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郑霞

关键词:旋转不稳定型, 骨盆骨折, 护理
摘要:骨盆骨折多有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及非手术的卧床加牵引或卧床,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共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心肌酶变化探讨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60例MPP患儿中心肌酶升高32例(53.3%).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导致心肌损伤比例较高.关键是早期诊断.故MPP的患儿应常规检查心肌酶,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黄建萍;彭陈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28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6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穿孔17例(包括胃癌穿孔2例),十二指肠穿孔11例.2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21例,胃大部切除5例,胃癌根治术2例,治愈26例,死亡2例.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江福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 56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1991年10月-2002年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1 565例,实施手术2 265次.从患者手术部位、患肢瘫痪情况、术前步态及手术类别等进行归类.结果: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16.30%,膝部占29.31%,踝部占54.09%,上肢占0.3%.结论:对遗留的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工作.

    作者:付伟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专业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专业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1例在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灶分级,血供情况,溃疡面积,局部加用专业伤口敷料换药.结果:治愈25例,好转5例.其中好转后经门诊换药,随访15~45d后均治愈.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中根据伤口不同分级,分期选择不同敷料,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截肢机会.

    作者:李莎;钟晓卫;付徐泉;林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宫腔镜切除子宫内膜的护理体会

    近年宫腔镜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有28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并进行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孟淑君;陈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治疗秋季腹泻50例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多予抗炎、止泻、补液、纠酸、对症治疗等,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我院儿科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50例秋季腹泻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小儿秋季腹泻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婴儿秋季腹泻效果.方法:将5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相同,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3.57%(χ2=9.62,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对秋季腹泻患儿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症状消失快,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及家属心理负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田茂兰;陆青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物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能用药物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的方法.方法:将门诊诊断为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患者60例,采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并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药物刮宫法:乙菧酚1mg/次,每天3次,连用7d.安宫黄体酮10mg/次,每天3次,连用3d,于服乙菧酚的第5天起服用.结果:应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残留治愈率90%.结论: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是一种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作者:邓斌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2例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4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口服长效氨茶硷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诱导痰细胞计数分类,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显著.结论:长期吸入舒利迭能改善COPD肺功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孙文龙;王学忠;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偏头痛1例的分析与思考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治疗偏头痛要坚持药物治疗与积极预防相结合的原则,用麦角胺制类药物要慎重,预防偏头痛要注意环境诱因,特别要注意寒冷等因素对头部的刺激.偏头痛是阵发性的一侧头痛,由头部血管舒缩障碍所引起.临床观察偏头痛的症状,分析、探索和研究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偏头痛病,解除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商书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的研究现状

    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作为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前期,阐明其机制,有助于揭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针对其发生机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阻止其向2型糖尿病发展,对预防糖尿病发病意义重大.现就目前发生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及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预报价值等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尚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枢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环枢关节紊乱是以环枢关节为中心,以环枢关节及环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病症[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以低头位工作者为多.随着环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界对此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时至今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仍未对该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诊治理论.

    作者:陈扬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妇产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妇产科急诊患者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65例,卵巢肿瘤扭转5例,黄体破裂12例,流产13例,急性盆腔炎6例.结论:超声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检查迅速、无痛苦,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关键词妇产科急症;超声检查

    作者:杜福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冠心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

    为了给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笔者将围术期临床护理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成统一的照护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表格--即临床路径,应用于85例该类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更加有序,能有效地观察到病情的动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完善了护理记录,可以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作者:曹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石症体会

    尿石症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临床表现多为腰及腹部绞痛并向下放射,可有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常伴恶心与呕吐等表现.笔者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80例,体会如下.

    作者:王振华;于万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教训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年入院.查体:T36.8℃,P88次/min,BP15/10.7kPa.肥胖体型.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无胆囊肿大.B超示胆囊内有大小2.3cm×1.9cm结石,胆总管正常,脾不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5×109/L,嗜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肝功能各项正常,尿常规及血生化均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呈浅蓝色,囊壁上见数个紫黑色静脉曲张点,门静脉周围布满蚯蚓状曲张的血管,肝脏色泽灰暗,无结节,质硬Ⅱ°,脾略肿大.

    作者:马青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去黄体与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探讨

    目的:评价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72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未行黄体剥除56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HCG降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PEP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PEP的效果优于黄体剥除术.

    作者:尹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谈骨科患者压疮的评估和预防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基本、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又称压力性溃疡[1].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大多数是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预防和评估,有效地减少压疮的发生.现将我科评估和预防压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崔红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解决奥林巴斯Au640生化仪双试剂耗量不对等的办法

    奥林巴斯Au640是一款智能、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双试剂测试项目中总是R1液尚多而R2液却已用完,随着检验次数的累积,这种效应越加明显,使检验人员很困惑,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经仔细分析原因后,笔者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收到良好的成效,愿与同行交流.

    作者:康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新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为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正确,易引起皮下出血及疼痛.笔者采取不同操作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艳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