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有溃疡和不伴溃疡胃癌的对比研究

师建立;廉玉洁

关键词:溃疡癌变, 胃癌, 对比研究
摘要:报道403例胃癌,并将伴有溃疡者186例(46.2%)和不伴溃疡者217例(53.8%)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伴有溃疡者比不伴溃疡者年轻;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和有典型溃疡病症状者,前者明显比后者多见;淋巴结转移率则后者较前者多见.在好发部位上伴有溃疡者多发胃窦、胃角,不伴溃疡者多发贲门小弯;而在组织学类型和癌旁三项伴随病变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镇静及预防牵拉反应

    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时,如何充分镇痛并预防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一直是临床麻醉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观察将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中的镇静及预防牵拉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替换术

    目的:评价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共1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行人工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均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三尖瓣成形术1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术后无死亡,无严重低心排、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并发大量心包积液,行二次心包开窗引流术1例,1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提高这类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妥善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郑理;何国伟;严中亚;雷虹;吴一军;卢中;孙云;吴双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采用微波对剖腹产产妇切口愈合观察护理

    剖腹产手术切口的愈合,除与手术创伤、缝合技巧、感染、产妇机体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外,与手术后切口血液循环好坏有密切关系.我科采用微波对产妇切口照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孙景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入路的改进

    甲状腺手术的入路以往有切断颈前肌群入路和颈白线入路.作者近年采用侧入路,即纵行分开一侧或两侧舌骨下肌群,直达甲状腺腺叶,手术创伤小,显露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别志强;邵磊;杨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挑选颅脑外科手术器械

    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已20年,又专门进修了神经外科的手术配合,每次配合颅脑手术后有一种感受,手术的成功除了手术大夫的技术高低,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外,手术器械也非常关键,现将颅脑外科手术器械的挑选浅谈如下.

    作者:马荣娟;唐喜芳;魏爱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3例腹部外伤合并颅脑损伤临床诊治分析

    腹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在多发性创伤中伤情复杂,病死率高,在诊断和治疗上需有关科室密切协作,统筹安排,病人若能得到及时救治,除非伤情过重,一般愈后良好.我院外科自1995年~2002年收治腹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23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郭昭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牛骨埋藏法治愈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

    1病例资料例1,女,40岁.1983年3月15日因甲状腺瘤继发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双侧残留腺体均约拇指末节大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术后次日,病人双手麻木,僵硬,第3天呈爪形手,并出现抽搐.查血钙7mg%,血磷6.5mg%,即给予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并口服葡萄糖酸钙片、鱼肝油.三月后每3~5天需静注葡萄糖酸钙20ml,其间出现严重抽搐并窒息二次,均给予静注钙剂后缓解.1984年4月12日硬外麻下将制备好的小牛骨埋藏于左腹直肌内.术后每日服葡萄糖酸钙片5~10g,每5~7天静注钙剂20ml.于5月11日停静注钙剂,查血清钙10mg%,血磷5mg%.随访至今未再抽搐,患者已能从事日常劳动.

    作者:杜荣云;刘书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21例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对21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带蒂包皮内板一期正位开口修复.结果:除2例并发尿瘘(9.5%)、2例尿道狭窄(9.5%)外,余17例均获痊愈(80.9%).结论:此术式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带蒂皮瓣血运良好,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疗效确切.

    作者:杨树立;白淑贞;武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发性膈疝嵌顿致胃坏死3例

    我院收治自发性胃疝入膈肌嵌顿坏死3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成功,1例死亡.报道如下.

    作者:王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探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42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93.9%(416/443).主要并发症是输尿管穿孔(6例)和榆尿管粘膜撕脱(1例).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的,且疗效确切.

    作者:吴爱明;张凯忠;潘克;唐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伤性血胸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致血胸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对187例外伤性血胸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并发伤、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166例,死亡21例,死亡率11.2%.死亡原因依次为颅脑并发伤、休克、ARDS等.结论:交通事故、锐器伤所致血胸日益增多,临床上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伤和并发症治疗十分关键,并强调有进行性出血表现的患者手术治疗的及时与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奔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附40例报告)

    目的:本文对40例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以足背动脉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三区,在治疗开放性踝部骨折脱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彻底清创处理的基础上,28例采用松质螺丝钉内固定,5例采用克氏针加松质骨螺丝内固定,2例内踝骨折使用张力带内固定.35例进行随访及疗效观察,随访时间为1~5年,优17例,良5例,可5例,差3例.

    作者:常德寿;梁兴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取扩大的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89例,其中单纯重症肌无力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1例,其中1例伴发甲状腺机能亢进,27例有肌无力危象发作史.Osserman分型:Ⅰ型21例,Ⅱa型17例,Ⅱb型31例,Ⅲ型15例,Ⅳ5例.1987年以前手术采用前胸二或三肋间横切口或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路手术.1988年以后采用胸骨正中入路施术.术前均口服吡啶期的明每天180~600mg分次服用,Ⅱb型以上病加服强的松每天30~60mg或90mg隔日一次顿服.手术当日和术后抗胆碱酯酶药物给药的剂量、方法、时间不变.术日激素采用氢考300~400mg静滴.危重病人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或延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帮助病人渡过手术创伤期和危象发生期.结果:全组13例术后12~22小时之间发生肌无力危象,死亡3例,死亡率3.4%.其余均治愈出院.对32例病人随访12个月~120个月,缓解6例,明显改善13例,改善4例,无效1例,差2例,失访6例.结论:正中入路施行扩大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效果可靠,围术期合理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是手术成功的前提,适时的气管切开和延迟气管插管拔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提供了渡过手术创伤期的安全保证.

    作者:李刚;胡向东;荣金明;林武英;梁宝成;柴文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择期胆囊结石手术病人,ASAI~Ⅱ级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4组.A组:15μg·kg-1尼卡地平;B组:1mg·kg-1艾司洛尔;C组:给予15μg·kg-1尼卡地平复合1mg·kg-1艾司洛尔;D组:生理盐水组.结果:4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用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用药后1~3分钟,MAP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HR用药后及拔管后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MAP及HR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较好地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作者:孙志国;孟凡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及治疗

    目的:探讨导致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水平.方法:把影响肺挫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因素分为:外呼吸因素,肺实质损伤,继发性病理因素影响.分析它们的特点,用于指导治疗252例肺挫伤患者并总结经验.结果:本资料ARDS发生率11.11%,死亡率6.35%均较文献报道低.结论:导致肺挫伤患者肺功能障碍病因复杂,合理应用病因分类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龚立宏;李成继;彭学锋;陈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群体的临床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临床表现为疼痛、驼背和骨折等,甚至生理性咳嗽,都可以引起身体的多处骨折.它是一个长期的潜在的病理过程,既有正常人骨折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1].骨质疏松(OP)患者发生骨折是由于骨力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降低骨骼对抗应力的张力,减轻骨的持重能力,从而并发各种病理性骨折,骨折的危险因素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是骨的强度(strength)和骨的应力(stress).骨的强度取决于骨的质和量,而骨的应力则取决于骨结构的几何分布和承重因素[2].骨质疏松症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有一个共同的防治原则,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对症处理和预防骨折的发生.在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骨折的预防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一般护理和药物治疗对骨折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曹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久治不愈,情绪低落,没有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在该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极大,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重点谈谈这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程瑞珍;任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8例,根据入院时的病情,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将病人分级分型,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瓣去骨瓣减压术,血肿穿刺尿激酶冲洗引流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生存病例按日常生活能力分为:良好(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26例;中(生活自理)46例;差(生活不能自理)23例;死亡1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入院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张学军;姚晓腾;晏广;杨炳湖;徐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伴有溃疡和不伴溃疡胃癌的对比研究

    报道403例胃癌,并将伴有溃疡者186例(46.2%)和不伴溃疡者217例(53.8%)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伴有溃疡者比不伴溃疡者年轻;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和有典型溃疡病症状者,前者明显比后者多见;淋巴结转移率则后者较前者多见.在好发部位上伴有溃疡者多发胃窦、胃角,不伴溃疡者多发贲门小弯;而在组织学类型和癌旁三项伴随病变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建立;廉玉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膀胱粘膜贴附前列腺窝预防膀胱颈瘢痕挛缩

    自1996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9例,其中有16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包括11例纤维增生型前列腺增生症(FBPH).针对FBPH术后易发生膀胱颈瘢痕挛缩的情况,我们采用膀胱粘膜贴附前列腺窝的方法加以预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长青;冯涛;赵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