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碧琰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术后护理的体会.结果:治疗32例,治愈26例,好转6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穿刺术操作简单,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控制血压,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黄海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佳救治措施.方法:对52例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致伤原因、损伤情况、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46例,死亡6例,死亡率11.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不可逆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抢救,积极补液抗休克,腹内脏器损伤早期诊断,正确有序的手术探查,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防治可提高治成功率.
作者:陈颢;梁文辉;李碧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应用腹腔镜诊治胸腹部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29例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施行LC319例,中转开腹1例,胆漏二次手术1例.心包囊肿开窗术1例,肝肾囊肿开窗术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2例,腹痛诊断2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选择好手术时机治疗胆囊疾病安全、可靠,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好方法.腹腔镜探查术有助于提高诊断率,降低阴性剖腹探查.
作者:贾虎林;田国伟;张丰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水平更加关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人们对医疗及检查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科无痛技术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的欢迎.
作者:胡允梅;吴华;黄增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6例CT诊断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多数表现为伤后即刻意识障碍,呈持续性昏迷,少数可伴中间清醒期,CT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脑半球肿胀,采用综合疗法可提高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生存率.结论: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在脑外伤后较为常见,因其死亡率高,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庞赤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腹腔镜普外手术中开展较早,技术较完善的手术,手术操作并不复杂,但术中如何尽快将胆囊完整取出体外经常令一些外科医生头痛.我院在1995~2003年共做3000例LC,其中胆结石伴胆囊炎2012例,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作52例,胆囊息肉36例.胆囊大小(长径)3.2~14.8cm,胆囊壁厚0.2~1.0cm,2例术后出现胆漏,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经再次腹腔镜冲洗、止血、引流后痊愈,术后腹腔残留结石8例,经随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现将有关术中胆囊取出体外的方法与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闫磊;王静丽;雷红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因其病因复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显微外科技术提高,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采用五种[1]显微手术法治疗,诸如带血管蒂、肌肉蒂的骨瓣及骨膜移植[2,3]等.我院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严格管理,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推迟负重时间[4],定期复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朱玉玲;付晓娟;李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几年,球囊导尿管在临床的应用已很普遍,优点很多,如对尿道黏膜的损伤小,操作简便,不易脱落等.然而,球囊内注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引流效果及病人的感受.我科自2004年1月~4月对60例留置球囊尿管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高跃丽;朱文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创伤小、手术恢复快为特点广为胆石症、胆囊息肉患者所接受.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大批病人同时接受LC,护士工作繁忙,护理工作量显著增加,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患者文化层次不等,对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了解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影响麻醉,不利于术后恢复.为此,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使病人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在严格控制发病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对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极汽化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方法:对330前例腺增生症手术病人进行术后分析随访观察.结果:对330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病人术后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排尿困难均有明显缓解.结论:正确使用双极汽化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为理想方法,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理想标准.
作者:文秀华;卢学仁;徐海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分类及特点,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资料,把直肠肛管损伤分为三类四型,采用早期止血清创,缝合修补直肠肛管裂口、粪便转流、盆腔及骶前引流及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直肠肛管损伤.结果:21例治愈.1例因严重复合伤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损伤情况选择手术方法,有效粪便转流,腹腔及骶前引流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明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53例手术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26例,治愈率89%,死亡27例,死亡率11%.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MODS,ARDS.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诊诊断较为困难,应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动态严密观察腹部症状体征的变化,综合分析判断.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术后SICU严密监护观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王兆刚;陈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方法.方法:对一组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针对脑水肿采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亚冬眠技术和高压氧等综合方法,结果存活29例,死亡13例,其中使用呼吸机6例全部死亡.结论:受伤时的外力机制(主要是旋转)和临床特点一般诊断不难.但该症目前无特效疗法,使用脱水剂、亚低温技术和高压氧等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而呼吸机的应用效果较差,宜慎重考虑.
作者:万春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先天性膈疝的发生率是1/4000~1/5000,男女之比为2:1.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使胸腔容积变小,肺萎缩及纵隔摆动,影响气体交换,可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和缺氧,麻醉及手术死亡率高达23%.适时手术是处理先天性膈疝主要措施,而先天性膈疝病理生理改变给麻醉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就我院自1995年以来10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鑫;徐金霞;李宪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与癌肿的关系,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6例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24例食管憩室均位于癌肿之上,仅见2例憩室癌变;本组X线钡餐检查癌肿漏诊率为26.9%,术前内镜检查癌肿确诊率100%;25例均行癌肿与憩室一并切除术,1例贲门癌伴发食管中段憩室,癌肿切除后单纯行憩室切除及壁修补术,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憩室合并疾患较多,对于食管憩室患者尤其病程长者应行食管镜检,避免癌肿等疾患漏诊;治疗应食管憩室与癌肿一并切除.
作者:郝安林;师晓天;侯建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颅脑损伤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员采用DHS治疗,对其手术适应征、并发症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例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畸形愈合,余例均正常愈合.肢体功能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卧床,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玉记;王齐超;王海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2002年7月~2004年2月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手术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8例,女23例,年龄26~69岁,平均47.8岁.其中单发性胆囊结石6例,多发性胆囊结石17例,充满型胆囊结石例,胆囊息肉3例,结石并胆囊癌1例,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10例,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确诊,手术时间20~100min,平均42min,无中转开腹病例.
作者:张磊;李俊东;张茂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用于手术人员的术前消毒液日渐增多,但大多都存在不足之处.为选择一种快捷、简便、消毒效果可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术前消毒剂,我们于2004年1月~3月对鑫永泰皮肤消毒剂进行了实用消毒效果观察,并与碘伏进行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侠;徐淑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纹钉、L型支撑钢板内固定35例.结果:随访6~12个月,33例X线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Merchant评分标准: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可靠的内固定、植骨解决和防止术后平台塌陷,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朱延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常用硬膜外注入阿片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作者应用丁丙诺啡(商品名沙菲)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并就其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进行观察.
作者:袁记;吴金兰;张素岚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