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分析及预防

乔瑞云;郑铁苗;赵光煊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 迷走反应,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主要与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有关.结论 只要术前及拔除鞘管前补足血容量、减少疼痛刺激、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迷走反应的发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

    目的 对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致痫灶部位,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V-EEG、MRI两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24例患者(92.3%)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患者(7.6%)无明显缓解.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及时雨;张云强;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纤维喉镜在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实用、方便、创伤小的摘除上颌窦肿囊的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鼻内镜下切除钩窦,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小儿纤维喉镜接显示器自窦口进入窦腔,直视下摘除囊肿,必要时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摘除囊肿.结果 56例全部通过此术式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6例,显效9例,有效1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摘除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出血少、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志刚;张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附17例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检查17例患者中2例(11.76%)诊断为输卵管癌,17例患者均例行盆腔检查,其中4例(23.52%)诊断为输卵管癌,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达到37.84%.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正确率已有所提高,但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问题.

    作者:付钢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高危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危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疗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80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TVP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电切综合征2例,占2.5%;术后1周内出血7例,占8.7%;1周后出血3例,占3.7%.暂时性尿失禁6例,占7.5%;尿道狭窄3例,占3.8%;肺部感染7例,占8.7%;麻痹性肠梗阻1例,占1.3%.结论 术前加强围术期护理,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永梅;方晓霞;马耐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60例

    目的 探讨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盆部腹扭外软组织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大 40 cm×35 cm×30 cm,受累脏器包括髂血管、直肠、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盆壁骨骼肌肉神经等.常见病理类型为畸胎瘤及神经鞘瘤.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包块、疼痛、排便排尿困难、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腹部及肛门指诊扪及肿块者分别为39例及44例.B超、CT、MRI检查发现盆部肿块百分比为98%、100%、100%,60例患者共行81例次手术,肿瘤全切除率86.7%.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本组死亡2例,1例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例因原发性糖尿病并发重症酮症酸中毒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1.7%.结论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可累及盆内任何脏器及盆壁结构,必要时需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恶性肿瘤者施行放化疗要选择时机和疗程.

    作者:韩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杜冷丁成瘾40年被戒除的体会

    杜冷丁属吗啡类药物,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具有欣快作用的特点.故有些人用后易产生精神生理依赖性,即成瘾.类吸毒成瘾一样.不少人成瘾后造成各种社会危害,个人常丧失人格和道德.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工义眼台植入术的护理

    自从人工义眼台(多孔羟基磷灰石眼座)作为眶内植入体应用于临床,由于它的无毒、无排异、质量轻,可活动特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自1995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一共植入眼座204例,二期植入的有120例,患者年龄在16~48岁之间,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普;党永霞;骆华;张文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9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8例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1组),5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2组).结果 两组死亡分别为10例(26.3%)、5例(8.6%);颅内感染分别为3例(7.9%)、1例(1.7%);脑积水分别为9例(23.7%)、2例(3.4%).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1,<0.01).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阻塞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培栋;王新军;单峤;寿纪新;刘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6例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病人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病人麻醉后MAP、HR相对平稳;B组病人麻醉后MAP下降(P<0.05)、HR减慢(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较重,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 min均低于基础值.B组麻醉后亦有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注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病人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素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5).结论 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快等优点,且避免了由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注意呼吸的管理.

    作者:杨玲玲;程静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静脉留置针注射甘露醇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方法 随机收集166例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置管和护理,观察有无静脉炎的发生.结果 有6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37.3%.结论 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易发生静脉炎.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胆管炎是普外科危重症,多由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胆汁成分的改变三方面因素引起.多表现为饱餐或食高脂餐后出现右上腹突然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范围扩大.可突发伴剧烈绞痛,向右肩及右肩胛下放射,伴恶心呕吐,重者高热、脉速、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

    作者:李九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集束法处理圆韧带及附件,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间断缝合盆腔后腹膜.结果 筋膜内子宫切除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率低,消除了子宫次全切宫颈残端癌的顾虑.结论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方法简便,优点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胸外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的诊断和抢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6例重症胸外伤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胸外伤的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186例,治愈17例,治愈率93.5%,死亡12例,病死率6.5%.其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并发休克、呼吸衰竭死亡2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死亡2例,胸外伤合并重症颅脑损伤死亡5例,胸腹联合伤死亡3例.结论 重症胸外伤往往伴有失血性休克及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及时、有效、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86例鼻出血患者的治疗

    目的 探讨鼻出血病人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来我科治疗的鼻出血病人1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病人大出血死亡,3例白血病病人转科治疗,余均治愈出院.方法 单纯油纱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部分患者选择时机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结论 传统的鼻腔填塞仍是鼻出血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填塞材料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止血效果.在适当的时机下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寻找出血点及把握止血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孙从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调理与生存率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已成为广大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

    作者:韩华;徐兆萍;冯素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建钢板在三踝骨折的应用

    三踝骨折是髁关节常见的严重复杂性损伤,手法整复疗效常不满意,预后差,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7月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三踝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建锋;田相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普通外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导致复杂严重的腹腔内脏器损伤,早期症状和体征有时不明显、病情急、变化快;重者因内脏破裂致失血性休克,诊断不及时,措施不当,病死率较高.现将其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闫保功;苏如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麻醉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近年来随着门诊小手术的开展和各种检查的需要,麻醉科医师的工作量增加,而且对麻醉要求更高,既要求病人在检查完或手术结束,无痛苦又能清醒.在保证病人安全前提下,尽量满足广大病人的需要,综合上述,我们选择性的开展无痛胃镜19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齐庆范;张峰;牛民强;董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临床上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比较常见,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收治乳头溢液患者128例,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5岁.

    作者:高峰;霍彦平;吴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