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李亚君;袁海胜;刘锴;刘羽;李海霞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给予化疗病人心理护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及脱发的护理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合理的护理,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洁;王雷;赵慧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76例大肠癌急性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病例完全治愈62例,6例因癌肿浸润周围脏器及大血管无法切除而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4例因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同样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另1例因术中麻醉效果差影响操作而行病灶切除、近端结肠单腔造口术,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家属放弃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完全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二次手术带给的病人的痛苦,术后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
作者:张军帅;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食管支架的材料、形状的不断改进,为许多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后吻合口狭窄进食困难的患者,解决了患者的进食及营养问题.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赵军梅;陈姣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普外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普外科691份病例,做回顾调查.结果 普外科691份病例中,65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22%.结论 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存在疗程长、用药起点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等问题,应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行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王雷;刘洁;周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年9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对4例于肺动脉起始部结扎左冠状动脉,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Takeuchi术),合并的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 全组9例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Ⅰ级.结论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作者:宋庭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非手术治疗4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资料.结果 3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4例病情进一步加重,中转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对一般情况良好、腹膜炎局限且腹腔内渗液不多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可持续输注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是目前公认的、惟一经过美国FDA认证,用于评价镇静和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1].
作者:高莲红;吕清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原发性输尿管癌较少见,约占泌尿生殖系肿癌的1%,预后不良,易再发膀胱癌.我们自1975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34例,手术治疗32例,术后再发膀胱癌9例,现就手术方式与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郭朝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技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小儿肺部疾病已取得较好疗效.护士做好纤维支气管镜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误诊疾病及治疗方法.结果 误诊为肿瘤性肠梗阻4例,急性阑尾炎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主要与病因复杂、临床少见、病史采集不全、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及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关.
作者:韩世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要求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80例静脉推注异丙酚20 mg/kg为观察组,并与自愿要求无麻醉手术的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为100%,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宫口松弛十分明显,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无体内蓄积现象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培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部闭合性创伤,一般病情较危急,常伴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急需立即手术治疗,方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创伤是闭合性的,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手术室的护士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及手术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葛喜荣;周朋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80例894例次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止血效果.结果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明显优于按压15 min后沙袋压迫止血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P<0.01).结论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法.
作者:陈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146例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头皮针静脉输液法滴注化疗药物.结果 实验组药物渗漏率3.38%,对照组为29.72%.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通过相关因素的干预护理,大大降低了化疗病人的静脉外渗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老年胃癌急性穿孔是胃癌晚期严重并发症,临床少见,具有表现不典型、并存病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误诊率较高,我们自1994年10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3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老年胃癌穿孔病人,结合临床特点、诊治体会和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岑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妇女大约有1.3万人[2].我科自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18例,手术治疗107例,由于治疗合理,护理精心,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39例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患者抑郁症均有好转.结论 以心理康复为核心,辅以其他康复护理措施,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康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云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疗效.方法 对35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结果 复发性翼状胬肉35例36眼,术后结膜移植片平整、光滑、愈合良好.随访3~12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 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性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0.02%)联合结膜瓣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其复发的较好方法.
作者:吴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