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玲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均高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同时人工关节置换术效果不佳[1].自2000年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髋关节前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2例,疗效满意.
作者:孟朝中;任延辉;刘全祥;任凤强;党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三踝骨折是髁关节常见的严重复杂性损伤,手法整复疗效常不满意,预后差,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7月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三踝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建锋;田相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复合昂丹司琼用于术后PCIA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上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术毕拔管给予昂丹司琼8mg,后给予PCIA泵镇痛,配方:曲马多1000mg+昂丹司琼8mg+0.9%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参数:负荷剂量1.5 mg/kg,背景剂量0.25 mg/(kg·h),单次PCA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结果 88.75%病人镇痛满意,94.38%病人无镇静过度,27.5%病人有恶心,22.5%病人呕吐,43.13%病人有皮肤瘙痒,35%病人多汗,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曲马多复合昂丹司琼用于全麻术后PCIA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魏育洁;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量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3~6个月患者随访发现宫腔成形完好34例,宫腔成形基本满意12例.术后患者月经变化:恢复正常经量35例(75.56%),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正常经量8例(17.78%),较前仅稍增多3例(6.67%).结论 宫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月经量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儿外科如脑外科的轻度外伤、普外科的腹痛等病情较轻、或诊断不明确、或家长拒绝住院的患儿需留院观察.自2003年至今,我科对留观患儿实施了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满意.
作者:袁维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股骨干骨折为常见骨折,疗效较为肯定.但其骨折不愈合的病例屡被报道[1].一旦发生骨折不愈合则治疗颇为困难,故分析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正辉;张福华;刘洪胜;郭建;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组织中ICAM-1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观察缺血时间分别为15 min、30min及45min的三组大鼠肝脏于再灌注60min时ICAM-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三组肝脏缺血前及缺血末组织内仅有少量ICAM-1mRNA表达于肝细胞,但于再灌注60 min时,ICAM-1mRNA表达程度则显著增强,且缺血时间越长的肝脏,其表达强度越高.结论 肝脏的缺血能明显诱导再灌注期间肝细胞表达ICAM-1mRNA,增强肝窦内皮细胞的粘附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刘新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颅内动脉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血管痉挛、高颅压、脑积水,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58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总结围术期的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围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结果 本组二尖瓣置换术2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死亡1例,死亡率2.78%.结论 提高手术技术,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加强围术期管理等,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双利;黄建宇;徐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上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比较常见,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收治乳头溢液患者128例,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5岁.
作者:高峰;霍彦平;吴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部穿透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对我院1997年8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3例腹部穿透伤病人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0例,年龄5~61岁,平均26.5岁,刀刺伤44例,啤酒瓶爆炸致伤3例,铁棍戳伤1例,标枪刺伤1例.
作者:王文强;孙桂玲;曹诗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月妊娠引产方法很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低宫颈评分者[1]单用缩宫素引产失败率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对低宫颈评分者进行计划分娩引产方法探讨,采用蓖麻油煎服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18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引产222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芳;杨小霞;王利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下腹部、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等各种手术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本文仅对近几年来的肥胖以及手术难度较大的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瑞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6例患儿,2~16岁,采用Boyd切口显露桡骨小头肱桡关节及尺骨上段,在骨折成角顶部行斜形或楔形型截骨,桡骨小头解剖复位,行尺骨内固定,从肱三头肌腱的外侧游离长8 cm、宽1 cm的腱性部分重建环状韧带,石膏固定4~6周.结果 术后随访0.5~1.5年,优75%,良18.7%,可9.1%,优良率93.7%.结论 尺骨截骨延长,同时用肱三头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各类宫腔镜手术85例.其中单纯息肉切除25例,息肉切除+子宫内膜切除术41例,息肉切除+浅层内膜切除术17例,息肉切除+内膜剥除术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 57例月经紊乱者术后闭经14例,点滴出血16例,月经减少27例.34例中、重度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16例痛经患者术后7例症状消失,7例缓解,2例加重,6例不孕者4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月经改善满意率达94.12%.无生育要求者,息肉切除同时应行子宫内膜电切术,可避免复发,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可行浅层内膜切除术.绝经后患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术,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应行子宫内膜剥除术.
作者:朱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2300例病人进行了上消化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适应证: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病变、其他与上消化道有关联的疾病.
作者:吕贻民;韩文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成功的环节之一,是密切护患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作者:李瑞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颅脑损伤病人均是突然发病,发病时大都会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交通道路上,发病后导致病人死亡或残废,急需现场抢救及迅速转运.急救时涉及到全身重要器官,特别是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生严重损害.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病变部位为胃10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结肠2例;19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9例.免疫组化CD117(+)94.7%,CD34(+)73.7%,SMA(-)68.4%,S-100(-)57.9%.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8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部包块3例,肠梗阻2例,腰背痛1例.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浩;张启林;史皖庆;吴强;开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血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112例胸部外伤患者中,出现迟发性血胸9例,其中行胸腔闭式引流5例,开胸探查3例.结果 治愈出院8例,死亡1例.结论 胸部外伤患者,无论闭合性或开放性,只要存在出现血胸的因素,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既可进一步了解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并且为开胸探查提供依据,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强;侯全红;袁凌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