).41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8例(43.90%),其中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只有4例(28.5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51.85%.结论:(1) 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2) 伴有慢性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特异性低.(3)高血压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与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有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低.(4)增加计算指标(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可提高检出率.

    作者:程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转移

    目的:探讨亚浓度头孢西丁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率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亚抑菌浓度的头孢西丁(0、1、0.5、0.25、0.125μg/ml)分别在不同时间(0、2、4、6、8、10h)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诱导后,再与受体菌接合4h后观察耐药质粒的接合转移率.结果:产ESBL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在0.25μg/ml头孢西丁诱导4h后的接合转移率高,1μg/ml可降低接合转移率,经药物诱导后的各接合子MIC值均有所增高.结论:临床应该合理足量的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耐药性的增强和耐药质粒的播散.

    作者:韩珍;林日文;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住院患者,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PSQI总分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82例患者的PSQI评分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运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6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作者:刘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实施循证护理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早产儿喂养,并与未运用者进行比较.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大大缩短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间.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全体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

    作者:郭生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TCT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6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测并联合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T检查阳性病例97例,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81.4%;其中ASCUS符合率为74.5%; LSIL符合率为83.3%;HSIL符合率为95.8%;SCC符合率为100%.另有23例TCT正常患者活检报告CINⅠ 3例,CINⅡ 1例.结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好、准确度高,二者可以互补,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羊水栓塞促发类白血病反应1例报告

    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药物性因素[1].羊水栓塞促发类白血病反应鲜见报道,现将临床所见1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哲;刘光晃;苏月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将35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改变202例,占67.3%,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占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应及时治疗.

    作者:黄世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50)、利培酮组(n=50),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8周奥氮平组、利培酮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0.01).利培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失眠、便秘、月经紊乱等;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作者:杨显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HE4、OPN、CA125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 (HE4) 和骨桥蛋白(OPN) 、CA125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价值.方法:测定EOC患者73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6例及5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HE4、OPN和CA125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EOC组和交界组患者OPN、HE4的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OPN、HE4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OPN和CA125对EO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6%和89.29%、79.45%和83.93%、67.12%和51.79%,且OPN预测黏液性囊腺癌的敏感度高于CA125和HE4.CA125与HE4、OPN三联检敏感性高可达95.89%,HE4+CA125敏感性93.15%,其特异性82.14%明显优于三联检的特异性57.14%.结论:血清HE4、OPN单检或与CA125联检对早期EO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HE4+CA125可能是EOC早期诊断的佳组合之一.

    作者:赵云红;张强;郝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8例COPD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盐酸氨溴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达到94.1%,对照组显效率38.2%,总有效率8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严巨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