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人员职业损伤的因素与防护

陈彦芳;白海潮;闫攀

关键词:手术室人员, 职业损伤, 现代医学, 负面影响, 新技术, 工作带, 内容, 临床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开展,给手术室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术结合予以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40例.结果 本疗法治疗40例病例,治愈和显效率达80.3%,总有效率95.0%.结论 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运用中药配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作者:甘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促排气的方法探讨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促进肛门排气,探讨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病人分组应用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比较产后不同时间宫底高度,并对术后排气、排尿、排便、下床活动的时间比较,各组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 三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排气、排尿和排便效果上:开塞露组>杜密克组>排气汤组,而在促子宫收缩恢复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可以促使病人早期恢复.

    作者:冯永华;张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目的 介绍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8例,术中清理肩锁关节,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肩锁关节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均接受随访,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均未发生感染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现象,钢板取出后脱位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 该术式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动态固定、复位良好、重建韧带效果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内固定取出后不复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新鲜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善新;袁旭有;牛东田;林华波;周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体会

    有关钢板及螺丝钉断裂的取出方法报道较多,而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报道尚少,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现就取出不同断裂类型的股骨带锁髓内钉中的7例复杂性断钉取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战营;马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闭合性小肠破裂62例临床分析

    小肠外伤性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尽管诊断与治疗并不困难.但仍有误诊及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的.我们1997年至2007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6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振山;张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电离辐射的防护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电离辐射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定位、诊断、微创手术的开展与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医用电离辐射给医护人员造成机体损伤的潜在危险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2F1在病理性瘢痕的表达与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E2F1和CD105对病理性瘢痕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2F1和CD105在40例病理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以及20例正常皮肤的表达.通过计数和统计学方法探讨E2F1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E2F1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计数在病理性瘢痕和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肤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在病理性瘢痕中,E2F1的表达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E2F1可能对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岩;丁一;牛扶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行开腹手术的原因、意义及其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 对87例LC患者因不同原因中转行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的87例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急性胆囊炎炎症充血水肿、手术区的严重粘连、肝外胆道损伤及出血以及漏误诊等.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及手术医生操作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刚;何建平;杨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室人员职业损伤的因素与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开展,给手术室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作者:陈彦芳;白海潮;闫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15例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开胸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结果 25例中,处于妊娠早、中期22例,晚期3例;20例表现为右下腹痛,25例均有腹部压痛,消化道症状,20例有发热;急诊行阑尾切除术20例,保守5例;并发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5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死胎1例,其中死胎、早产均发生于误诊为先兆早产而行保胎及阑尾炎行保守治疗病例.结论 妊娠合并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王新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体会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严重的肝破裂并发症多、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因而探讨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损伤的重要课题[2].

    作者:刘传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23例食管癌手术后45例肺部并发症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治愈,肺栓塞死亡1例,肺不张并肺感染死亡1例.结论 食管癌围术期采取全面科学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冯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 为保障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病人的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 对16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术前、术后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细致的护理是减少死亡率,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孙娜;范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6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顺行或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6例病例经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依据Joher-Wruh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固定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达到减少切口感染的目的 .方法 对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仅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2%,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只要能够早期诊断及处理;术前及术后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保护切口,减少污染;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正确应用引流;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阑尾切除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桂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型骨折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型骨折的1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8周,根据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6例,良5例,可1例,优良91.6%.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型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思;凌振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836例,按GCS分型有重型颅脑损伤20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1例(占34.5%),我们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全;计建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体会

    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为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施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1例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2月至2006年1月,采用双侧或单侧彻底切断或松解所有挛缩臀肌筋膜组织的方法治疗31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结果 31例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3年,疗效按俞辉国等标准评估,除1例18岁患者外,优良率达97%以上.结论 采用双侧或单侧彻底切断或松解所有挛缩肌筋膜组织的手术方法,对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确实可靠.

    作者:李亦明;周雄清;宋德煌;周文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