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处理及分析

戴旭东;秦勇毅

关键词:胆管损伤,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修复10例;5例因胆漏后确诊;3例因反复胆管炎、黄疸,再次手术确诊;16例胆管损伤病例经T型管引流术8例、胆管修补加T型管引流4例、十二指肠胆管吻合2例,胆肠Roux-Y吻合2例,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应可预防,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良好的麻醉,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的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胆管损伤尽早发现,根据伤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通畅的引流是大限度减轻胆管损伤危害及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Tei指数联合Macruz指数检测冠心病左室功能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Tei指数、Macruz指数及二者联合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确诊CHD病人(CHD组)和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测量Macruz指数、Tei指数和LVEF,并探讨其间关系.结果:两组间年龄无差异(P>0.05);Tei指数与LVA所测LVEF值相关(r=-0.737,P<0.01),经校正的χ2检验,χ2=0.333,P>0.05,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敏感度(Se)88.2%,特异度(Sp)97.2%,Youden指数(YI)0.85.Macruz指数与LVA所测LVEF值相关(r=-0.612,P<0.01);经校正的χ2检验,χ2=1.455,P>0.05,Macruz指数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Se 82.4%,Sp 77.8%,YI 0.62;Tei指数联合Macruz指数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Se 97.9%,Sp 75.6%,YI 0.74.结论:Tei指数、Macruz指数是评估CHD病人左室收缩功能简单且有价值的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

    作者:倪华;陈清枝;李东野;王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 000例已婚妇女皮下埋植避孕临床分析

    皮下埋植剂是一种高效、长效、安全、可逆的女用避孕剂,药剂一经进入体内就开始恒定地、低剂量地向血中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植入后24h即可发挥避孕作用,一次植入可避孕5年.本站自1993年12月~2001年12月开展皮下埋植共1 000例,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尼尔雌醇联合宫颈麻醉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妇女绝经后,其内生殖器萎缩,阴道穹窿消失,宫颈萎缩,组织变硬,弹性差,子宫体萎缩,使取环术的难度明显增加.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78例绝经后取环失败的妇女采用尼尔雌醇联合宫颈麻醉后再次取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陈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手术也在急剧上升,近年来因生活富裕,高龄初产妇、珍贵儿等原因,剖宫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分娩婴儿1 400例,其中剖宫产616例,剖宫产达44%,做好剖宫产母亲的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学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CO2激光合用卡介苗素治疗尖锐湿疣80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好发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是一种可以治疗、但易复发、传染性强的性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采用CO2激光合用卡介苗素(商品名:斯奇康注射液是长沙九芝堂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尖锐湿疣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东明;张雪莲;林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在口服瑞格列奈1.5mg/d基础上,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门冬胰岛素30组早晚餐后2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作者:韩冬;赵秋菊;周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前,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剖宫产术虽对围产儿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对产妇的影响不可低估,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及畸形子宫妊娠在妊娠过程中或终止妊娠时常常引起较难处理的出血,尤其是患者有强烈的保留器官的要求时,使得医生的临床工作难度剧增.

    作者:浦雯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60例婴儿随机分成2组:抚触组与对照组.给抚触组婴儿从出生1d~4个月进行抚触,2~3次/d,15~20min/次.坚持抚触至少4个月,对照组常规护理不进行抚触,观察两组婴儿3、4、6个月智能发育头围、体重、身高等各项生长指标,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抚触组婴儿的睡眠状况、免疫功能、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抚触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保军;郭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肺癌手术病人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影响.方法:健康教育分阶段实施于老年肺癌手术病人的整个住院过程.结果:病人能理解并掌握所有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结论:对老年肺癌手术病人实施有家属参与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手术后的适应状况.

    作者:范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脏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3个病灶呈低密度,1个病灶呈高密度,3个病灶未能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12个病灶周边不完整薄环状或厚环状增强,3个病灶均匀增强呈高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延迟期6个病灶不定形轻度增强呈低密度,8个病灶明显增强,呈相对低密度,3个病灶呈等密度,此期病变检出率为100%.8例病灶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6例病灶表现为缓慢增强型,2例病灶表现为快速增强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肝内与其它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善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Ⅲ°房室传导阻滞伴巨大倒置T、U波1例分析

    患者,男,23岁,因突然晕厥30min来诊,有心动过缓史.体检:重病容伴意识障碍,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BP:60/30mmHg,双肺呼吸音低,心率缓慢35次/min,血清酶学及生化检查正常,入院当晚死于室颤.

    作者:冯静;丁明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乙肝病毒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两对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HBsAg阳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与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的关系,以探讨前S1蛋白与乙肝两对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43例HBsAg阳性血清前S1蛋白与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在HBV不同血清型感染模式(HBV-M )中,HBeAg阳性血清中PreS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1.8 %(63/77)、90.9%(70/77);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9.4 %(82/166)、55.4% (92/166).结论:前S1蛋白与HBV-DNA,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传染的敏感标志,可弥补乙肝两对半的不足,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在不具备HBV-DNA检测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简单准确,价格低廉的PreS1检测并联合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HBV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翁厚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生儿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54例临床分析

    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于新生儿多种危重症过程中,它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为进一步了解胃肠功能障碍与新生儿危重症的关系,探讨早期诊断与有效防治方法,笔者对54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危重新生儿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坤;李卫华;杨夏;杨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临床效果观察

    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易出现脱水及酸中毒,严重损害患儿健康.笔者于2005年10月~2006年12月用双黄连注射液与西医相结合治疗28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仅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心内科门诊心律失常患者38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3次/d,疗程4周.患者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总有效率达86.8%,对肝、肾功能及胃肠道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燕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30例AMI患者(为实验组)于入院即刻、1周、2周和3周取外周血标本;15例健康工作人员(为正常对照组)取外周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血浆TGF-β1.结果:血浆TGF-β1在AMI入院即刻、1周、2周显著增加(P<0.05),且随心肌梗死恢复呈下降趋势.结论:本文结果TGF-β1是AMI时维持内皮细胞功能和损伤心肌细胞修复过程的重要因子.

    作者:蔡旭;苑冀容;邓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致药物性皮疹1例

    克林霉素在临床运用中不良反应少,对于出现药物性皮疹需给予及时抢救及护理.

    作者:任凤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免疫功能状态对实验性硅肺发生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功能状态对硅肺发病的影响.方法:动物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和免疫激活组.石英粉尘非暴露式吸入4周后,气管、支气管、肺显微镜观察.结果:巨噬细胞功能在免疫激活组增强,免疫抑制组受到明显抑制,免疫激活组气管支气管肺的炎症较对照组轻,细胞结节较少,而免疫抑制组较对照组病变严重,肺细胞结节较多,并有肺细支气管壁增厚,胶原纤维明显,肺大泡出现.结论:当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会加重硅肺的发生.

    作者:付承英;肖长义;屈峰;任满意;郑金瑜;王雅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以脑苷肌肽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0.39%.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作者:沈为林;曹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实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的实用微创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一年余来两种全子宫切除方法的临床结果.结果: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124例与经腹全子宫切除109例对照,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切口愈合、阴道切口愈合、阴道肉芽形成等方面无显著差异,LAVH组在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方面明显少于TAH组,而在治疗费用上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涛;于镇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