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张作峰;王现印;王冠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 椎间孔, 症状和体征, 临床, 神经根, 发生率, 侧隐窝, 压迫, 文献
摘要: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是指位于侧隐窝、椎间孔、椎间孔以外的,压迫对应神经根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较少,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11.7%.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均高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同时人工关节置换术效果不佳[1].自2000年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髋关节前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2例,疗效满意.

    作者:孟朝中;任延辉;刘全祥;任凤强;党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内小病灶立体定向显微开颅切除术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指导下小骨瓣开颅脑内小病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驹井式CT脑立体定向仪引导对30例脑内小病灶进行切除.结果 30例脑内小病灶立体定向导引切除均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无任何重大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病变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王景波;吕然博;张万宏;范学飞;李国建;张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疗效.方法 对35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结果 复发性翼状胬肉35例36眼,术后结膜移植片平整、光滑、愈合良好.随访3~12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 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性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0.02%)联合结膜瓣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其复发的较好方法.

    作者:吴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要求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80例静脉推注异丙酚20 mg/kg为观察组,并与自愿要求无麻醉手术的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为100%,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宫口松弛十分明显,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无体内蓄积现象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培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治疗

    目的 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年9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对4例于肺动脉起始部结扎左冠状动脉,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Takeuchi术),合并的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 全组9例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Ⅰ级.结论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作者:宋庭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乳房良性肿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切口外观满意.结论 乳晕切口基本满足乳房良性肿瘤手术,术后外观满意,符合现代美学要求.

    作者:沈克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病变的诊断率提高,腹腔镜囊切除术(LC)的开展,胆囊切除术(包括LC)在我院普外科已成为主要的手术.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扩张治疗膀胱结石

    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采取微创的方法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治疗膀胱结石2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通过B超、立体小骨盆X线平片、膀胱镜确诊.

    作者:白龙伟;祖林先;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23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采用普通手术器械经右腹,沿皮纹小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共230例,除外阑尾脓肿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等患者,年龄在8~60岁,平均年龄28岁,男96例,女124例.

    作者:谭顺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月经量少46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麻醉恢复室的建立及初步运作体会

    目的 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杜绝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在麻醉恢复室设置4个复苏单元,配置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2名临时护士专职护理麻醉恢复期患者.结果 对508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25例次.结论 PACU有效动作和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分工协作为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孕中晚期羊水过少4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64例报告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64例三踝骨折采用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判:本组优37例,良23例,可4例,差0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9周.结论 该方法治疗三踝骨折内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内固定物取出时二次手术的创伤,是理想手段之一.

    作者:张永生;杨贺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颅内动脉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血管痉挛、高颅压、脑积水,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58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病人均是突然发病,发病时大都会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交通道路上,发病后导致病人死亡或残废,急需现场抢救及迅速转运.急救时涉及到全身重要器官,特别是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生严重损害.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男性乳腺癌1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作者:来红霞;来洪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治疗化疗外渗性损伤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治疗化疗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36例化疗外渗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损伤区域采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四黄汤间断冷湿敷或浸洗.结果 治愈29例,占80.6%,显效5例,占13.9%,无效2例,占5.6%,有效率94.4%.结论 穴位注射加四黄汤冷湿敷对化疗药外渗所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纪云;肖影;崔雁;石俊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拟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结果比较,经术前心理干预的患者,其术前焦虑程度、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均较未进行心理干预组明显改善.结论 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术后身心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郑卫红;张凤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的护理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给予化疗病人心理护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及脱发的护理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合理的护理,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洁;王雷;赵慧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