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李金明;应海霞

关键词:利凡诺, 米非司酮, 中期妊娠, 引产
摘要:目的: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时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半住院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实验组40例,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同时予米非司酮口服,用药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有效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胎盘残留率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无差异.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利凡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将35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改变202例,占67.3%,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占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应及时治疗.

    作者:黄世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11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11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1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均经手术治疗,5例采用一期手术解决肠道梗阻,同时处理病变胆囊和内瘘.6例行肠管切开取石,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7.2%,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有间歇性、不完全性的特点,诊断首先有胆石病史和肠梗阻的表现,及时超声、X线,特别是CT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之阴虚内热证临床观察

    经断前后诸证即西医学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由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此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笔者自2009年7月-2012年5月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成汤剂加减治疗此症的阴虚内热型,临床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希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降温贴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降温贴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于置管后外敷降温贴.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温贴外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

    作者:周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学龄前儿童查漏补种实施效果体会

    为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多年来笔者对辖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查漏补种.将2011年与2012年实施的查漏补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查漏补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现将笔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柳茵;梁少林;韦丽春;彭妃;关春惠;陈均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实施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结果:2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芬;马同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的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情况以及食堂内餐具消毒检测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量化评定148户次,26.35%为良好,其中幼儿园食堂被评为良好的比例高.食堂随机抽检餐具样品348份,合格率为82.76%.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合格率分别为90.51%、76.82%、78.88%、81.66%.自办食堂与承包食堂的合格率分别为88.61%和68.62%.结论:苏州市沧浪区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和指导力度,通过差异化管理,全面提高食堂卫生质量.

    作者:沈明亚;杨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住院患者,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PSQI总分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82例患者的PSQI评分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运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在饮食、禁烟禁酒、合理锻炼、正常作息、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循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脊柱外固定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许春凤;徐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为(7.3±1.5)min,明显快于硬膜外组(12.0±1.4)min,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为优者分别为78.1%、71.9%,腰-硬联合组患者平均麻药用量仅为硬膜外组的一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椎间盘摘除术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阻滞完全、麻药用量少,适合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作者:蒋仁发;何绍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且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32例)、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10例)、三支病变组(1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ST-T改变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 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 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1例(61.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0例,多支病变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2例(38.55%).41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8例(43.90%),其中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只有4例(28.5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51.85%.结论:(1) 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2) 伴有慢性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特异性低.(3)高血压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与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有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低.(4)增加计算指标(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可提高检出率.

    作者:程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及其药解分析

    目的:观察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采用郑州安图深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分离鉴定和药解分析.结果:761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感染272例,占35.7%(272/76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占74.6%(203/272);人支原体(Mh)阳性率占5.9%(16/272);Uu合并Mh 感染阳性率占19.5%(53/272).女性患者Uu阳性162例占59.6%(162/272);男性患者Uu阳性41例占15.1%(41/27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斯帕霉素、壮观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环丙沙星.结论:支原体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加强培养及药敏监测对规范诊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纪小亭;李雨松;曾东晓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肺单发磨玻璃结节影像诊断与处理策略

    肺单发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是肺内结节一种表现形式,在影像学上较为常见,HRCT扫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GGO检出数量迅速增加,越来越受到影像学者及胸科大夫重视.本文收集2006-2011年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回顾分析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典智;阎青显;侯文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支持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并对并发症采取及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75例患者留置营养管,其中有1例脱管,3例堵管.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密切观察肠内营养支持的症状,做好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对和谐护理、减少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美玉;赖气治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DR平片检查后阴性,但临床怀疑骨折的病例36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扫描及MPR图像重组.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关节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明确骨折30例,未见骨折6例.结论: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能直观的显示四肢关节的解剖关系,明确有无骨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春华;金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效果与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聚焦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新技术,对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手术期前后护理对缓解患者精神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利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照护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农村籍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照护需求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农村籍初诊乳腺癌住院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患者进行测定与评定.结果: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主要有三个需求:对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的需求;对情感与社会支持的需求;对疾病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农村初诊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具有阶段性、持续性,护理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工作应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期,体现护理工作的连贯性.

    作者:胡英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征象.结果:2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现早期表现共22例,出现典型期表现共15例,出现晚期表现共4例.结论:腹部平片能及时发现NEC病情变化,让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成活率.

    作者:王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凤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