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张镭
腰麻具有局麻药用量小、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常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我们将腰麻应用于老年男性经尿道到前列腺电切术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凤;朱丽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1月分别用钢丝螺丝钉、克氏针、1/3管型钢板、钩钢板、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59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四种内固定共59例,男46例,女13例.年龄6~75岁,平均39岁.
作者:衡德忠;王正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月妊娠引产方法很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低宫颈评分者[1]单用缩宫素引产失败率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对低宫颈评分者进行计划分娩引产方法探讨,采用蓖麻油煎服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18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引产222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芳;杨小霞;王利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脾脏质地较脆,是贮血器官,当腹部受到创伤时,易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出血量多,病情急、危重,变化迅速、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必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抢救病人生命.
作者:孙杰;苏如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检查17例患者中2例(11.76%)诊断为输卵管癌,17例患者均例行盆腔检查,其中4例(23.52%)诊断为输卵管癌,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达到37.84%.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正确率已有所提高,但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问题.
作者:付钢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杜绝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在麻醉恢复室设置4个复苏单元,配置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2名临时护士专职护理麻醉恢复期患者.结果 对508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25例次.结论 PACU有效动作和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分工协作为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的诊断和抢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6例重症胸外伤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胸外伤的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186例,治愈17例,治愈率93.5%,死亡12例,病死率6.5%.其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并发休克、呼吸衰竭死亡2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死亡2例,胸外伤合并重症颅脑损伤死亡5例,胸腹联合伤死亡3例.结论 重症胸外伤往往伴有失血性休克及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及时、有效、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实用、方便、创伤小的摘除上颌窦肿囊的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鼻内镜下切除钩窦,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小儿纤维喉镜接显示器自窦口进入窦腔,直视下摘除囊肿,必要时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摘除囊肿.结果 56例全部通过此术式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6例,显效9例,有效1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摘除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出血少、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志刚;张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80例894例次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止血效果.结果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明显优于按压15 min后沙袋压迫止血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P<0.01).结论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法.
作者:陈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部闭合性创伤,一般病情较危急,常伴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急需立即手术治疗,方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创伤是闭合性的,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手术室的护士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及手术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葛喜荣;周朋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至2005年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院前死亡1例(男性,37岁),大年龄65岁,小年龄16岁,神志清醒,自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者34例,经治疗后治愈出院.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经使用脊柱自动牵引康复床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336例,女164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岁.
作者:张高廷;潘东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胎盘良性肿瘤,属于毛细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常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直径0.5~19 cm.可发生于胎盘各个部位.肿瘤多数较小,埋于胎盘内不易发现,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者,向羊膜腔突出,则超声易于显示,妊娠合并较大绒毛膜血管瘤对胎儿危害较大,所以超声对其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非手术治疗4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资料.结果 3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4例病情进一步加重,中转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对一般情况良好、腹膜炎局限且腹腔内渗液不多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多数病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是惟一治疗手段;首次手术中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安东;李俊;施开德;利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盆部腹扭外软组织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大 40 cm×35 cm×30 cm,受累脏器包括髂血管、直肠、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盆壁骨骼肌肉神经等.常见病理类型为畸胎瘤及神经鞘瘤.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包块、疼痛、排便排尿困难、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腹部及肛门指诊扪及肿块者分别为39例及44例.B超、CT、MRI检查发现盆部肿块百分比为98%、100%、100%,60例患者共行81例次手术,肿瘤全切除率86.7%.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本组死亡2例,1例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例因原发性糖尿病并发重症酮症酸中毒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1.7%.结论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可累及盆内任何脏器及盆壁结构,必要时需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恶性肿瘤者施行放化疗要选择时机和疗程.
作者:韩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十二指肠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一旦发生病死率高.Thal认为十二指肠损伤中75%~80%可将创缘清创后单纯缝合治疗,仅20%~25%需其他方法治疗.
作者:高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杜冷丁属吗啡类药物,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具有欣快作用的特点.故有些人用后易产生精神生理依赖性,即成瘾.类吸毒成瘾一样.不少人成瘾后造成各种社会危害,个人常丧失人格和道德.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因p53与bcl-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10例喉鳞癌标本及20例正常黏膜中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 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p53及bcl-2,它们在喉鳞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62.7%和47.3%,p5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bcl-2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53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bcl-2关系密切,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刘善廷;赵铭;孟昭忠;娄卫华;桑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