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分析

沈克生

关键词:乳晕切口, 乳腺肿瘤, 瘢痕
摘要:目的 探讨乳房良性肿瘤的佳切口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瘤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切口外观满意.结论 乳晕切口基本满足乳房良性肿瘤手术,术后外观满意,符合现代美学要求.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目的 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应用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术中取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 11例经过12~20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骨髓炎的发生.结论 分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有效控制不良的剪应力,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中,能大限度的提供固定的牢固程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孙秋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78例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早期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转子间各型骨折78例,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延迟负重.结果 随访72例(92.3%).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术中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1倒术后5 d突发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无感染,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按黄公怡功能标准评定:优64例(88.9%),良5例(6.9%),可2例(2.9%),差1例(1.4%).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和转子间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早期手术,适时锻炼,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作者:王建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假体置换的疗效.方法 通过48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随访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手术置换后的优良率是79%.结论 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假体置换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延霆;王志强;聂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病人均是突然发病,发病时大都会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交通道路上,发病后导致病人死亡或残废,急需现场抢救及迅速转运.急救时涉及到全身重要器官,特别是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生严重损害.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总结输精管结扎术的经验,以便能更好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700例输精管结扎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随访总结,找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种类、出现的原因、防治方法.结果 700例输精管结扎手术病人有并发症者30例,发生率为4.29%.其中,感染10例(1.43%),血肿2例(0.29%),附睾淤积5例(0.71%),痛性结节4例(0.57%),腰腿痛7例(1.0%),性功能减退1例(0.14%),神经官能症(人格改变)1例(0.14%).结论 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绝育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发生率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樊书庆;侯荣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附17例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检查17例患者中2例(11.76%)诊断为输卵管癌,17例患者均例行盆腔检查,其中4例(23.52%)诊断为输卵管癌,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达到37.84%.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正确率已有所提高,但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问题.

    作者:付钢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喉鳞癌组织中p5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因p53与bcl-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10例喉鳞癌标本及20例正常黏膜中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 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p53及bcl-2,它们在喉鳞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62.7%和47.3%,p5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bcl-2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53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bcl-2关系密切,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刘善廷;赵铭;孟昭忠;娄卫华;桑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孕中晚期羊水过少4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损伤单纯修补19例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一旦发生病死率高.Thal认为十二指肠损伤中75%~80%可将创缘清创后单纯缝合治疗,仅20%~25%需其他方法治疗.

    作者:高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穿透伤43例临床分析

    腹部穿透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对我院1997年8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3例腹部穿透伤病人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0例,年龄5~61岁,平均26.5岁,刀刺伤44例,啤酒瓶爆炸致伤3例,铁棍戳伤1例,标枪刺伤1例.

    作者:王文强;孙桂玲;曹诗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应用于普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胸手术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择普胸手术32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复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对比观察.结果 复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普胸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杜明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扩张治疗膀胱结石

    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采取微创的方法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治疗膀胱结石2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通过B超、立体小骨盆X线平片、膀胱镜确诊.

    作者:白龙伟;祖林先;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术式治疗隐匿阴茎11例

    隐匿阴茎是一种先天性阴茎发育异常,中国儿童发病率约为0.67%[1],外科治疗术式多样,我们从1996年至今共收治11例隐匿阴茎患者,采用改良术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王文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64例报告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64例三踝骨折采用重建钛板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判:本组优37例,良23例,可4例,差0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9周.结论 该方法治疗三踝骨折内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内固定物取出时二次手术的创伤,是理想手段之一.

    作者:张永生;杨贺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医院感染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耽误放化疗时机,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收治各系统肿瘤患者,以肺癌、食管癌、贲门癌为主.为了减少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将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荣;田万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原因及臭氧治疗的方法.方法 分析影响臭氧治疗效果的原因.结果 在诱发疼痛的椎间隙内注入臭氧浓度为50~60 mg/ml,注入量5~100 ml每间隙,视突出的程度而定,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肯定,可作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佳护理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挽救视力.方法 对63例(70眼)外伤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1例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了眼球.结论 鞭炮爆炸所致眼外伤严重而复杂,且以儿童居多,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能促使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患者早日康复.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作者:顾灵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迷走反应的原因主要与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有关.结论 只要术前及拔除鞘管前补足血容量、减少疼痛刺激、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迷走反应的发生.

    作者:乔瑞云;郑铁苗;赵光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临床上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比较常见,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收治乳头溢液患者128例,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5岁.

    作者:高峰;霍彦平;吴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5例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75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52例行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21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保守治疗.结果 71例存活,死亡4例,存活71例中植物生存5例、偏瘫9例、57例完全恢复或中残.结论 除脑疝晚期,已处濒死状态患者外,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早期快速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疗效确切.

    作者:余少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