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李浩;张启林;史皖庆;吴强;开喆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病变部位为胃10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结肠2例;19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9例.免疫组化CD117(+)94.7%,CD34(+)73.7%,SMA(-)68.4%,S-100(-)57.9%.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8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部包块3例,肠梗阻2例,腰背痛1例.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疗效.方法 对35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结果 复发性翼状胬肉35例36眼,术后结膜移植片平整、光滑、愈合良好.随访3~12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 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性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0.02%)联合结膜瓣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其复发的较好方法.

    作者:吴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拔针后止血方法的探讨

    目的 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80例894例次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止血效果.结果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明显优于按压15 min后沙袋压迫止血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P<0.01).结论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法.

    作者:陈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方法 对我科自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作者:张立国;李军;胡红军;陆江;侯夏宝;耿磊;贾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手术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妇女大约有1.3万人[2].我科自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18例,手术治疗107例,由于治疗合理,护理精心,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手术配合

    腹部闭合性创伤,一般病情较危急,常伴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急需立即手术治疗,方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创伤是闭合性的,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手术室的护士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及手术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葛喜荣;周朋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加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6年9月,对36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加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成银;祁万峰;张跃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大限度的保护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管理对策,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方法 对80名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 无论在手术室工作时间长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认识不足及恐惧.结论 加强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防护管理,对预防手术护士职业性危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沈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张力带和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锁骨远端骨折患者54例,分别应用张力带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随访6~36个月,平均15.7个月.结果 采用Lazzcano标准评价患者手术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45%、94.7%.结论 与张力带内固定相比,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更佳.

    作者:周天舒;李风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60例

    目的 探讨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盆部腹扭外软组织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大 40 cm×35 cm×30 cm,受累脏器包括髂血管、直肠、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盆壁骨骼肌肉神经等.常见病理类型为畸胎瘤及神经鞘瘤.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包块、疼痛、排便排尿困难、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腹部及肛门指诊扪及肿块者分别为39例及44例.B超、CT、MRI检查发现盆部肿块百分比为98%、100%、100%,60例患者共行81例次手术,肿瘤全切除率86.7%.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本组死亡2例,1例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例因原发性糖尿病并发重症酮症酸中毒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1.7%.结论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可累及盆内任何脏器及盆壁结构,必要时需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恶性肿瘤者施行放化疗要选择时机和疗程.

    作者:韩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孕中晚期羊水过少4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86例鼻出血患者的治疗

    目的 探讨鼻出血病人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来我科治疗的鼻出血病人1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病人大出血死亡,3例白血病病人转科治疗,余均治愈出院.方法 单纯油纱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部分患者选择时机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结论 传统的鼻腔填塞仍是鼻出血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填塞材料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止血效果.在适当的时机下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寻找出血点及把握止血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孙从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泌尿外科急腹症处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在泌尿外科急腹症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868例泌尿外科急腹症ESWL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868例泌尿外科急腹症患者经ESWL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其795例症状立即缓解消除,73例未彻底缓解,但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后,也在短时间内缓解.结论 ESWL在治疗泌尿外科急腹症的过程中,效果好,见效快,可作为处理泌尿外科急腹症的首选.

    作者:刘振锋;王学凤;刘玉凤;郑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大肠癌并肠梗阻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病人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期收治的56例老年大肠癌并肠梗阻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Ⅰ期右半结肠切除20例,均一期吻合,无肠瘘发生,Ⅰ期左半结肠切除29例,一期吻合25例,并发吻合口瘘1例,占4%(1/25),单纯造瘘Ⅱ期手术2例,无法切除捷径手术2例,围术期死亡率为3.57%.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年龄大小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前术后合理处理并存病,选择适当术式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邱应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术前全麻下置尿管术后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前全麻下置尿管术后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普外科全麻手术男性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观察2组术后回病房全麻清醒期的尿道疼痛刺激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对尿管的耐受性,让病人能够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芦翎;李胜云;刘刚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onseti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目的 观察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年龄7 d~18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7例36足,柔软型20例26足,僵硬型7例10足;平均年龄109.8 d,矫正后应用改良丹尼夜间固定器维持治疗.矫正标准:足部外展60°~70°、外翻20°、背伸20°,跟腱无紧张.结果 3例3足通过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治愈,占11.1%(3/27);23例31足通过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延长术治愈,占85.2%(23/27);1例2足开放跟腱延长术后复发病例,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矫正至足外展60°后,1侧行经皮跟腱延长术、另一侧行开放跟腱延长术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1.4周,总治愈率96.3%.全部病例均在随访中,随访1~14个月,平均10个月,踝关节跖屈、背伸功能正常,除2例2足足长较对侧短0.5 cm外,余25例足外形正常.9例已会行走,步态正常.结论 应用Ponseti技术微创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显著.

    作者:姚满叶;张飞;侯广军;黄敏;齐林;张二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诊治和预防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多数病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是惟一治疗手段;首次手术中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安东;李俊;施开德;利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经使用脊柱自动牵引康复床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336例,女164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岁.

    作者:张高廷;潘东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麻醉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近年来随着门诊小手术的开展和各种检查的需要,麻醉科医师的工作量增加,而且对麻醉要求更高,既要求病人在检查完或手术结束,无痛苦又能清醒.在保证病人安全前提下,尽量满足广大病人的需要,综合上述,我们选择性的开展无痛胃镜19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齐庆范;张峰;牛民强;董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

    目的 对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致痫灶部位,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V-EEG、MRI两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24例患者(92.3%)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患者(7.6%)无明显缓解.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及时雨;张云强;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3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内、外踝采用张力带钢丝、单纯螺钉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2~3 cm处用1枚3.5~4.5 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并于术后6~8周后去除.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后使用CPM进行踝关节锻炼.结果 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5年;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应进行螺钉固定,为避免术后螺钉折断,应于术后6~8周后取出,术中应修补断裂的肌腱韧带,并应强调腓骨的坚强内固定.

    作者:周卫;周莉莉;任秀芝;朱文中;薛彦祥;高长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