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中以小产钳助娩胎头50例分析

胡群英;崔艳双

关键词:剖宫产, 小产钳,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小产钳助娩胎头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均以剖宫产小产钳娩出胎儿.对照组使用延长切口、按压宫底的方法娩出胎儿.比较两组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术中出血、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时间间隔、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以小产钳助娩胎头可明显减少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患者门诊随诊依从性及院外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门诊随诊依从性及院外用药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电话调查,填写问卷.如能坚持至少每一个月来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诊一次为随诊依从性好,否则为差.对随诊依从性差者进一步询问原因,同时调查院外用药情况.结果:在253例被调查患者中门诊随诊依从性好147例(58.10%),依从性差106例(41.9%),依从性差的原因嫌随诊麻烦32例(12.65%),没有必要来28例(11.07%),经济问题25例(9.98%),就诊太远21例(8.30%).院外用药情况,起初3个月按时按量治疗较好201例(79.45%),3个月后坚持用药者159例(62.85%),时停时用者53例(20.95%),擅自停药者41例(16.20%).结论:肺结核患者门诊随诊依从性及院外用药情况不容乐观,文化程度低者门诊随诊依从性及院外用药较差.对这一人群应强化教育,增强肺结核患者门诊随诊依从性,加强院外用药指导,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李高云;亓庆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胫腓骨骨折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 16例患者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8个月,无一例发生钉孔感染、松动、骨折延迟愈合、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的保障.

    作者:宋桂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中的作用.方法:将12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h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mg/kg,静脉推注,共3~5d.结果:治疗组60例患儿出现惊厥8例,惊厥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61例患儿出现惊厥30例,惊厥发生率为49.18%.两组惊厥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02,P<0.01).结论: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惊厥发生,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升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多孔胃管安置长度探讨

    目的:探讨多孔胃管留置长度多少才更合适临床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抽签法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再加13cm,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上要求的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两组病人早期行胃肠减压,一周后行胃肠内营养及胃管内注药.结果:病人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食管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孔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病人置胃管长度应在常规长度上加13cm,可以使胃肠减压更充分,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甚至食管堵塞)、食管炎情况少.

    作者:代高英;李胜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1].近年来,OSAHS发病率逐年上升.

    作者:薛亚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6例胎儿神经管畸形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价值.方法:对我市某院2005-2007年诊断的胎儿神经管畸形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在产前检查的10 854名孕妇中,经超声检出胎儿神经管畸形36例,并经引产和分娩后得到证实.结论:超声是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产前筛查早发现、早终止妊娠,可减少神经管畸形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风后遗症患者并发Ⅳ度褥疮1例护理体会

    褥疮(pressure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的治疗护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一位患者都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要针对特点做出整体的评估,制定出妥善的护理措施并适时实施,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华亚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房纤颤58例华发林抗凝治疗体会

    老年人是心房纤颤和卒中的高发人群,栓塞性卒中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循证医学结果已证实,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有效抗凝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龄不仅是卒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春;安秋香;王海平;王墨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S组,n=20).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穿刺,腰麻药为0.5%布比卡因2.5ml,硬膜外追加麻药为2%利多卡因,调整麻醉阻滞平面达T7.M组于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MS组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6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给药后10、30、60、90min记录患者OAA/S(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评分及遗忘程度.同时观察术中体动、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60min,M组OAA/S评分高于MS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遗忘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 M组中有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体动,需给予相应的处理;MS组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发生体动.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咪达唑仑,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内脏牵拉引起的不良症状.

    作者:傅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百雀羚护肤脂联合呋喃西林扑粉护理干预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探索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解决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问题,以预防湿疹与压疮的发生.方法:将百雀羚护肤脂与呋喃西林扑粉联合使用,并配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结果:可有效地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湿疹、破溃,降低压疮的发生.结论:百雀羚护肤脂联合呋喃西林扑粉护理干预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疗效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张海霞;杜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患者LC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完成LC48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顺民;张玉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童式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童式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患有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并施行童式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采取相关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生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结果:经术后随访,32例患者均已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达到良好的预后.

    作者:方惠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与不孕症的关系及临床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FGTB)与不孕症的关系及对临床特点和诊治进行分析总结,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15年来11例FGTB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FGTB的初步诊断准确率为11.2%.结论:由于FGTB病程缓慢,表现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使其诊断不如其他炎症疾病那样容易明确,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腹腔镜的应用、结核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为对该病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施予积极有效治疗起到了重大作用.

    作者:陈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曲马多对丙泊酚门诊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对丙泊酚门诊无痛人流术临床麻醉的影响.方法:选门诊人流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曲马多加丙泊酚,Ⅱ组氯胺酮加丙泊酚,Ⅲ组芬太尼加丙泊酚.观察术中镇痛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MA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Ⅲ组BP、sPO2下降比Ⅱ组显著(P<0.01),Ⅰ组、Ⅲ组镇痛程度优于Ⅱ组.结论:曲马多对丙泊酚门诊无痛人流术麻醉镇痛镇静作用较好.

    作者:曾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该院1例经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结果:此例肺隔离症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CT平扫初诊为肺炎性包块,不排除占位性病变,经增强扫描并三维重建后诊断为肺隔离症,后经手术证实.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症状不典型, 诊断时常易被误诊为肺囊肿、肺脓肿、肺肿瘤等多种疾病,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肺隔离症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在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 年9月-2009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13例13侧.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结果:术后梗阻均解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孝军;龙卫兵;张伦中;陈晓峰;许良余;胡剑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长期服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长期服用对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5年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堵塞<75%病例166例,随即分成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通心络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河北以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粒(含量0.26g/粒),每日3次,分别在服药后半年、1年和2年进行3次冠脉造影,病变堵塞>75%为阳性,对比两组病人冠脉内径变化情况,了解通心络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进展影响.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内径变化阳性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通心络可延缓冠状动脉斑块进展,对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本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性脑病67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了系列的护理措施以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方法:针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重期、饮食、用药、并发症等制订并实施合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中存活54例,存活率80.60%,死亡13例,死亡率19.40%.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及时正确地实施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肝性脑病的护理水平.

    作者:黄洁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是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的复制剂,用于治疗对头孢哌酮单药耐药,对本品敏感的β-内酰胺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腹腔、盆腔感染.

    作者:栾子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大多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传统的静脉或皮下给药会大大增加低血糖风险,目前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安装胰岛素泵的护理特点及疗效,我院2008年起给24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iniMed胰岛素泵及治疗,进行了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现将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伦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