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亓艳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解决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问题,以预防湿疹与压疮的发生.方法:将百雀羚护肤脂与呋喃西林扑粉联合使用,并配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结果:可有效地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湿疹、破溃,降低压疮的发生.结论:百雀羚护肤脂联合呋喃西林扑粉护理干预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疗效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霞;杜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肩部撞击症通常指关节外肩关节周围炎,是老年人肩部常见疾患.临床常采用理疗、按摩、封闭、服药等保守治疗,但大多数效果较差,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近年来笔者采用手术治疗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如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盲给药,疗程8周.结果:活血益气散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7.81%,明显优于对照组(54.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及血小板聚集率等药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益气活血散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作者:卢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长期服用对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5年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堵塞<75%病例166例,随即分成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通心络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河北以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粒(含量0.26g/粒),每日3次,分别在服药后半年、1年和2年进行3次冠脉造影,病变堵塞>75%为阳性,对比两组病人冠脉内径变化情况,了解通心络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进展影响.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内径变化阳性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通心络可延缓冠状动脉斑块进展,对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本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胎盘早剥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10%,其中胎死宫内者2例,新生儿死亡2例.孕产妇40例中1例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经及时抢救治愈,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更应注重病史及诱因,B超已成为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子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早产儿是指出生体重<2 500g,身长<47cm,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出生1周内死亡率是一生中高的时期,故加强早产儿护理,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关键[1].而在早产儿护理方面,体位护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体位对早产儿产生不同的影响.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吴芸;杨春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大多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传统的静脉或皮下给药会大大增加低血糖风险,目前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安装胰岛素泵的护理特点及疗效,我院2008年起给24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iniMed胰岛素泵及治疗,进行了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现将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伦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老年人是心房纤颤和卒中的高发人群,栓塞性卒中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循证医学结果已证实,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有效抗凝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龄不仅是卒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春;安秋香;王海平;王墨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2级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组40例,口服氯沙坦50mg/d;福辛普利组40例,口服福辛普利10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氯沙坦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福辛普利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除有较好的降压外,还有降低血尿酸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作者:谢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是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的复制剂,用于治疗对头孢哌酮单药耐药,对本品敏感的β-内酰胺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腹腔、盆腔感染.
作者:栾子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乳磨牙残根的处理方式对儿童错颌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2009年口腔科门诊年龄5~9岁乳磨牙残根病例200例,按年龄分组:5岁组60例,7岁组70例,9岁组7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保留残根组和戴保持器组.5岁组:保留残根30例,戴保持器30例;7岁组:保留残根35例,戴保持器35例;9岁组:保留残根35例,戴保持器35例.取模型,拍片,测量缺隙,3~6个月复诊,进行对照评价.结果:5岁组:保留残根错颌率40%,戴保持器错颌率16%,总错颌率28%;7岁组:保留残根错颌率30%,戴保持器错颌率9%,总错颌率20%;9岁组:保留残根错颌率15%,戴保持器错颌率5%,总错颌率10%.5~9岁保留残根组错颌率28%,5~9岁戴保持器组错颌率10%.5岁组和9岁组总错颌率经统计学分析:χ2=7.2,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5~9岁组二种处理方式错颌率经统计学分析:χ2=10.52,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乳磨牙龋坏早失患儿年龄距替牙期越远,错颌发生率越高,正确配戴间隙保持器能诱导后继恒牙正常萌出,有效降低错颌率.
作者:郅洁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大承气汤加味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及抑制胰酶活性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支持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大承气汤加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大承气汤加味组患者在胃肠减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SA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大承气汤加味可改善肠道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立蓉;庄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失语症是指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害,引起言语交流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识、理解接收和组织运用语言以进行表达等功能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失调现象[1].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常见.笔者通过对失语症患者采取个性化语言康复护理,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语言恢复, 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启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SUAE)在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部位,采用SUAE栓塞止血.结果: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SUAE治疗后一次性止血成功.结论:应用SUAE诊断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诊断明确、止血快、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曹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主要与高血糖、高血压长期对机体损害有关.结论:严格控制高血糖、高血脂、控制血压相当重要.
作者:祁永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产钳助娩胎头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均以剖宫产小产钳娩出胎儿.对照组使用延长切口、按压宫底的方法娩出胎儿.比较两组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术中出血、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时间间隔、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以小产钳助娩胎头可明显减少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群英;崔艳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2年中共分离阴沟肠杆菌172株,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69株)、ICU(47株)和神经内科(33株).标本来源以痰为多,占53.5%. 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其中头孢西丁和氨苄西林均达到了90%以上.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李莉;亓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痰液及血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8水平.结果: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IL-18水平与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痰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血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 均呈负相关;COPD 急性期痰中 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 均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作者:廖谷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该院1例经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结果:此例肺隔离症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CT平扫初诊为肺炎性包块,不排除占位性病变,经增强扫描并三维重建后诊断为肺隔离症,后经手术证实.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症状不典型, 诊断时常易被误诊为肺囊肿、肺脓肿、肺肿瘤等多种疾病,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肺隔离症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FGTB)与不孕症的关系及对临床特点和诊治进行分析总结,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15年来11例FGTB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FGTB的初步诊断准确率为11.2%.结论:由于FGTB病程缓慢,表现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使其诊断不如其他炎症疾病那样容易明确,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腹腔镜的应用、结核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为对该病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施予积极有效治疗起到了重大作用.
作者:陈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