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马西平引起多形红斑性药疹的护理

王桂玲

关键词:卡马西平, 多形红斑性药疹, 护理
摘要:卡马西平治疗癫痫和外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而且价格较低,临床上作为治疗该病的第一线药物.随着临床广泛使用,其所致的药物反应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现将我科3例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引起多形红斑性药疹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失血性休克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5年来产科失血性休克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难治性产后出血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有助于预防产科失血性休克,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官晓斐;李秀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护士骨科轮转带教与管理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了提高新护士护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护士潜力,加强护理人才梯队培养[1],为患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自2007年起,对新分配到我院3年内的护士进行全院轮转.为了确保带教质量,骨科通过对轮转护士进行规范化带教与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许春凤;徐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早产儿较足月儿吸吮和吞咽能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经口喂养困难,胎粪排出延迟,很容易出现胃肠不耐受,采用合适的喂养方法,尽早摆脱静脉营养,对提高存活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予营养性吸吮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丽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总结

    目的:总结我院近5年来对甲状腺手术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方法:对8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3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仅1例声音嘶哑至今未恢复,其余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关键在于能熟练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

    作者:郝飞跃;郭占英;秦文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临产孕妇组(实验组)与141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比较,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而APTT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T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临产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作者:黄德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泌尿外科专用数字影像系统检查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泌尿外科专用数字影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1 245例行泌尿外科专用数字影像系统检查的患者中1 067例进行个性化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减轻了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检查.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使其积极配合,以得到高品质的检查效果和明确诊断.

    作者:张倩;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蜂蜜、花生油混合液鼻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61例

    目的:探讨蜂蜜、花生油混合液鼻饲联合中药汤灌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按住院卡的单双号分组,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应用抗菌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花生油加蜂蜜混合液鼻饲联合中药灌肠,观察6d 效果并做好统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蜂蜜、花生油混合液鼻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可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黄汝明;洪仁华;庞振雄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栓塞的诊治进展

    肺栓塞(PE)是指栓塞物嵌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阻碍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疾病.肺栓塞的误诊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有资料显示:PE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死亡率下降[1].国内阜外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PE占心血管病的11%,占肺血管病的第一位[2,3].为了提高认识,笔者就该病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延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临床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81例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关系,及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30.7%,病变在左半球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目前的状况,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以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结果:本次应调查住院患者253人,实际调查253人,实查率100%;发现医院感染9人,感染10例次,现患率3.56%,例次现患率3.9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为感染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全院职工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作者:刘翠香;权春艳;孟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措施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评分,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干预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陈伟玲;李纬明;冯怿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酶溶液清洗鼻内镜的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鼻内镜有效的清洗方法,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分别对50例(套)鼻内镜器械进行清洗,分3种方法即用清水清洗、超声清洗、多酶溶液清洗.3种不同清洗方式的清洗效果比较研究.结果:多酶溶液清洗目测检查合格率为98%,超声清洗和清水清洗分别为80%和30%,细菌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60%、10%,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50%、80%.结论:多酶溶液清洗方法能将器械清洗更彻底,确保灭菌效果.

    作者:叶翠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均顺利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彭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病理过程.多见于50岁以上,由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系统血栓及骨骼、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大手术后、肺癌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了凝血机制和损伤了静脉内膜时,均可形成静脉栓塞而发生肺栓塞.

    作者:弓静;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早期(24h内)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的毛细支气管炎200例患儿,按病程把发病时间<2d为A组100例;发病时间>2d为B组100例;而后A组分为A1对照组、A2治疗组各50例:B组也分为B1对照组、B2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对各组在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消失、喘鸣音消失、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发病早期(24h内)应用作用优于48h后.结论: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程较短,疗效较好.

    作者:张月珍;郑敬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恐惧得分,分析心理、生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调整MRI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质量.

    作者:涂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5.38%(62/65).结论: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很高,可作为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李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压疮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晚期肿瘤患者因疼痛、营养不良、躯体移动障碍、预感性悲哀、皮肤弹性及抵抗力减弱,引发压疮的几率增高.压疮一旦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兴起的新观点和新思维.

    作者:徐兴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电子医嘱处理本设计与应用效果观察

    我院从2010年7月全面启用医生工作站电子医嘱系统,其方便、快捷、高效,大大减少了护士在转录医嘱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风险[1].但在医嘱处理系统运行初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电子医嘱处理本(下称医嘱处理本),自2010年9月应用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薇;许春凤;谢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临床观察

    子宫腺肌病为女性常见病,50%患者合并不孕,近年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本文对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