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切除路径探讨

赵宏伟

关键词:阑尾炎, 手术, 改良式阑尾切口
摘要:阑尾炎系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麦式点切口进行手术,由于该处腹壁厚、阑尾位置深,前方有肠管遮挡,暴露困难,术野深小,操作极为不便.笔者通过改变手术的路径,从麦式点的外下方进入,可克服传统术式的不足,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和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664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1月~2002年10月采用X线定位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664例.结果:总碎石治愈率为97.8%.结论:采用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可靠,损伤小,可有效地避免开放手术之痛苦.

    作者:王玉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牛骨埋藏法治愈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

    1病例资料例1,女,40岁.1983年3月15日因甲状腺瘤继发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双侧残留腺体均约拇指末节大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术后次日,病人双手麻木,僵硬,第3天呈爪形手,并出现抽搐.查血钙7mg%,血磷6.5mg%,即给予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并口服葡萄糖酸钙片、鱼肝油.三月后每3~5天需静注葡萄糖酸钙20ml,其间出现严重抽搐并窒息二次,均给予静注钙剂后缓解.1984年4月12日硬外麻下将制备好的小牛骨埋藏于左腹直肌内.术后每日服葡萄糖酸钙片5~10g,每5~7天静注钙剂20ml.于5月11日停静注钙剂,查血清钙10mg%,血磷5mg%.随访至今未再抽搐,患者已能从事日常劳动.

    作者:杜荣云;刘书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J管在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于1995年7月~2002年10月对138例上尿路疾病患者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内引流,留管时间1~8个月,特别是采用美蓝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定位法能确定双J管是否置入膀胱.结果:双J管引流可靠,无漏尿、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双J管具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宜推广使用.

    作者:贾岐高;荣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44例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诊断与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1990~2002年诊治的144例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予总结分析.结果:入院确诊时间≤7天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达96.7%,8~15天者为66.7%,≥15天者则只有6.7%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情和减少遗留关节功能障碍为重要.

    作者:李健宁;布林;陈坤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手术.手术的成功直接取决于手术期间的技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如营养支持,对于确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成功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1991年~2001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围手术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任武;李维汉;赵玉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镇痛泵持续臂丛阻滞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镇痛泵持续臂丛阻滞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患者采用痛点阻滞、臂丛阻滞、手法松解联合治疗冻结肩,术后镇痛泵持续臂丛阻滞,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显示:优31例,良13例,优良率91.0%,一般4例,未见无效病例.结论:镇痛泵持续臂丛阻滞下行手法松解冻结肩是一种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的良好治疗方法.

    作者:王钊;孔令宇;颜道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目的:讨论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易感人群,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2002年收治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为阑尾炎开腹4例,误诊为胃穿孔开腹2例,明确诊断6例.开腹病人行阑尾炎切除4例.12例病人均痊愈.后均经细菌学及PCR检查诊断为淋菌感染.结论:女性由于腹腔通过输卵管、子宫及阴道与外界相通是本病多发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是医务人员对其不够重视,病人往往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诊断要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了解病人的性接触史,常规行阴道分泌物及腹穿抽出液的细菌学检查.本病一经确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个别病人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建议对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邹景平;汪鑫;熊元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对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于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死亡病例.肠内营养7d后,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转铁蛋白较营养前有明显提高;术后病人28~56h肛门排气,发生胰瘘、切口感染各1例.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的,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李治国;高勇;冯留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挑选颅脑外科手术器械

    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已20年,又专门进修了神经外科的手术配合,每次配合颅脑手术后有一种感受,手术的成功除了手术大夫的技术高低,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外,手术器械也非常关键,现将颅脑外科手术器械的挑选浅谈如下.

    作者:马荣娟;唐喜芳;魏爱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胺酮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胺酮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先用咪唑安定0.2mg·kg-1肌肉注射,再复合氯胺酮1~2mg·kg-1静脉注射施术42例,并设同期及前期单用氯胺酮5~8mg·kg-1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40例作对照组,在满意率、并发症方面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0.47%(38/42),并发症发生率16.67%(7/42).对照组满意率52.5%(21/40),并发症发生率47.5%(19/40).结论:咪唑安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应激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作者:徐国亭;王西娟;华勤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康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康复的影响,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997年~2000年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60例,年龄20~60岁.把做性康复指导者和未指导者各3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性生活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欲、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爱抚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上的压抑与恐惧以及性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性康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晓红;周蓓蓓;唐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配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27例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封闭创面的效果.方法:局麻取皮制备微粒皮,直接埋植肉芽内.后期配合MEBO应用.结果:本组病人18~35天全部封闭创面.结论: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配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治疗烧伤皮源短缺病例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继洋;郑玉红;王文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0例报告

    目的:总结阴囊中隔带蒂皮瓣翻转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体会.方法:对20例2~20岁尿道缺损长度3.0~5.0cm,应用阴囊中隔皮瓣一期成形手术方法修复,探讨手术应用,并发症预防.结果:20例随诊4个月~3年,均获一期治愈.2例并发尿道狭窄,1例并发尿瘘.结论:阴囊中隔皮瓣翻转一期尿道成形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且较分期手术经济,患者痛苦减少.

    作者:刘浩;赵亚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诊断双层缝合持续冲洗治疗十二指肠破裂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双层缝合持续冲洗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采用双层缝合持续冲洗等综合治疗.结果:全组36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2.7%.结论:采用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双层缝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是防治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肠瘘、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学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肢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通过对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共26例28条血管的急救止血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血管的修复,采取静脉移植(12)例的方法克服动脉缺损,结果22例肢体成活,4例截肢.对这类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修复损伤的血管,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提高成功率,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作者:郭强;余进伟;冀长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手术室器械的管理与维护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工作量大,急诊多,器械种类繁多,给手术室器械管理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器械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咏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双蒂筋膜蒂皮瓣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23例报告

    胫前软组织缺损伴胫骨外露,创面难以愈合,实为创伤外一科棘手之事.我院自1998年11月~2002年11月双蒂筋膜蒂皮瓣治疗该伤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怀仁;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椎旁靶注射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病人俯卧,在病变的椎间盘棘突间隙和上一棘突间隙连线的中上1/3交界处,向患侧旁开2~2.5cm,作穿刺点,持22号8cm长穿刺针,垂直刺入,触及椎板后,将针体上的橡皮标志上移1.5cm,退针至皮下,针尖向外10°倾斜重新刺入,当针体上橡皮标志接触皮肤,并出现明显的横突韧带突破感,回抽无血、无液、注气无阻力,注入消炎镇痛液,拔除穿刺针,患侧向上侧卧30分钟.结果:治疗520例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有效率96.2%.优良率89.3%.结论:椎旁靶注射,穿刺容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保守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达建;王新敏;王春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胆管炎24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胆管炎(ACST)病人手术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对24例重症胆管炎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6例,其中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25%.结论:术前积极抢救休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景达;王永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附19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例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中药、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19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7天.结论: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发症少、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刘暄;陈占斌;邓伟均;雷小东;潘志雄;李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