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保锋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复方异丙托溴胺, 雾化吸入, 小儿, 肺炎
摘要:目的:讨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1.25ml加生理盐水2ml,压缩雾化吸入,3~5min/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部分患儿表现为面部潮红,未影响疗效.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将35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改变202例,占67.3%,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占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应及时治疗.

    作者:黄世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眼角膜碱烧伤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眼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7例角膜碱烧伤早期处理方法及中晚期羊膜移植后的护理.结果:重度角膜碱烧伤患者早期治疗,及时阻断继发性损害,做好身体及心理护理,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视力及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保兰;魏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64排螺旋CT扫描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对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提高临床急腹症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7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腹症患者,均行64排CT平扫+三维重建,总结分析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7例患者中CT发现28例真阳性,24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和2例假阳性,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敏感性为94%和89%.结论:64排CT横断位结合三维重建可显示阑尾全貌及其周围情况,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新生儿惊厥临床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儿科病房新生儿惊厥病例56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占大多数,惊厥特点以微小型多见.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抗惊厥治疗与控制脑水肿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做好密切护理.必须重视围生期保健,减少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生儿惊厥.

    作者:王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照护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农村籍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照护需求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农村籍初诊乳腺癌住院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患者进行测定与评定.结果: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主要有三个需求:对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的需求;对情感与社会支持的需求;对疾病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具有阶段性、持续性,护理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工作应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期,体现护理工作的连贯性.

    作者:胡英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且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32例)、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10例)、三支病变组(1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ST-T改变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 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1例(61.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0例,多支病变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2例(38.55%).41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8例(43.90%),其中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只有4例(28.5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51.85%.结论:(1) 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2) 伴有慢性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特异性低.(3)高血压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与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有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低.(4)增加计算指标(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可提高检出率.

    作者:程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实验室血样保存条件对降钙素原浓度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室血样保存类型、温度、时间、密封状态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敏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10位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样PCT浓度,分析比较保存不同时间血清与全血、4℃与25℃、密封与非密封PCT值的变化.结果:密封组与非密封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4℃保存4h、25℃保存2h、血清25℃保存4h后,PCT值均较基线值下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4℃保存2h时其PCT值较基线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4~8h较基线值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24h后PCT较基线值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保存24h时PCT值较基线值下降了4.3%~16.8%.结论:检测PCT的血样标本以血清室温下保存好,全血标本宜于冷藏保存,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建议采血后2h内完成检测,或制定规范的检测流程,确保采血与检测的时间间隔相对恒定,以利于PCT值的动态稳定性.

    作者:陈月华;邓小虎;于明明;郑瑞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黎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时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半住院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实验组40例,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同时予米非司酮口服,用药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有效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残留率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无差异.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利凡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明;应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支原体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的:观察T细胞亚群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肺炎支原体患者及对照组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APAAP)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在5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T细胞亚群CD3、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作者:崔婷婷;郁涛;何艳辉;张继学;魏静;王中正;袁红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1.25ml加生理盐水2ml,压缩雾化吸入,3~5min/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部分患儿表现为面部潮红,未影响疗效.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保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学龄前儿童查漏补种实施效果体会

    为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多年来笔者对辖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查漏补种.将2011年与2012年实施的查漏补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查漏补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现将笔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柳茵;梁少林;韦丽春;彭妃;关春惠;陈均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CT、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疗效的进展

    目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1],而对于肝癌的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的诊断,其中尤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现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主要检查方法[2,3].本文主要通过分析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及术后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的对比,来探讨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提供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君东;杜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住院患者,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PSQI总分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82例患者的PSQI评分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运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的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情况以及食堂内餐具消毒检测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量化评定148户次,26.35%为良好,其中幼儿园食堂被评为良好的比例高.食堂随机抽检餐具样品348份,合格率为82.76%.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合格率分别为90.51%、76.82%、78.88%、81.66%.自办食堂与承包食堂的合格率分别为88.61%和68.62%.结论:苏州市沧浪区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和指导力度,通过差异化管理,全面提高食堂卫生质量.

    作者:沈明亚;杨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实施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结果:2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芬;马同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糖尿病34例诊治分析及随访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资料及随访分析.结果:小儿糖尿病临床并发症多,常以急症发病.结论:小儿糖尿病属儿科急症,易误诊、误治,远期状况堪忧.

    作者:罗惠云;万忆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在饮食、禁烟禁酒、合理锻炼、正常作息、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循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出喉返神经可有效防止其损伤.

    作者:蒋德生;马伟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11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11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1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均经手术治疗,5例采用一期手术解决肠道梗阻,同时处理病变胆囊和内瘘.6例行肠管切开取石,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7.2%,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有间歇性、不完全性的特点,诊断首先有胆石病史和肠梗阻的表现,及时超声、X线,特别是CT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