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春
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11月对48例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夕妍;孙卫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一种慢性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体外循环以持续、稳定的血流速度经过透析器,净化血液治疗疾病,并再回到体内的循环过程.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的保证.据统计透析患者为建立血管通路及治疗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需花费1/4的住院时间,在血管条件差和老年重症患者中花费更多[1] .因此维护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目前血液净化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挑战.2008年1月我中心开始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管通路的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兆莉;马洪菊;宫兰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 [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造成的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输卵管造影或选择性输卵管造影确诊为输卵管双侧或单侧梗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必要时联合气液加压术去除管腔内粘连,恢复管腔的通畅,准确统计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等.结果:本组52例共88条输卵管阻塞,总再通成功率87.5%,宫外孕发生率5.8%,输卵管再次阻塞率26.9%,其中2例失访,不计入结果分析.结论:输卵管阻塞的介入再通术对不孕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复通效果.
作者:郑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调查微波烤砂机微波辐射漏能量及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状况.方法:依据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设备漏能状况靠近设备测量;作业人员接触辐射状况在各巡检位、操作位分别测量.结果:微波烤砂系统作业人员一日接触微波辐射的总能量为88.24μW·h/cm2,13个机柜门漏能辐射的功率密度在252.60~1 844.59μW/cm2之间,入口、出口漏能辐射量在372~502.86μW/cm2之间.结论:烤砂设备操作者接受的微波辐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限值标准;设备漏能辐射符合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5mW/cm2的要求.
作者:阮少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以往人工流产手术一般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人流综合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在此类手术常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第1种是传统的人流术;第2种是药流;第3种是无痛人流术,我院从2011年用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1年).它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我科对41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孕期病理表现,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报道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HELLP综合征发病率国内为2.7%,国外为4%~16%.由于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且常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影响医师对该疾病的及时诊断,而延误诊断或治疗,会对母婴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病死率高.因此对其诊断与处理应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降低母儿病死率.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陆亦蕊;金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引产效果.方法:对照组只使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观察组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结果:两组宫缩发动平均时间分别为36.82h和20.26h(P<0.05),宫缩发动至胎儿娩出平均时间分别为10.63h和6.42h(P<0.05);而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6.3%和100%(P>0.05);两组产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4.56ml和68.24ml(P<0.05),对照组胎盘残留率(59.26%25.9%)及产道损伤率(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药联合使用提高了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米咪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临床效果.方法:93例受术者均自愿选择米咪宫内节育器,其中经产妇90例,未孕妇3例,经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无放置禁忌证.放置后1、3、6、12个月随防.结果:93例均放置成功.其中自然脱落率1.07%;带器妊娠率0%;因症取出率1.07%;1年续用率97.84%;月经异常及疼痛在放置后第1个月主诉率为65%.随时间延长及对症处理后逐渐减轻.结论:米咪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较好,适用于广大育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发生针刺伤人员的工龄、类别、发生地点、操作环节、损伤情况及暴露源分布等设计医护员工针刺伤登记表,对2009-2010年报告登记的43例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各级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高度差异,其中实习生被针刺伤的人数多,其次是护理人员.拔除静滴时被针刺伤的构成比高,卫生工友对被针刺伤的处理不及时.结论:医院各级人员均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正确传递手术器械、及时处置使用后的针头、避免针头裸露、禁止针头回套等措施控制锐器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秀蕊;王明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胃息肉采取胃镜下活检钳夹除和圈套结扎电凝切除的方法进行切除,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活检钳夹除13例,圈套结扎切除18例,电凝混切24例,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方便,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总结45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此组病人实施血糖监测、饮食护理、药物治疗、休息运动、健康教育和出院宣教等.结果:45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加强饮食管理、正确监测血糖及针对性预防感染对保证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立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中,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CT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明确诊断.
作者:何文景;贺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收治的48例产后缺乳患者进行中西医辨证施护.结果:经治疗治愈2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结论:对产后缺乳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21例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结论: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数字X线摄影(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诊断医师分析40例外伤的DR骶尾骨侧位图像处理前影像和图像处理后(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影像.评价两组骶尾骨影像的质量情况并记录相应图像的曝光指数.结果:40例病例中,处理前和处理后影像的优片率分别为65%和75%(P<0.05),发现4例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调节后有2例能满足诊断要求,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1)DR影像经过适当的图像后处理可以提高骶尾骨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2) 曝光指数不当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或可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耿旭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留取标本的可行性.方法:以42例住院患儿为例,同一时间应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和普通穿刺针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检测生化指标作自身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采血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静脉留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作常规生化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谢清;王长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作者:袁庆锋;张琪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