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月经量少46例

张爱蕊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粘连, 月经量少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绪的影响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治疗乳腺癌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使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生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围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孕中晚期羊水过少4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拟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结果比较,经术前心理干预的患者,其术前焦虑程度、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均较未进行心理干预组明显改善.结论 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术后身心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郑卫红;张凤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

    目的 对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致痫灶部位,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V-EEG、MRI两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24例患者(92.3%)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患者(7.6%)无明显缓解.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及时雨;张云强;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经使用脊柱自动牵引康复床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336例,女164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岁.

    作者:张高廷;潘东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男性乳腺癌1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作者:来红霞;来洪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曲马多复合昂丹司琼术后PCIA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曲马多复合昂丹司琼用于术后PCIA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上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术毕拔管给予昂丹司琼8mg,后给予PCIA泵镇痛,配方:曲马多1000mg+昂丹司琼8mg+0.9%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参数:负荷剂量1.5 mg/kg,背景剂量0.25 mg/(kg·h),单次PCA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结果 88.75%病人镇痛满意,94.38%病人无镇静过度,27.5%病人有恶心,22.5%病人呕吐,43.13%病人有皮肤瘙痒,35%病人多汗,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曲马多复合昂丹司琼用于全麻术后PCIA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魏育洁;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佳护理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挽救视力.方法 对63例(70眼)外伤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1例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了眼球.结论 鞭炮爆炸所致眼外伤严重而复杂,且以儿童居多,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能促使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患者早日康复.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作者:顾灵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根尖切除加根管充填一次完成术

    目的 进一步探讨根尖切除加根管充填一次完成术对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切除根尖(必须保留根长的2/3),刮除病变肉芽组织,行根管倒充填.结果 95%的病例创口Ⅰ期愈合,3个月复查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良好,患牙无松动,X线片示根尖病变区缩小或消失.结论 根尖切除加根管充填一次完成术操作简便,是消除病灶、保存患牙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例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盲肠可游离移位对回盲肠进行松解移位,保留阑尾动、静脉,进行较远距离阑尾移位行阑尾输尿管吻合术,代替输尿管缺损.结果 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5 cm,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8 cm,经阑尾代输尿管吻合术,均恢复顺利,未出现尿瘘、输尿管吻合口狭窄、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蒂阑尾移植用于修补输尿管中下段缺损操作简便,不需血管吻合,效果良好.

    作者:陈辉;程晓燕;程文龙;孟博;李炳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治疗化疗外渗性损伤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治疗化疗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36例化疗外渗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损伤区域采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四黄汤间断冷湿敷或浸洗.结果 治愈29例,占80.6%,显效5例,占13.9%,无效2例,占5.6%,有效率94.4%.结论 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对化疗药外渗所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纪云;肖影;崔雁;石俊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例膀胱癌肉瘤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复习2例膀胱癌肉瘤的临床资料,2例术前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B超及CT均提示膀胱占位,膀胱镜下见肿块向膀胱突出,有蒂,活检1例提示移行细胞癌2~3级,1例提示鳞状细胞癌,均行膀胱部分切除.结果 手术后病理2例均为膀胱癌肉瘤,1例癌成分为移行细胞,另一例为鳞状细胞.1例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5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另一例8个月后死于原位复发.结论 膀胱癌肉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极高,术前易诊治为癌而忽略肉瘤成分,愈后差.

    作者:吕玉良;张再高;李家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主要与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有关.结论 只要术前及拔除鞘管前补足血容量、减少疼痛刺激、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迷走反应的发生.

    作者:乔瑞云;郑铁苗;赵光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月经量少46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一般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 cm至肱骨髁上2 cm之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1%.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不连接.

    作者:马戈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足部毁损伤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

    足部毁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组织缺损多和(或)骨关节、肌腱外露,修复难度大,往往需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护理要求高,皮瓣能否成活和能否重建足的功能,是难度较大的问题.

    作者:连和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onseti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目的 观察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年龄7 d~18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7例36足,柔软型20例26足,僵硬型7例10足;平均年龄109.8 d,矫正后应用改良丹尼夜间固定器维持治疗.矫正标准:足部外展60°~70°、外翻20°、背伸20°,跟腱无紧张.结果 3例3足通过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治愈,占11.1%(3/27);23例31足通过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延长术治愈,占85.2%(23/27);1例2足开放跟腱延长术后复发病例,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矫正至足外展60°后,1侧行经皮跟腱延长术、另一侧行开放跟腱延长术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1.4周,总治愈率96.3%.全部病例均在随访中,随访1~14个月,平均10个月,踝关节跖屈、背伸功能正常,除2例2足足长较对侧短0.5 cm外,余25例足外形正常.9例已会行走,步态正常.结论 应用Ponseti技术微创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显著.

    作者:姚满叶;张飞;侯广军;黄敏;齐林;张二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静脉留置针注射甘露醇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方法 随机收集166例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置管和护理,观察有无静脉炎的发生.结果 有6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37.3%.结论 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易发生静脉炎.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围术期护理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技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小儿肺部疾病已取得较好疗效.护士做好纤维支气管镜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