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琦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埋线治疗主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线上)、承扶.配穴:小肠俞、殷门、风市、阳陵泉,腰部疼痛加肾俞透大肠俞.操作时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确定位置后,持针,快速入皮,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以贯通梨状肌筋膜,有异感时退针少许,将线埋入.每次治疗,以痛点处穿刺有松动感为度.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前1小时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00ml.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40例患者LAD、LVEDd下降,EF增加,BN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沈兆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进步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2例,进步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
作者:顾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自然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评分(9.1±0.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斌;钟谊芳;洪成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医教育,中医药研究生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分析中医药院校学生教育现状,结合中医传承的特点,分析现阶段研究生传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提出运用中医药模式培养现代化的中医人才,将传承教育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及中医药传承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贾树;陈广涛;刘磊;郭华星;张建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损害了人类健康.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预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阐述,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旋静;杨世艳;吴秋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麻木,中医临床常见症状.在古代对于本名词论述较多,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本文就麻木一词的由来、历史沿革与规范化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旨在促进中医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接轨,并走向规范化.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讨论化瘀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原理及功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泌尿系彩超、X线腹部平片、腹部CT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加口服化瘀消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尿红细胞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5%,复发率为4.6%.对照组有效率为66.3%,复发率为11.3%.治疗组的尿红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石汤能弥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脏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排出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作者:张玉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生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学是蕴含人文知识十分丰富的一门学科,通过在中医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相关的人文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
作者:周泠;王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加服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观察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26例,与单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组26例作对照.结果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与单口服消炎利胆片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已摘除胆囊的病人,一般治疗手段效果欠佳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手段确能改善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捷平;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将8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接骨胶囊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痂形成、软组织损伤修复、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上也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共涛;张斌;李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脏腑辨证、药物理论、制方理论等方面均有创新,对诸多药物有独到见解.对于诃子,认为气温味苦,主要作用是消痰下气,通利津液,可用治胸膈结气、大便秘涩等证,将诃子归入“湿化成”类,而当今常用的敛肺、涩肠作用反而应用较少;其弟子李东垣和王好古认为诃子苦重酸轻,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其他医家对诃子的论述可概括为“兼具通、涩之用,生、煨功效有别”,但中医对诃子的认识和应用,远不及藏医、蒙医深入、广泛.
作者:赵敏菡;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选择十二经脉循行、体质学说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持肯定态度,希望在教学中享有更多主动,认为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希望类似教学活动更多开展.然而,教学活动也显示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难以做到均衡学习、学生对知识辨析能力不足、成绩评价欠合理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及修正.
作者:陈慧娟;张挺;朱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耳穴按压应用于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普外科行腹腔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日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按压疗法.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按压可促进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根据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需要,开设了流式细胞术的实验技术课程,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术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流式细胞术的教学探索与应用.教学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这一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并能够利用流式细胞仪完成基本的检测工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科研思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流式细胞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作者:宋军营;袁永;张钟允;闫敏;刘文第;张振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科学评价医院发展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了负面结果,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医院绩效管理的定义和方法入手,分析目前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优化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对方中各药材成分和作用的阐述,在提取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数据结果,佳方案为A2B2C2D3,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进行规模生产.
作者:方建康;梁国成;陈舒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工具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穴位刺激疗法.它是一种较简便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刺激相应腧穴,加强穴位治疗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近年来穴位埋线疗法在肛肠科中的研究概况,以期待指导临床应用及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张川;廖行忠;洪敦明;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共9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亚叶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有效率79.2%,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欧阳燕;李运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