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涛
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有的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反应.为防止阑尾牵拉反应,我们将穿刺点由原来T12~L1提高到T9~T11,采用尾向注试验量,头向置管注有效量,将哌替啶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尹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7年经治疗的37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 非手术治疗粘连性的梗阻208例(55.61%),手术治疗166例(44.39%),急诊手术治疗112例,其中肠切除30例(26.79%),死亡4例(3.57%),平均住院12 d;非手术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54例,其中肠切除20例(37.04%),死亡4例(7.41%),平均住院23 d.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霍根柱;范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对于36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大小不同分别采用经膀胱镜大力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与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结果 所有3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输血,结石残留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经膀胱镜大力碎石、气压弹道碎石和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建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胫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膝关节疼痛的临床分析,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发生原因.方法 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02例病人.结果 对所有病人在骨折愈合后均进行2次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共有58例胫骨干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疼痛,经髌韧带入路手术例数为105例,发生膝关节疼痛的例数为31例,疼痛发生率为29.5%.经髌韧带旁入路手术例数为97例,发生膝关节疼痛的例数为27例,疼痛发生率27.8%.结果 经髌韧带旁入路进行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干骨折不能减少术后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
作者:张旭;桑建新;张俊杰;刘世兴;王秀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国内报道泌尿系统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切口感染,但2006年我院泌尿系感染却位居第一.笔者为查找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对2006年8月20日至2007年8月20日我院出院的8335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珂;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经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1%~0.5%和0.32%~0.59%[1],是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多需再次手术修复.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2%,病死率约11.3%.说明该损伤的严重性[2],必须高度重视.1990年元月至2007年12月17年间我们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16例,其中2例系作者单位发生,12例为外院转入病人,2例为院外会诊病例.
作者:尹建平;牛跃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
作者:孟宪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移植术在治疗重度结膜囊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口腔黏膜移植治疗36例36眼结膜囊狭窄患者,术后随访观察6~18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36例安装义眼后双侧睑裂宽、高基本对称.3例结膜囊再次收缩,其中2例再次行游离厚皮片结膜囊成形,1例改换眼模重新植入结膜囊囊内.结论 对于中、重度结膜囊狭窄患者采用口腔黏膜替代缺损结膜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作者:李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疾病,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具有不开刀、痛苦小、止血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耻骨上开刀手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护理观察极为重要[1],我院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成功地为4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汽化电切术,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与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手术截肢治疗方式.方法 通过对34例晚期糖尿病足病人截肢治疗,包括小腿截肢24例,经足截肢10例,手术后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循环,积极处理残端疼痛等.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3~16个月),残端完全愈合者28例,占82%.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采用截肢手术虽然迫不得已,但可以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田克;朱刚;张立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器械管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58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中配合和器械管理.结果 586例全部治愈,本组临床疗效良好,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需要手术室护士具有娴熟的手术配合技能和对器械性能的熟练掌握.
作者:焦冠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患者男,40岁,于2007年3月2日被热煤渣烧伤全身后2 h收入本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四肢冷,口渴,烦躁,体温35.2 ℃,脉搏12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90/70 mm Hg(1mm Hg=1.133 kPa),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咽腔有黑色烟尘颗粒,两肺呼吸音粗糙.烧伤创面分布于全身,除右肩背部有约2%正常皮肤外,发迹部、面部、四肢躯干均为深度烧伤创面,外观呈黄褐色皮革样改变.诊断:①特重烧伤,烧伤面积98%,其中Ⅲ度88%,深Ⅱ度10%TBSA.②重度吸入性损伤.③烧伤休克.
作者:张志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寻求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87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原来就诊时机,术后综合治疗不同而分别于术后8~72个月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壁局部复发16例,肺转移28例,胸椎转移21例,远处骨转移12例,肝转移9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9例,14例合并2个脏器以上转移.结论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促使患者早期就诊,强调手术无瘤观念,规范、实施各项综合治疗措施,可收到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良好效果.
作者:陶彦杰;张国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股沟疝后入路修补术又称腹膜前修补,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不打开腹股沟管,不强调游离精索,修补主要利用髂耻梳和耻骨梳韧带即可作缝合修补,亦可用单层网片进行修补.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行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3月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经腹应用消化道管状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袁鑫生;吕凤根;韩国秀;王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部腹腔镜外科,需要在手术中制造气腹,这种气腹能影响呼吸、血液循环等.我们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为160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施行麻醉,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20例10 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CBP)管理体会.方法 根据病例术前心肺循环情况、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氯胺酮、依托咪酯、力月西、维库溴铵、芬太尼.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预充液用菲克雪浓、红细胞、血浆,加入甲基强的松龙、碳酸氢钠、甘露醇、氯酸钾、硫酸镁、氯化钙、速尿.浅、中低温循环,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 20例患儿麻醉满意.CPB时间33~104 min,升主动脉阻断6~61 min,除1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除颤1次复跳,19例自动复跳,20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合适的麻醉深度,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CPB维持较高的灌注流量,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保证低体重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文领;陈振华;张艳;任敦吉;张静;赵友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胰腺急性炎症病变,由于胰管梗阻,伴有十二指肠或胆道内容物反流加上胰腺血运不足或神经性原因,导致胰液分泌排空障碍,逆向渗入胰腺实质,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其两个基本条件为:①胰液排出障碍,反流进入胰腺实质;②胰液中各种酶原被激活,继而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或坏死等病理改变.据国内外报道,AHNP的病死率约为20%~90%,早期手术病死率约为43.1%,非手术治疗病死率约为8.6%.为了降低病死率,提高AHNP的治愈率,我科在3年间对收治的胰腺炎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根据治疗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殷广利;崔珂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士在医院这一特定的服务场所,难免因各种原因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在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千变万化.作为护理人员怎样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纠纷的发生,积极寻找主、客观因素,认真反省及检查工作中的过失与不足,从中吸取经验及教训,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是每位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大疱切除外科手术技术对肺大疱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15例肺大疱切除患者术中采用的综合技术,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全组无再次开胸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改进肺大疱切除术切除及缝合技巧,大大降低了此类患者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力;谢宜旭;郭申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