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马戈东

关键词:自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肱骨骨折, 肱骨外科颈, 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 不连接, 中部, 上部, 骨干
摘要:肱骨骨折一般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 cm至肱骨髁上2 cm之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1%.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不连接.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脾破裂大出血急症手术与护理

    脾脏质地较脆,是贮血器官,当腹部受到创伤时,易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出血量多,病情急、危重,变化迅速、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必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抢救病人生命.

    作者:孙杰;苏如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主要与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有关.结论 只要术前及拔除鞘管前补足血容量、减少疼痛刺激、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迷走反应的发生.

    作者:乔瑞云;郑铁苗;赵光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相关因素的干预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146例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头皮针静脉输液法滴注化疗药物.结果 实验组药物渗漏率3.38%,对照组为29.72%.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通过相关因素的干预护理,大大降低了化疗病人的静脉外渗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36例分析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总结围术期的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围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结果 本组二尖瓣置换术2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死亡1例,死亡率2.78%.结论 提高手术技术,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加强围术期管理等,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双利;黄建宇;徐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外科围术期658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普外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普外科691份病例,做回顾调查.结果 普外科691份病例中,65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22%.结论 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存在疗程长、用药起点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等问题,应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行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王雷;刘洁;周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过去人们常采用泪道探通、泪道置管手术等,疗效不佳.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无论护理学科如何发展,永远改变不了护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手术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1].

    作者:王素芝;张志华;范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9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8例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1组),5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2组).结果 两组死亡分别为10例(26.3%)、5例(8.6%);颅内感染分别为3例(7.9%)、1例(1.7%);脑积水分别为9例(23.7%)、2例(3.4%).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1,<0.01).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阻塞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培栋;王新军;单峤;寿纪新;刘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40例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非手术治疗4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资料.结果 3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4例病情进一步加重,中转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对一般情况良好、腹膜炎局限且腹腔内渗液不多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一般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 cm至肱骨髁上2 cm之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1%.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不连接.

    作者:马戈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泌尿外科急腹症处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在泌尿外科急腹症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868例泌尿外科急腹症ESWL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868例泌尿外科急腹症患者经ESWL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其795例症状立即缓解消除,73例未彻底缓解,但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后,也在短时间内缓解.结论 ESWL在治疗泌尿外科急腹症的过程中,效果好,见效快,可作为处理泌尿外科急腹症的首选.

    作者:刘振锋;王学凤;刘玉凤;郑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60例

    目的 探讨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盆部腹扭外软组织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大 40 cm×35 cm×30 cm,受累脏器包括髂血管、直肠、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盆壁骨骼肌肉神经等.常见病理类型为畸胎瘤及神经鞘瘤.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包块、疼痛、排便排尿困难、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腹部及肛门指诊扪及肿块者分别为39例及44例.B超、CT、MRI检查发现盆部肿块百分比为98%、100%、100%,60例患者共行81例次手术,肿瘤全切除率86.7%.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本组死亡2例,1例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例因原发性糖尿病并发重症酮症酸中毒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1.7%.结论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可累及盆内任何脏器及盆壁结构,必要时需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恶性肿瘤者施行放化疗要选择时机和疗程.

    作者:韩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伴有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

    目的 讨论体-肺动脉分流术的手术方式,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对10例伴有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者施行了体-肺动脉分流术,6例手术为右锁骨下动脉与右肺动脉吻合术,3例行升主动脉和右肺动脉人工血管连接术,1例3个月行中心分流术.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右上臂无缺血及运动障碍.末梢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0±11)%上升至术后的(90±3)%.紫绀显著减轻,活动耐力明显增强,能从事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2例.Mc Goon指数由术前的0.91±0.15增至术后的1.15±0.20.Na Kata指数由术前的(92±41)mm2/m2增至术后的(121±38)mm2/m2.结论 体-肺动脉分流术是治疗伴有室间隔缺损且左右肺动脉发育较差的肺动脉闭锁的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手术.

    作者:王建伟;徐宏耀;王平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

    目的 对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致痫灶部位,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V-EEG、MRI两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24例患者(92.3%)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患者(7.6%)无明显缓解.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及时雨;张云强;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39例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患者抑郁症均有好转.结论 以心理康复为核心,辅以其他康复护理措施,外伤性截瘫并发抑郁症康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云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与中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比较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由于对生命有一定的危险性,已是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30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升高,有报道发病率增加6倍,约占所有妊娠的2%[1].

    作者:李环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23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采用普通手术器械经右腹,沿皮纹小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共230例,除外阑尾脓肿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等患者,年龄在8~60岁,平均年龄28岁,男96例,女124例.

    作者:谭顺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 研究和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6例患儿,2~16岁,采用Boyd切口显露桡骨小头肱桡关节及尺骨上段,在骨折成角顶部行斜形或楔形型截骨,桡骨小头解剖复位,行尺骨内固定,从肱三头肌腱的外侧游离长8 cm、宽1 cm的腱性部分重建环状韧带,石膏固定4~6周.结果 术后随访0.5~1.5年,优75%,良18.7%,可9.1%,优良率93.7%.结论 尺骨截骨延长,同时用肱三头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月经量少46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706例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它严重影响了患者哺乳、饮食、发育、美观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目前手术治疗是惟一的选择,手术效果的好坏,术前、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从1998年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唇裂患者760例,护理效果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穿透伤43例临床分析

    腹部穿透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对我院1997年8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3例腹部穿透伤病人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0例,年龄5~61岁,平均26.5岁,刀刺伤44例,啤酒瓶爆炸致伤3例,铁棍戳伤1例,标枪刺伤1例.

    作者:王文强;孙桂玲;曹诗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