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李秋香;赖观玲

关键词:乳腺癌,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断提高. 目前对于乳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同时辅以激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潘锦贤;游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86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97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6例肺炎性假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7例,男29例,年龄23~72岁,平均47.2岁.肺叶切除50例,楔形切除21例,肺段切除13例,探查活检2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15例:肺炎性假瘤13例、错构瘤1例、可疑腺癌1例,术后病理考虑恶性变9例.结果:9例恶性变者,5例已生存8年,4例术后5年内死于复发、转移,余77例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对决定术式有帮助.

    作者:王宝生;蔡维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药流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药流)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7例药流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清宫术后病理结果加以对照.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流不全迅速、直观且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药流不全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宗月;石吉容;卢常英;龙明容;唐必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年轻宫颈癌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是否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以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随机与同时期>35岁宫颈癌患者110例作对照研究(对照组). 结果:年轻宫颈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分期上,研究组以早期癌(临床分期≤Ⅱa期)居多,占80.88%(55/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二组差异无显著性,均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但研究组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5年存活率,≤Ⅱa期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b期患者研究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组患者临床分期以早期癌(≤Ⅱa期)所占比例高,接触性阴道流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诊断上应提高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警惕性,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年轻患者的5年存活率,主张提倡对已婚妇女的普查,及时发现及诊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治疗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西医治疗DGP的方法较多,可针对不同临床表现对症治疗,但各种治疗均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 多数文献仅限于小样本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而Barrett's食管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Barrett's食管重视不够,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内镜诊断的Barrett's食管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唐爱国;谢颖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电解质分析进展

    临床电解质测量技术从早期的手工化学沉淀滴定测量K+、Na+到后来火焰光度计(Flame Photometer, FP)的使用是一大进步,但FP法仪器安全性差、操作麻烦,在临床中基本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SE)法和后来出现的酶法.本文追踪临床电解质分析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ISE法和酶法的进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8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一直受到临床妇产科医生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B超和快速敏感的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院应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6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视与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本文探讨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现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作者:陈小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燕;林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7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2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97例.结果: 82 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全部治愈,出院时阴囊内精索内静脉曲张团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开放手术中有4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好,具有切口小、显露好、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满意,可基本替代常规开放手术.

    作者:周朝东;张新;付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价值

    目的:探讨CDFI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经深静脉顺、逆行造影证实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42例56条患肢行CDFI检测,检测结果与X线造影结果对比.结果:56条患肢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52条有反流,彩超诊断的灵敏度是92.86%(52/56).X线造影检出135段有反流的深静脉用多普勒超声检出126段有反流,符合率93.33%(126/135),漏检率6.67%(9/13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靠技术之一,能为临床手术和治疗及术后随访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芦桂林;郭坤霞;朱尉东;刘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及其肺功能FEV1.结果:支气管哮喘舒利迭组与辅舒酮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值差异非常显著,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血清ECP可作为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疗效指标之一,以指导临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秦北宁;李红霞;赵青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烟台市芝罘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现状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芝罘区21所幼儿园2 98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膳食现状调查,年龄中位数5岁,采取形式为记帐法,时间是7d.调查结果为:人均摄取热量1 455.9千卡,占标准供给量85.64%,蛋白质48.4g,占标准供给量93.1%,膳食中营养搭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膳食供应中谷类食物较多,动物性食物偏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静脉改口服用药时机探讨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I)抗生素序贯疗法(sequ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SAT)静脉改口服用药确切时机,提高其实施的成功率.方法:确诊ALRI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依据McCracken提出的静脉改口服用药临床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改善或控制,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C反应蛋白正常等.实验组98例参照王岱明提出静脉改口服给药的临床标准,主要强调病情好转或稳定,体温恢复正常.两组治愈率进行χ2检验,两组治愈病例静脉用药时间、口服用药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愈率经χ2检验无差异,疗效相当;两组治愈病例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性,而总治疗时间无差异.结论:小儿ALRI 实施SAT静脉改口服用药时机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呼吸道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有无明显改善是重要静脉改口服用药时机.

    作者:方海龙;陈启明;陈汉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2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我国新生儿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漏诊率高.因常有程度不同的窒息史,如治疗护理不当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及早相应的合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3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62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蒋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发病率.方法:随即抽取我院门诊病人500例,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分大于等于8分为有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总分大于14分为有焦虑.结果:500例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20.6%,焦虑患病率30.6%.结论: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患病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其识别及处理能力.

    作者:于英杰;钱文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1例

    我院于2003年2月10日成抢救1例羊水栓塞患者,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患者女性,27岁,主因孕足月,阴道流液20min于2003年2月10日16:20入院.入院后经过增加腹压,肛查上推胎头,窥器暴露阴道、宫颈未见羊水流出,pH试纸碱性,阴道内可见较多稀薄分泌物,内混有豆渣样物,经分泌物CTB检查:霉菌(+),白细胞(+).

    作者:邸会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护理的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5~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陪伴分娩组,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基础上让家属参与陪伴分娩,并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单纯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200例为传统分娩组,观察不同陪伴方法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陪伴分娩组产妇剖宫产率由11%下降到7%,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郭凤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医务监督

    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运动伤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给家庭、学校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雪玲;季振慧;孔德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