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镇痛的进展

丁光义

关键词:手术, 镇痛, 进展
摘要:近年,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术后疼痛的治疗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病人自控镇痛的使用,得到了迅速普及[1].术后镇痛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伤口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等许多优点,已日益被临床所接受[2].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Ghrelin研究进展

    1999年,日本科学家Kojima等[1]从大鼠的胃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了Ghrelin,它是一个含28个氨基酸的小分子多肽,是第一个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研究显示,Ghrelin存在于许多正常的机体组织中,除了能促进GH的释放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生物学作用,并在人类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Orem自理理论在病毒性脑炎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回顾性总结对4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运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家属照顾能力,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及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徐桂红;沈利平;王少洲;钟月桂;黄美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肘前外侧切口并外侧进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7例

    2000年7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并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4.5~13岁,平均6岁.伸直型55例,屈曲型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7例.正中神经损伤7例,桡神经损伤6例.伤后手术时间2h~7d.

    作者:卢书峰;赵延雷;郑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86例临床分析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为阵发性痉挛咳嗽,咳末有吼声夜间重,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持续2~3个月以上易并发肺炎,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我院儿科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烟台市芝罘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现状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芝罘区21所幼儿园2 98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膳食现状调查,年龄中位数5岁,采取形式为记帐法,时间是7d.调查结果为:人均摄取热量1 455.9千卡,占标准供给量85.64%,蛋白质48.4g,占标准供给量93.1%,膳食中营养搭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膳食供应中谷类食物较多,动物性食物偏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鼠自然衰老模型的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目的:对小鼠自然衰老模型进行血脂及抗氧化方面的评价.方法:取15月龄和25日龄健康昆明种小鼠,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测定其血脂中的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抗氧化方面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小鼠自然衰老模型的血脂中,TC及LDL-C升高,SOD的活性降低(P<0.05),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MAO的活性升高(P<0.05).结论:自然衰老后,血脂明显增高,抗氧化的能力降低.

    作者:赵彩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电解质分析进展

    临床电解质测量技术从早期的手工化学沉淀滴定测量K+、Na+到后来火焰光度计(Flame Photometer, FP)的使用是一大进步,但FP法仪器安全性差、操作麻烦,在临床中基本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SE)法和后来出现的酶法.本文追踪临床电解质分析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ISE法和酶法的进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对消毒隔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06年各季度医疗质量检查中消毒隔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消毒隔离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从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强化管理等方面抓消毒隔离管理.结论: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重在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质量.

    作者:朱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副鼻窦双螺旋CT轴位扫描的冠状MPR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副鼻窦双螺旋CT(DSCT)扫描的MPR图像质量,找到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重建参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Siemens Somatom Emotion Duo CT机扫描的20例病例图像资料,请资深专家评估分析.结果:20例中,15例因参数合适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5例因参数选择不合适而不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双螺旋CT在副鼻窦扫描时,采用2mm×1.0mm采集层厚、1.0mm重建层厚、卷积核h80s时,可得到较优质的MPR图像,能帮助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玉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局部肿胀疼痛

    1 临床资料笔者门诊部经常遇到外伤病人,其中有些是手指或脚趾受到外力挤压后指(趾)端小血管破裂出血,液体渗出,引起指(趾)末端肿胀、疼痛难忍来门诊就诊.笔者用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肿胀疼痛,效果较好,现将此疗法报告如下.

    作者:温秀艳;杨培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的护理体会

    侵蚀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具有恶性肿瘤行为,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我科2006年10月收治1例未婚女青年患侵蚀性葡萄胎,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护理,调整病人的心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术后镇痛的进展

    近年,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术后疼痛的治疗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病人自控镇痛的使用,得到了迅速普及[1].术后镇痛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伤口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等许多优点,已日益被临床所接受[2].

    作者:丁光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4~2005年业务收入额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医院的工作量和单位平均费用的变动对业务收入额变动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04~2005年《医院工作报表》和《社会及经济效益》报表.详见表1.

    作者:吴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程序化标准化清洗消毒在腔镜器械中的应用

    微创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进入人体无菌部位的腔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给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配置了一体化的肯格王内镜清洗系统,对腔镜器械进行程序化标准化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具体做法是:初洗-超声波酶洗-次洗-消毒-终洗-干燥-灭菌.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俊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2例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多发生于婴幼儿[1],骨折块大部分是软骨或全为软骨,使X射线诊断受到限制.笔者收集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作一分析讨论.1 材料与方法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6岁,右侧10例,左侧2例. 全部患者摄肘关节正侧位平片.

    作者:王新岭;王力;张善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8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一直受到临床妇产科医生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B超和快速敏感的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院应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6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7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2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97例.结果: 82 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全部治愈,出院时阴囊内精索内静脉曲张团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开放手术中有4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好,具有切口小、显露好、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满意,可基本替代常规开放手术.

    作者:周朝东;张新;付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而Barrett's食管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Barrett's食管重视不够,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内镜诊断的Barrett's食管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唐爱国;谢颖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燕;林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笔者通过应用护理程序确定护理实践干预方法,解决了重度烧伤病人在创面上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休克期病人体液不足的观察指标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认为正确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烧伤护理质量.使患者受益,密切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对重度烧伤护理的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有效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屠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