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昌宏
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恶心、呕吐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增加患者痛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格拉斯琼和氟哌利多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作者:艾艳秋;吕蕴琦;李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本文报告46例有移位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单纯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1~3年的随访.结果: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21例,优良率90.48%,单纯钢板内固定组25例,优良率96%.结论:单纯钢板内固定对有移位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作者:薛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为外科常见病,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接诊极多.笔者统计1984~2002年度我科计收治该类病人3200余例,其中大部分为斜疝(96.4%),少部分为直疝(1.9%)及股疝(2.7%).所有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但作为主要并发症之一的术后远期复发一直是一难解之题.为此,我们极力改进和引进术式,80年代前常规采用传统术式,80年代~90年代间采用改进术式,90年代中后期至今选择采用无张力术式,术后复发率从3%~5%降至目前1%以下,报道如下.
作者:周洪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BPH患者152例.结果:疗效满意,术后随访4~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9分降至9.0分,残余尿量术后平均28.2ml,手术操作时间30~90min,平均58min.手术平均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联合电切术综合了气化和电切的优点,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操作方便,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田杰奎;吕云凯;张坤;鲁庆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脑、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对Ⅲ度以上褥疮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伤口换药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成为治疗褥疮常采用的非手术疗法.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褥疮为广大医护人员采用,但有时疗效一般,伤口愈合缓慢.自1993年~2003年我院采用一种新的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6例,同时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8例,比较2组疗效,发现新换药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梁顺萍;王德强;梁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ap凹槽髓内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骨骼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3例.均获随访.结果:全部骨折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此法操作简便,血运破坏小,临床适用性强,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可靠治疗方法.
作者:齐新德;夏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38例,死亡2例,胰瘘3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其余全部治愈.结论:胰腺外伤的病情都比较危重、复杂,绝大多数合并有其它脏器损伤,病史和查体是诊断胰腺损伤的基础,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避免漏诊胰腺损伤的重要环节,早期诊断,避免漏诊,合理的术式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乔泽强;余喜梅;吕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mg/kg·h-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h-1和丙泊酚2mg/kg·h-1混合液;丙泊酚组(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mg/kg·h-1.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未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K+P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各类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精神并发症少.
作者:张娟;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手术须切除患侧的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范围较广,对病人的身心两方面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护士在手术前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原爱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患儿数量大,多数患儿智力发育与正常儿童无异,极具治疗价值.治疗方法应是以手术为主的序列综合治疗,围手术期指的是术前术后1周.为了减少唇腭裂修补术围手术期易出现的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现结合18例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讨论如下:
作者:赵玉清;李双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年引进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排尿困难6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是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CIRCON、ACMI电切镜,配以有凝血和气化功能的气化割袢,患者取截石位直视下送入电切镜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惠君;王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行剖宫产近1000例,并比较了100例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的处理,从产妇的血压变化、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开始时间、肌松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裴远宾;赵玉;刘文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拇指指腹缺损为较常见的手外伤之一,修复方法很多并取得较好的疗效[1,2],同时发现这些皮瓣存在感觉差、感觉异位或供区(指)不耐寒甚至疼痛等[2],而传统的邻指皮瓣无法重建良好的感觉[1].为此,我科自1997年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5例获满意疗效.
作者:胡洪良;沈卫军;佘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36例次.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者占41.7%(15/36).结果: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5~8天出院,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率为88.9%(32/36),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无张力、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JS行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术前对3例PJS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积极对症处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完善的肠道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出院时针对性的康复宣教.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经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PJS疾病本身遗传性和消化道息肉易复发的特点致使疾病顽固、不易彻底治愈.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和科学正确的出院指导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冬;刘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2001年间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的外科处理.结果:全组61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49例,死亡12例,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7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毛登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是外科常见病,常合并腘静脉陷迫,部分病人合并浅静脉曲张.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了400例DVI并腘静脉陷迫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磊;王静丽;雷红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曲乃多和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方法:41例ASAⅠ~Ⅱ级的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曲乃多组(T组)16例和芬太尼组(F组)25例,所有病人的麻醉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接PCEA,T组配方0.2%布比卡因+曲乃多2mg/ml+氟派利多5mg/100ml,F组配方0.2%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氟哌利多5mg/100ml,两组PCA量为2ml/h,锁定时间15min,Bolus0.5ml,术后24h和48h观察疼痛评分(VRS)和并发症.结果:曲乃多组和芬太尼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无显著性差异,曲乃多组发生恶心1例,下肢麻木1例;芬太尼组发生嗜睡1例,尿潴留1例.结论:PCEA曲乃多用于术后镇痛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晁葳;卢雪红;杨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97~2001年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大、中、小号)治疗胫腓骨骨折4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4~7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坠落伤15例,摔伤10例,其他4例.新鲜骨折45例,陈旧骨折3例.闭合骨折39例,开放骨折9例.左侧23例,右侧24例,双侧1例.粉碎性骨折11例,长斜形骨折3例,短斜形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9例,横断型骨折10例.闭合复位5例,皮肤小切口43例.局限性内固定24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h,长60天,平均7天.
作者:王保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40例(4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对照组36例(4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浅前房发生率、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观察组1眼发生浅前房,占2.17%,对照组7眼发生浅前房,占21.47%;观察组43眼有功能性滤过泡,占93.43%,对照组34眼有功能性滤过泡,占80.95%;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观察组14.12±2.32mmHg,对照组16.02±3.21mmHg,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寒松;石韶宇;高举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