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陈晓燕;林小兰

关键词:心房纤颤, 治疗
摘要: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电解质分析进展

    临床电解质测量技术从早期的手工化学沉淀滴定测量K+、Na+到后来火焰光度计(Flame Photometer, FP)的使用是一大进步,但FP法仪器安全性差、操作麻烦,在临床中基本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SE)法和后来出现的酶法.本文追踪临床电解质分析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ISE法和酶法的进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燕;林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1例

    我院于2003年2月10日成抢救1例羊水栓塞患者,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患者女性,27岁,主因孕足月,阴道流液20min于2003年2月10日16:20入院.入院后经过增加腹压,肛查上推胎头,窥器暴露阴道、宫颈未见羊水流出,pH试纸碱性,阴道内可见较多稀薄分泌物,内混有豆渣样物,经分泌物CTB检查:霉菌(+),白细胞(+).

    作者:邸会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新式组采用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传统组使用Macintosh喉镜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观察两组病人气管插管的时间、首次操作成功率、粘膜损伤程度及相应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与传统组比较,新式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后即刻相比,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和DBP均升高,新式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低于诱导前即刻,传统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高于诱导前即刻(P<0.05).两组均无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操作上无需传统麻醉喉镜及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心血管反应小,为临床人工气道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祝力群;秦凤明;赵民;邬明;王红霞;刘伟;胡凤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药流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药流)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7例药流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清宫术后病理结果加以对照.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药流不全迅速、直观且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药流不全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宗月;石吉容;卢常英;龙明容;唐必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4~2005年业务收入额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医院的工作量和单位平均费用的变动对业务收入额变动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04~2005年《医院工作报表》和《社会及经济效益》报表.详见表1.

    作者:吴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小儿腰椎穿刺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用来作常规、生化检查以便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先用注射器进行局部麻醉,拔针后再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由于穿刺针又粗又长,可致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增大,出血机会增多,而致穿刺失败机会也增多,尤其是在一次穿刺未成功的情况下,反复进退针,变换方向穿刺,更进一步增大了损伤及出血机会,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作者:刘亮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对1 920例剖宫产行回顾性分析,把术中发生娩头困难的473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娩头困难原因.结果:娩头困难的主要原因:子宫切口过小(21.8%)、分离腹直肌不充分(6.6%)、胎头高浮(46.9%) 、胎头深定(3.6%) 、麻醉效果不佳(10.8%)、术者经验不足(4.4%)、产妇肥胖(5.9%). 结论:剖宫产术中取胎头是关键.发生取胎头困难,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妇损伤,术前对胎头高低、子宫下段情况、麻醉及胎儿大小应有充分估计,并准备好相应助产器械,术中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生取胎头困难.

    作者:康建萍;夏志燕;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将91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46例用妈富隆治疗,B组45例用妇康片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全部成功.在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妈富隆和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肯定,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世英;董艳双;赵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开设疼痛门诊1年多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病人20余例,此项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对异常机体功能有纠偏作用,激活机体维持恒态功能,并对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产生良好影响.因此,又称之为社会压力调节器.许多头痛、偏头痛的病人病程长达30年,每天必需口服止痛药才能入睡,经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任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局部肿胀疼痛

    1 临床资料笔者门诊部经常遇到外伤病人,其中有些是手指或脚趾受到外力挤压后指(趾)端小血管破裂出血,液体渗出,引起指(趾)末端肿胀、疼痛难忍来门诊就诊.笔者用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肿胀疼痛,效果较好,现将此疗法报告如下.

    作者:温秀艳;杨培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治疗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西医治疗DGP的方法较多,可针对不同临床表现对症治疗,但各种治疗均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 多数文献仅限于小样本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笔者通过应用护理程序确定护理实践干预方法,解决了重度烧伤病人在创面上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休克期病人体液不足的观察指标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认为正确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烧伤护理质量.使患者受益,密切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对重度烧伤护理的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有效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屠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68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389例脑梗死患者中继发癫痫68例(17.4%),急性期发生率为58例(85.3%),恢复期为21例(14.7%).脑梗死后癫痫多发生在脑叶梗死者占41.7%,以颞叶多.可见其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P<0.01),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32例(47%).急性期发生癫痫死亡率为25%,高于无继发癫痫者(P<0.01)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癫痫发生率高,且梗死灶在脑叶者易继发癫痫,继发癫痫者死亡率高.癫痫发生的机理:急性期多由于脑水肿所致,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

    作者:王海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癌手术后患者舒适改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术后舒适改变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9例胃癌患者护理,根据病人的言行及护士的观察进行研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胃癌患者在术后各阶段存在着舒适改变,其主要原因也有阶段性,在术后24h内主要来自伤口疼痛、体位不适、病房环境及监测仪器的影响;术后4d内(禁食水期)主要来自各种管道及生活不能自理;术后10d内(恢复期)主要来自相似病例的影响.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护理对策包括合理止痛;促进体位舒适;降低外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告知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本组中79例患者均能针对舒适改变症状制定具体的护理对策,有效解决患者的舒适改变.

    作者:窦欣宇;杨彩云;潘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发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6例DKA病人临床资料,监测血糖、血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肌肝、血尿素氮、血pH值、尿酮,应用胰岛素、补液、补碱、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救治.结果:治愈及好转33例(91.7%),死亡3例(8.3%).结论:明确诱因、及时救治是抢救DKA病人的关键.

    作者: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对消毒隔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06年各季度医疗质量检查中消毒隔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消毒隔离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从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强化管理等方面抓消毒隔离管理.结论: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重在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质量.

    作者:朱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提高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病人的存活率,减小其感染的机会.方法:27例病人的护理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保持呼吸通畅,维持有效血循环量;其次,保持排泄通畅,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27例病人中无1例发生褥疮及肺部感染,并建立了反射性膀胱.结论:通过对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增强了患者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郭望仙;曾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及其肺功能FEV1.结果:支气管哮喘舒利迭组与辅舒酮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值差异非常显著,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血清ECP可作为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疗效指标之一,以指导临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秦北宁;李红霞;赵青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的护理体会

    侵蚀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具有恶性肿瘤行为,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我科2006年10月收治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护理,调整病人的心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