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局部肿胀疼痛

温秀艳;杨培蕊

关键词:减压疗法, 挤压后局部肿胀疼痛
摘要:1 临床资料笔者门诊部经常遇到外伤病人,其中有些是手指或脚趾受到外力挤压后指(趾)端小血管破裂出血,液体渗出,引起指(趾)末端肿胀、疼痛难忍来门诊就诊.笔者用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肿胀疼痛,效果较好,现将此疗法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发病率.方法:随即抽取我院门诊病人500例,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分大于等于8分为有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总分大于14分为有焦虑.结果:500例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20.6%,焦虑患病率30.6%.结论: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患病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其识别及处理能力.

    作者:于英杰;钱文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而Barrett's食管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Barrett's食管重视不够,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内镜诊断的Barrett's食管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唐爱国;谢颖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定量检测与基因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10例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标本,应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法对31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310例标本中,HCV1b型有217例(70%),2a型74例(23.9%),2b型8例(2.6%),1b/2a混合型5例(1.6%),未分型6例(1.9%).对299例HCV单基因型患者的基因型与性别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28,P<0.978).299例患者的首次血清病毒RNA定量测定与基因型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16.525,P<0.01).结论: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为主,基因型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差异.治疗前HCV基因型与体内病毒的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严艳;李卓;郭向华;林尊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2例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多发生于婴幼儿[1],骨折块大部分是软骨或全为软骨,使X射线诊断受到限制.笔者收集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作一分析讨论.1 材料与方法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6岁,右侧10例,左侧2例. 全部患者摄肘关节正侧位平片.

    作者:王新岭;王力;张善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洛伐他汀20~40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40mg/次,1次/d,均用药12周.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治疗组的ECG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结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血脂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树彤;史培杰;黄电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发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6例DKA病人临床资料,监测血糖、血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肌肝、血尿素氮、血pH值、尿酮,应用胰岛素、补液、补碱、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救治.结果:治愈及好转33例(91.7%),死亡3例(8.3%).结论:明确诱因、及时救治是抢救DKA病人的关键.

    作者: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对1 920例剖宫产行回顾性分析,把术中发生娩头困难的473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娩头困难原因.结果:娩头困难的主要原因:子宫切口过小(21.8%)、分离腹直肌不充分(6.6%)、胎头高浮(46.9%) 、胎头深定(3.6%) 、麻醉效果不佳(10.8%)、术者经验不足(4.4%)、产妇肥胖(5.9%). 结论:剖宫产术中取胎头是关键.发生取胎头困难,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妇损伤,术前对胎头高低、子宫下段情况、麻醉及胎儿大小应有充分估计,并准备好相应助产器械,术中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生取胎头困难.

    作者:康建萍;夏志燕;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8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一直受到临床妇产科医生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B超和快速敏感的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院应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6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68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389例脑梗死患者中继发癫痫68例(17.4%),急性期发生率为58例(85.3%),恢复期为21例(14.7%).脑梗死后癫痫多发生在脑叶梗死者占41.7%,以颞叶多.可见其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P<0.01),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32例(47%).急性期发生癫痫死亡率为25%,高于无继发癫痫者(P<0.01)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癫痫发生率高,且梗死灶在脑叶者易继发癫痫,继发癫痫者死亡率高.癫痫发生的机理:急性期多由于脑水肿所致,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

    作者:王海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价值

    目的:探讨CDFI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经深静脉顺、逆行造影证实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42例56条患肢行CDFI检测,检测结果与X线造影结果对比.结果:56条患肢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52条有反流,彩超诊断的灵敏度是92.86%(52/56).X线造影检出135段有反流的深静脉用多普勒超声检出126段有反流,符合率93.33%(126/135),漏检率6.67%(9/13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靠技术之一,能为临床手术和治疗及术后随访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芦桂林;郭坤霞;朱尉东;刘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该院外科自1994年引进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完成近千例.这项新技术的引进,给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通过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笔者对LC护理有了独特的认识,现将2002年7月~2006年7月完成LC共80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的护理体会

    侵蚀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具有恶性肿瘤行为,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我科2006年10月收治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护理,调整病人的心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静滴葡萄糖酸钙致过敏性休克2例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常用于抗过敏治疗,但也可引起过敏反应,有报道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致皮疹[1],致过敏性休克[2].我院自2005年11月~2006年1月间遇到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安阳九州药业责任公司,批号0409121)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道如下.

    作者:武欣;刘汝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组38例胆囊癌均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超声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胆囊癌的临床表现有: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结节;胆囊呈实质性肿块,直接侵犯肝、肝门及胰头部位淋巴结转移.结论: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肘前外侧切口并外侧进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7例

    2000年7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并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4.5~13岁,平均6岁.伸直型55例,屈曲型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7例.正中神经损伤7例,桡神经损伤6例.伤后手术时间2h~7d.

    作者:卢书峰;赵延雷;郑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甘露醇致新生儿头皮静脉损伤的防护

    目的:对40例接受20%甘露醇头皮静脉用输液泵推注的新生儿进行静脉损伤的防护.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持续热敷以及提高20%甘露醇推注时的温度和穿刺的成功率,与对照组20例使用传统方法滴注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间静脉的刺激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的使用次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0%甘露醇推注时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对减轻静脉刺激,减少损伤和提高静脉的使用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运姣;陈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700例分析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7月将酚酞尼和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妊娠5~12周(≤12周)孕妇1 000例,超声显示宫内妊娠,若未见胎芽或胎心搏动者,血HCG试验阳性.将1 000例孕妇随机分为酚酞尼组760例,利多卡因组140例和对照组100例.

    作者:宋小娟;解放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日常护理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健康教育达到好的效果,是护理管理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院从改良整体护理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着手,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将91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46例用妈富隆治疗,B组45例用妇康片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全部成功.在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妈富隆和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肯定,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世英;董艳双;赵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护理的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5~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陪伴分娩组,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基础上让家属参与陪伴分娩,并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单纯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200例为传统分娩组,观察不同陪伴方法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陪伴分娩组产妇剖宫产率由11%下降到7%,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郭凤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